中藥菊花的功效和作用

  菊花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疏風,清熱,明目,解毒。治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

  ①《本經》:"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面板死肌,惡風溼痺,利血氣。"

  ②《別錄》:"療腰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熱,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風眩。"

  ④《藥性論》:"能治熱頭風旋倒地,腦骨疼痛,身上諸風令消散。"

  ⑤《日華子本草》:"利血脈,治四肢遊風,心煩,胸膈壅悶,並癰毒,頭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養目血。"

  ⑦《用藥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氣不足。"

  ⑨《綱目拾遺》:"專入陽分。治諸風頭眩,解酒毒疔腫。""黃茶菊:明目祛風,搜肝氣,治頭暈目眩,益血潤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鬱火,療肌熱,入氣分。"

  中藥菊花的簡介:

  【通用名稱】菊花

  【其他名稱】菊花 ***《本經》***

  【異名】節華***《本經》***,金精***《金匱玉函方》***,甘菊、真菊***《抱朴子》***,金蕊***《綱目》***,家菊***《群芳譜》***,饅頭菊、簪頭菊***《醫林纂要》***,甜菊花***《隨息居飲食譜》***,藥菊***《河北藥材》***。

  【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頭狀花序。

  【採集】霜降前花正盛開時採收,其加工法因各產地的藥材種類而不同。白菊: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倒掛陰乾。然後摘取花序。滁菊:摘取花序。經硫黃薰過,晒至六成干時,用篩子篩成球狀,晒乾。貢菊:摘取花序,烘乾。杭菊:有杭白菊、杭黃菊兩種,杭白菊摘取花序,蒸後晒乾;杭黃菊則用炭火烘乾。

  【化學成分】花和莖含揮發油,並有腺嘌呤、膽鹼、水蘇鹼等。花又含菊甙、氨基酸、黃酮類及微量維生素B1。揮發油主要含龍腦、樟腦、菊油環酮等。黃酮類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刺槐甙。尚含丁二酸二甲基醯肼。

  【藥理作用】

  ①抗病原體作用 菊花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β-溶血性鏈球菌***、人型結核桿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水浸劑***1:4***對某些常見面板致病性真菌亦有些抑制作用。高濃度在體外還有抗病毒***PB8株***及抗螺旋體作用。

  ②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 菊花提取物剛、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內注射組織胺之區域性臺盼藍之擴散較小,顯示其能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其提取物10毫克相當蘆丁2.5毫克之效力。

  【炮製】菊花:揀淨葉梗、花柄及泥屑雜質。菊花炭:取揀淨的菊花,置鍋內炒至焦褐黃色,但須存性,噴灑清水,取出晒乾。

  【性味】甘苦,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甘,無毒。"

  ③《天寶單方圖》:"白菊:味辛,平,無毒。"

  ④《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歸經】入肺、肝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肝、腎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