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現代文閱讀答案

  《麵包》通過饑荒中妻子維護丈夫尊嚴併為他省下口糧的小故事,不但表現了患難與共的真情,也歌頌了二戰後饑荒中,人們互相砥礪互相關愛的精神。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麵包》現代文閱讀材料

  她突然醒來。兩點半。她尋思,為什麼會突然醒了。哦,原來是這樣!廚房裡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細地聽著廚房裡的聲音。寂靜無聲。太安靜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邊的床,發現是空的。這就是為什麼如此特別安靜的原因了沒有他的呼吸聲。她起床,摸索著經過漆黑的房間來到廚房。在廚房兩人相遇了。錶針指著兩點半。她看到櫥櫃邊上有個白的東西。她開啟燈。兩人各穿襯衣相對而立。深夜。兩點半。在廚房裡。

  在廚房餐桌上是一個盛麵包的盤子。她知道,他切過了麵包。小刀還放在盤子旁邊。桌布上留下了麵包屑。每晚他們就寢時,她總把桌布弄乾淨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現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還在那裡。她感到地上的涼氣慢慢地傳到她身上。她轉過頭來不再看盤子了。

  ①我還以為這裡出什麼事了。他說,並環視一下廚房四周。

  我也聽到了什麼。她回答,這時她發現,他夜晚穿著襯衣看起來這是老了。跟他年齡一樣老了,六十三歲。白天他看起來還年輕些。他看起來已經老了,他在想,穿著襯衣的她看起來相當老了。不過也許是頭髮的原因。夜裡女人顯老總是表現在頭髮上。頭髮使人一下變老了。

  你應該穿上鞋子的。這樣光著腳在冷地上你會著涼的。

  她沒有注視他,因為她不願意忍受他在撒謊。他們結婚三十九年之後他現在撒謊了。

  ②我原以為這裡有什麼事。他又說了一遍,又推動了自制,把視線從一個角落移到另一個角落。

  我也聽到了什麼。於是我想,這裡出了什麼事了。

  我也聽見了。不過,大概什麼事也沒有。

  她從桌上拿起盤子,並用手指彈去桌布上的麵包屑。

  沒有。大概沒什麼事。聽到他不安地在說。

  她趕緊幫他說:過來,大概是外面有什麼事。

  走,睡覺去。站在冷地上你會著涼的。

  他向窗戶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點什麼事。我還以為是在這裡。

  她把手伸向電燈開關。我必須現在就關燈,否則我必定還會去瞧盤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個盤子。過來,她說,同時把燈關滅。這大概是外面有什麼事,颳風時簷槽常常碰牆壁。這肯定是簷槽之故。颳風時它總是嘩嘩亂響。

  兩個摸著走過黑黢黢的過道來到臥室。兩雙光腳在地板上拍擊作響。

  是有風,他說,已經颳了一整夜了。當她睡在床上時,她說是的,颳了一夜的風。剛才大概就是簷槽在響。

  是呀,我剛才還以為是在廚房裡。大概就是簷槽吧。他說著話,彷彿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當他撒謊時,聲音多假。

  真冷,她說,並輕聲地打著哈欠。我可鑽被窩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說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隨後就是寂靜無聲。許多分鐘後她聽到,他在小心、輕聲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勻地呼吸,使他不致發覺,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節奏均勻,倒使她慢慢進入了夢鄉了。

  當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時,她分給他四片面包;平時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說著離開了餐桌。我吃這麵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頭深深埋在盤子上。他沒有摔跟頭。就在此刻她對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兩片面包。他對著盤子在說。

  夠了。晚上我吃麵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過了一會兒,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燈下。

  ***選自《外國短篇小說百年精華》,包智星譯***

  [注]①活爾夫岡博歇爾特:西德廢墟文學的先驅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說《麵包》寫的是一戰後人們在饑荒處境中的生活。

  《麵包》現代文閱讀題目

  1.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

  2.文中的畫線部分分別表現了丈夫怎樣的心理?

  3.小說的主題是什麼?請結合全文分析。

  《麵包》現代文閱讀答案

  1.①妻子發現丈夫偷拿麵包。②丈夫撒謊掩飾。③妻子替丈夫圓謊。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麵包給丈夫。

  2.撒謊想掩飾自己偷拿麵包的行為。②感覺妻子可能發現,繼續撒謊時慌亂不安。③面對妻子的寬容,感到愧疚。

  3.主題: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條件下,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理解、寬容、尊重,並無私奉獻,才能度過困境。

  分析:①在深夜的廚房,結婚三十九年的夫妻突然都發現對方“老了”,表現出相互之間的愛憐之情。②丈夫偷吃麵包後撒謊,是不想增加妻子的精神負擔。③妻子發現丈夫偷拿麵包,本可當場“揭露”,但為了維護丈夫的尊嚴而替丈夫圓謊。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善意撒謊,多分給丈夫一片面包,進一步傳達了對 丈夫的愛。丈夫深感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