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會考地球和地圖知識點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地理學中地球和地圖這一章節的知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初中地理會考常見的地球和地圖相關知識點歸納總結,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地球和地圖會考知識點總結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1*** 表面積:5.1億Km2, 其中海洋佔71%,陸地佔29%。赤道周長:4萬Km平均半徑:6371Km

  ***2*** 形狀:兩極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地球儀

  ***1*** 地軸: 地球自轉所繞轉的假想軸,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2***赤道:在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的大圓

  ***3***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北極是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南極是地軸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3. 經緯線的特點和經緯度的劃分

  ***1*** 經線

  ① 在地球儀上連線南北兩極的半圓;② 所有經線都相等,端點都是兩極;③ 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可組成一個經線圈,經度之和為180°,東西經相反,且任一經線圈均可平分地球;④ 赤道上經度1°的間隔長度最大,約為111Km,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南北緯60°緯線上的長度為赤道上的一半;⑤ 所有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絕對方向***,北極是地球上最北點,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極是地球上最南點,四面八方都是北

  ***2***經度

  ① 某地經線所在的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之間的二面角;② 東經度為0°向東至180°,用字母E表示;西經度為0°向西至180°,用字母W表示,180°經線無東西經之分;③ 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向東增大為東經度,遞減為西經度;④ 自20°W向東至160°E為東半球,自20°W向西至160°E為西半球;⑤ 本初子午線***0°***是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

  ***3***緯線

  ① 與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赤道是最長的緯線;② 所有緯線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處緯線縮短成點;③ 緯度相同,緯線不同,但長度相等,如30°S=30°N;④ 全球各地緯度1°的間隔長度都相等,大約是111Km/1°;⑤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相對方向***,同一緯線上的兩點,若經度差小於180°則東西方向不變;若經度差大於180°,則東變西,西變東;若經度差等於180°,則互為東西。

  ***4***緯度

  ① 某地和地心連線與赤道平面構成的線面角;② 赤道為0°緯線,自赤道開始向南、北各劃分為90°,向南為南緯度,向北為北緯度;北緯度的度數越往北越大,北極點為90°N,南緯度的度數越往南越大,南極點為90°S;③ 赤道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0°---30°為低緯,30°---60°為中緯,60°---90°為高緯;⑤ 南、北迴歸線及南、半極圈:23°26’N、23°26’S,66°34’N、66°34’S

  ***5***.地球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①同一經線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L=111千米×緯度差***同一條經線上,緯度相差1°,其距離相差約111或110千米***

  ②同一緯線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A.赤道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赤道上,經度相差1°,其距離大約相差111千米,故赤道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約為111千米×相隔經度數°

  B.其他緯線上兩點間距離的計算

  S=111千米×相隔經度數×COSα***α表示該點的緯度***

  ***6***.兩地間最近航線方向的判斷

  球面上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是通過這兩點的大圓的劣弧部分長度

  ①.若兩地經度相差等於180°

  則過兩點的大圓便是經線圈,過兩極點為最短航程,具體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A、同位於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過極點後再向南***如圖中I點到J點***

  B、同位於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過極點後再向北***如圖中的K點到H點***

  C、兩地位於不同半球,這時需要討論,要看過北極點為劣弧,還是過南極點的為劣弧,確定後選擇劣弧路線部分即可***如I點到H點——先往南,後往北***

  ②.若兩地經度相差不等於180°***此時往往討論同緯度的兩地***

  則過兩點的大圓不是經線圈,而與經線圈斜交,最短航程不過兩極點,而是過兩極地區***或上空***,具體可分為兩種情況:

  A、甲地位於乙地的東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程為

  a.若同在北半球,則先西北再向西,最後向西南***C→D***;

  b.若同在南半球,則先西南再向西,最後向西北***G→F***;

  c.若位於不同半球時需要討論,方法同第1條中的第3點***H→C***

  B、甲地位於乙地的西方,從甲到乙的最短航程為

  a.若同在北半球,則先東北再向東,最後向東南***D→C***;

  b.若同在南半球,則先東南再向東,最後向東北***F→G***;

  c.若位於不同半球時需要討論,方法同第1條中的第3點 ***C→H***

  ***7***.移動後,出發點與終點的位置問題

  解題關鍵點——緯度越高,相鄰的兩根經線之間的緯線距離越短

  A地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結果:

  ***1***A地位於北半球,且距離赤道超過100千米;***出發點以西***

  ***2***A地位於北半球,且距離赤道小於100千米;***出發點以東***

  ***3***A地位於北半球,且距離赤道剛好等於100千米;***出發點***

  ***4***A地位於南半球,除南極點以外的任何位置結果均相同***出發點以東***

  附:兩地間最近航線問題

  ***1***若兩地間的經度差等於180°,則經過這兩點的大圓便是經線圈,這兩點間的最短航程須經過兩極點,具體又分為三種情況:

  ①同位於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北,經過北極點後再向南;

  ②同位於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南,經過南極點後再向北;

  ③兩地位於不同半球,這時要討論經過北極點的為劣弧還是經過南極點的為劣弧,確定後,再根據劣弧確定最短航程的走向。如果過北極點為劣弧,則先向正北,後向正南;反之則先向正南,後向正北

  ***2***若兩地經度差不等於180°,則過這兩點的大圓不是經線圈,而是與經線圈斜交°最短航線不過兩極點,而是向兩極方向靠攏

  二、地圖

  1.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

  ***1***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