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補鐵食材

  女人容易缺鐵,而飲食則是女人補鐵的最佳途徑。含鐵高的食材很多,那麼補鐵食材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告訴你補鐵食材有哪些,一起來了解吧!

  補鐵食材有哪些?

  1. 牛肉每100克牛肉中含鐵3.2毫克,蛋白質20.1毫克。牛肉營養價值高,並有健脾胃的作用,但牛肉纖維較粗,在給寶寶食用的時候要煮透、煮爛。

  2. 豬肉每100克豬肉中含鐵3.4毫克,蛋白質18.4毫克。豬肉有潤腸養胃的功效,是寶寶日常膳食中鐵的最常見來源。

  3. 雞肝每100克雞肝中含鐵13.1毫克,蛋白質16.6毫克。雞肝富含血紅素鐵、鋅、銅、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等,是寶寶補充鐵質的良好選擇。

  4. 豬腎每100克豬腎中含鐵5.6毫克,蛋白質16.8毫克。豬腎中富含鋅、鐵、銅、磷、B族維生素、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等,但製作時注意清洗乾淨。

  5. 雞血每100克雞血中含鐵28.3毫克,蛋白質10.1毫克。雞血富含鐵、鋅、氨基酸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元素,特別是鐵和賴氨酸含量很高,且極易被人體吸收。

  6. 大豆每100克大豆中含鐵9.4毫克,蛋白質32.9毫克。大豆營養豐富,含鐵量高,但其所含的鐵較動物性來源的鐵吸收率要稍差一些。

  7. 蛋黃每100克蛋黃中含鐵10.2毫克,蛋白質15.2毫克。蛋黃含有豐富的鐵、鋅和維生素D,如果沒有過敏的話,雞蛋對寶寶來說是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飲食補鐵有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表明,大約有50%的女童、20%的成年女性、40%的孕婦會發生缺鐵性貧血。首先是女性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女性易發生貧血。青春期的女孩生長髮育旺盛,機體對鐵的需求量大,加上月經來潮,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妊娠哺乳期女性要供給胎嬰兒營養物質,鐵的需要量大大提高,如不額外補充,貧血幾乎不可避免。中年女性受宮內節育環、子宮肌瘤等影響,月經量較多,鐵的流失已成必然。老年婦女胃腸道吸收功能減退,造血功能衰弱,貧血的發生也是有增無減。但是,除了自身的生理特點以外,女性在飲食方面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和行為習慣,也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

  誤區一:肉食損害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體廣告的誤導,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導致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其吸收率也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鹽、草酸鹽等的干擾,吸收率很低。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誤區二:吃雞蛋喝牛奶營養足夠。

  牛奶的鐵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還會抑制鐵質的吸收。例如,用牛奶餵養的嬰幼兒,如果忽視新增輔食,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即“牛奶性貧血”。因此,牛奶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要依賴它們來補充鐵質則不足取。

  誤區三:蔬菜水果不利補鐵。

  許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對補鐵也是有好處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於鐵的吸收。

  誤區四:嗜飲咖啡與茶。

  對女性來說,過量地飲用咖啡和茶有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可以與鐵形成難以溶解的鹽類,抑制鐵質吸收。因此,女性飲用咖啡和茶應該適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當然,除了營養因素以外,缺鐵性貧血還可能由疾病引起。所以,發生了貧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正確治療,必要時服用鐵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