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下語文期末字詞複習資料

  語文是一個不斷積累的學科,想要學好語文沒有那麼簡單,但是現在開始學習也並不晚,一起來看看以下語文複習資料,考好本次語文考試吧。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七下語文期末字詞複習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七下語文期末字詞複習資料

  第1課 《散步》

  分歧fēn qí:差別;不相一致的地方

  粼粼 línlín:形容水流的清澈或水、石的明淨

  一霎時shà shí:極短的時間,片刻,一會兒

  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原表示各如其所願,後表示各個都得適當的安排。

  第2課 《秋天的懷念》

  癱瘓 tān huàn:身體任何部位運動的或感覺的功能完全或部分喪失。比喻機構渙散、混亂,不能正常工作。

  捶打 chuídǎ:用拳頭或錘子敲打。

  憔悴 qiáocuì:黃瘦;瘦損。形容人臉色不好。

  訣別 juébié:分別;指無會期的離別;死別

  爛漫 lànmàn:色彩鮮麗;坦蕩,無做作

  絮絮叨叨 xùxu-dāodāo:形容說話囉嗦

  喜出望外 xǐchū’wàngwài:所遇超過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第3課 《羚羊木雕》

  抹:mǒ,塗~,~粉,~眼淚,~煞,一~餘暉mò,~牆,~身。 mā,~布,~桌子

  逮dài:趕上,達到,如~至,力有未~。捉拿,如~捕,~系。

  dǎi口語中單用,如~耗子,~小偷

  攥zuàn:握。~拳頭,用手~住。

  纂zuǎn:編纂。

  自作主張zì zuò zhǔ zhāng:自己出主意,作決定。

  不可抗拒kàngjù:不能抵抗並拒絕。

  形影不離 xíngyǐng-bùlí:形容關係親密,難以分離。

  第4課 《散文詩兩首》

  匿nì:隱藏,躲藏:隱~。藏~。~名。銷聲~跡。

  蒂dì: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花~。瓜~。~芥。根深~固。

  梗gěng:1. 植物的枝或莖:菜~子。 2. 直,挺立:~著脖子。 3. 正直,直爽:~直。4. 阻塞,妨礙:~塞***sè***。~阻。心肌~死。5. 大略:~概。6. 有刺的草木:~榆***刺榆***。

  姊妹 zǐmèi:姐姐和妹妹;對年輩相當的女性的通稱

  徘徊páihuái: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不決。

  遮蔽zhēbì:遮擋;攔擋

  覆蓋fùgài:遮蓋;掩蓋

  廕庇yìn bì:遮蔽;隱蔽;庇廕。

  沐浴 mùyù:洗澡

  禱告dǎo gào: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七下語文期末文言文複習資料

  《世說新語》兩則

  1.字詞解釋

  ①內集:家庭聚會。

  ②兒女:子侄輩。

  ③講論文義:講論,講解討論;文義,詩文。

  ④俄而雪驟,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會兒;驟,迅速;欣然,高興的樣子。

  ⑤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⑥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因,憑藉。

  ⑦期行:期,約定。

  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時分。

  ⑨捨去:舍,丟下;去,離開。

  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否”,沒有。

  ***11***相委而去: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委,丟下,捨棄。

  ***12***家君:對他人稱呼自己的父親。

  ***13***引:拉。

  ***14***顧:回頭看。

  2. 句子翻譯

  ①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

  ②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③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在正午。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

  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

  ⑤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⑥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裡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3.課文理解

  ①《詠雪》一文營造了一種怎麼樣的家庭氣氛?你對此有何感受?

  營造了一種溫暖、和諧、愉快的家庭氣氛。和諧、平等、寬鬆的家庭氣氛對於開發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處。

  ②《詠雪》中為什麼公大笑樂?對於兩個比喻,作者更欣賞哪一個?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公大笑樂”是因為孩子們的比喻生動、形象,他為孩子們的聰明智慧感到欣慰、快樂。作者並沒有直接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讚賞道韞的才氣。

  ③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從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麼啟發?

  陳元方是一個聰敏,懂禮的孩子。

  沒有失禮: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無禮在先,批評對方“無信”“無禮”,維護父親尊嚴,令人欽佩,對於年僅七歲的孩子我們不能求全責備。

  啟發:做人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級語文期末複習提綱

  第一單元

  1.《春》 朱自清

  一、作者介紹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後改名自清,是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後定居揚州,故自稱“揚州人”。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詩壇。他的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代表作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有《背影》《歐遊雜記》《你我》,文藝論著有《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綠》《背影》《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

  二、詞語解釋

  ①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

  ②朗潤:明朗潤澤

  ③趕趟兒:原意指趕得上,這裡的意思是各種果樹爭先恐後地開花

  ④醞釀:原意是造酒,這裡是說各種氣息混合在空氣裡,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

  ⑤婉轉: 形容聲音抑揚動聽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⑦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應該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處南宋 的 志南和尚《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三、中心思想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通過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五幅主要圖畫,讚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2.《濟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簡介

  老舍,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北京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收在《老舍文集》裡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捨棄;予,我。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實寫照。

  二、詞語解釋

  ①響晴:***天空***晴朗無雲

  ②溫晴:溫暖晴朗

  ③著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來源

  ④空靈:靈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氣:清秀。這裡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這裡指水清澈見底

  ⑦貯蓄:存放,儲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在這篇寫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濟南地處北國而冬季氣候"溫晴"的特點,描繪了濟南的陽光、小雪、山山水水,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摯愛深情。

  3.雨的四季劉湛秋

  有一支沒有音符的樂曲,一點一滴,奏出歡快合諧而又美麗的旋律,只有細心傾聽的人,才瞭解它的深意。這就是雨,它似歌、如詩、像畫,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涼,冬雨冷靜,各式各樣的雨滋潤著萬物也浸潤著人的心靈。被譽為中國抒情詩之王的當代詩人劉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這樣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

  劉湛秋 1935年 10月生,安徽省蕪湖市人。當代詩人、作家、翻譯家、評論家。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溫暖的情思》、《生命的快樂》,曾被譽為“當代抒情詩之王”。

  二、思考:

  1.文章為什麼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韻律美

  ***2***文章寫的不單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單純強調 “雨” ,顯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滿靈動,賦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滿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麼特點?

  春雨: 柔情而生機

  夏雨: 熱烈而粗獷

  秋雨: 端莊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靜

  3.結合全文,談談作者愛戀雨的理由是什麼?

  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給感情帶來滋潤,給思想帶來流動,使靈魂得到淨化。

  4.四季的雨有什麼特點,給整個大地帶來了什麼變化?

  5.分析文章的語言特徵

  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效果 ?

  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木剛剛從寒冬中甦醒過來,樹幹泛出黃青、嫩葉萌發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6.“春雨圖” 這段文字是如何寫春雨的?是直接描寫還是間接描寫?

  是間接描寫。這段文字實際上寫的是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確切的說,這應該是一幅“春雨初霽”圖,因為它展現的是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筆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給世界帶來的變化上。

  7.作者說:“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那麼在春雨到來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麼樣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顏色是昏黃的,空氣是乾燥的,整個世界是寂靜的,然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來了,一切都變了。

  8.春雨圖中作者都描繪了哪些具體的景物?

  樹、水珠子、水霧、小草、空氣等

  9.作為一篇優美的散文,本文在寫景上有許多亮點,你認為春雨圖中有哪些亮點?

  ① 樹:“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別明亮的”去掉,是否影響表達效果?——影響。

  “特別明亮的”生動形象地寫出樹木剛剛從寒冬中甦醒過來,樹幹泛出黃青、嫩葉萌發時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②花:把花苞滴下來的水珠子與少女的眼淚作比,說它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使本來平淡無奇的自然現象擁有了人的神態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嬌媚,那麼那朵花呢?那個春雨浸潤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豔動人吧!

  ③水霧:或濃或淡的水霧對映著雨後的陽光,更對映著雨後的美麗世界。

  ④小草:誰聽過春草復甦、萌發、成長的聲音?作者聽到了。這沙沙聲是真正熱愛大自然、珍視生命、細心於生活的人用心靈聽到的,這美麗的文字是作者用細膩的心寫出來的。

  ⑤空氣:空氣本是無色無味的,平常到甚至讓人忽視。可是在作者筆下空氣卻在春雨過後透出果子一樣的芳甜,這正好可以和我們學過的一個句子互相詮釋“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結

  劉湛秋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他的文字自然、親切、優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聲,他都能輕鬆道來,吸引著你跟著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錄的句子是:也許,到冬天來臨,人們會討厭雨吧!但這時候,雨已經化妝了,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

  表達作用是:寫出了春雨的美麗與嫵媚“ 飄然蒞臨人間”寫出了春雨降臨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冬雨的喜愛之情。

猜你喜歡:

1.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字詞複習要點

2.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詞語複習資料

3.7年級下冊語文複習資料

4.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複習資料彙編

5.蘇教版五下語文期末複習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