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中考地理考綱和答題技巧

  對地理知識一知半解?初中階段要想學地理,除了“預習-------專心聽課--------認真鞏固”這一般的學習方法之外,在考試中,不僅主觀大題需要答題技巧,選擇題可是考生們的心頭肉!除此之外,還要了解考試大綱相關內容,做好考前複習。小編搜遍全網整理了些初中和高中地理的答題技巧、中考地理最新考綱,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考試中能夠用到,祝大家學習愉快!

  2017年廣東中考地理最新考綱

  一、考試性質

  初中生地理學科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終結性考試,目的是全面、準確地評價初中畢業生達到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的程度。考試結果是確定學生是否達到學科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指導思想

  初中生地理學科學業考試以“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為核心理念,充分發揮學業考試的導向作用,以促進廣大地理教師建立新型的教材觀、教學觀、學生觀和評價觀,把課程的教育理念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檢測學生是否達到地理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培養目標,全面、公正、客觀、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地理學業水平,發揮考試的鑑定、激勵等功能。

  命題要求準確反映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同時加強考試內容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絡,注重考查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在具體情況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依據

  初中生學科考試內容的依據是教育部頒佈的《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2011年版***,並結合廣東省初中地理教學的實際制定。

  四、考試內容和要求

  本大綱考核的知識目標分為知道***或瞭解***、理解、掌握等層次。具體敘述如下:

  1.知道***或瞭解***。指對地理學科出現的具體事物、現象及其空間分佈狀況,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認識,能夠說出它的大意和要點,並落實在地圖和地理圖表上。具體包括: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舉例描述物件的基本特徵等。相關的行為動詞如:記住、說出、描述、舉例、列舉、識別、知道、瞭解、指認和確定等。

  2.理解。指對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模式的說明和解釋,對地理事象和演變過程的特點、成因、分佈和變化規律等有理性認識,並能夠運用語言、文字、影象等表述。具體包括:把握內在邏輯聯絡;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絡;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充套件;提出證據;收集、整理資訊等。相關的行為動詞如:解釋、說明、比較、理解、歸納、判斷、區別、預測、對比、收集和整理等。

  3.掌握。指能夠運用已經知道和理解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闡述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分析和解決一些地理問題。包括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進行

  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況下的合理聯絡等。相關的行為動詞如:應用、運用、設計、編輯、撰寫、總結和評價等。

  對技能方面須達到的目標大致可分為“初步學會”和“學會”等。前一個層次是後一個層次的基礎,較高層次包括前面較低層次的要求。

  ***1***初步學會。指能夠模仿或者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某些地理操作任務。例如讀圖或使用地理影象、用地球儀演示地球運動以及開展簡易的地理觀測等。

  ***2***學會。指能按要求獨立完成有關的地理技能操作任務,或者對操作中的一般錯誤予以識別、糾正等。例如,閱讀和使用地理影象並用於解釋一定的地理現象,分析和解決一定的地理問題,獨立繪製簡單的地圖和地理圖表等。

  ***一***地球與地圖

  1.地球和地球儀

標 準

基本訓練及評價要求

***1***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瞭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①瞭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②能提出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懂得運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等資料

來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

能夠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分別用事實說明地球自轉、公轉

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①能夠運用晝夜更替、時差等地理現象說明地球的自轉;

②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帶的形成是地球公轉造成的;

③懂得比較不同季節正午太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度。

***2***地球儀

●利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①在地球儀上指出地軸、南北極點以及赤道、本初子午線、1800經線、東西半球分界線、極圈、迴歸線、高中低緯分界線等特殊的經緯線;

②掌握經緯線的概念,能用語言描述經緯度劃分的依據和特點。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①能夠在地球儀或經緯網的地圖上讀出任何地點的經緯度;

②能夠利用地球儀或帶經緯網的地圖找到與給出的經緯度對應的地點;

③利用經緯度判斷地球儀上任意兩點的方向。

  2.地圖

標 準

基本訓練及評價要求

●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判讀經度和緯度,量算距離。

 

①能夠在指向標地圖、經緯網地圖和無特殊方向標誌的地圖上辨別方向;

②在地圖上辨別兩點之間的相互方位;

③能在各種比例尺的地圖上量算兩點間的距離;

④懂得利用等高線和高度表在各種型別的地形圖上估算高度。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①掌握等高線的概念、特點;

②能夠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斷坡度的陡緩;

③能夠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山頂、盆地、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

④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某區域地形特徵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型別。

 

①能夠在地形圖上識別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種地形;

②通過比較瞭解山地與盆地、高原與平原、山地與丘陵的等高線分佈特點。

●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詢所需要的地理資訊,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①掌握不同比例尺地圖所承載資訊的差異;

②學會在地圖上查詢地理資訊;

③瞭解平面圖、導遊圖、交通線路圖的內容特點和閱讀方法;

④學會在地圖上查詢地名,並選擇到達該地點的最佳交通路線。

●列舉電子地圖、遙感影象等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例項。

知道電子地圖、遙感影象等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二***世界地理

  1.海洋與陸地

標 準

基本訓練及評價要求

***1***海陸分佈

●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全球海陸所

佔比例,描述海陸分佈特點。

①在地圖上識別海洋與陸地;

②能夠根據所給資料(地圖或資料)描述地球

表面海洋與陸地所佔的比例及分佈特點。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佈。

 

①能在地圖上準確迅速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並能識別它們之間的分界線;

②能在地圖上找到亞洲與非洲、亞洲與歐洲、南美洲與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並指出拉丁美洲的範圍;

③在地圖上識別大陸、主要的島嶼、半島、邊緣海、海灣、內海等。

***2***海陸變遷

●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

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①知道地球上海洋變陸地、陸地變海洋的例項;

②能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

變化之中。

●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①知道關於“板塊構造”理論探索、發展的簡單歷程;

②能在地圖上識別六大板塊和板塊的交界地帶;

③能夠運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佈。

  2.氣候

標 準

基本訓練及評價要求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區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並能正確運用。

①能夠區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②能夠正確地描述某地區時段的天氣。

 

●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①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

②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③瞭解災害性天氣。

 

●用例項說明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①能夠知道報紙、電視、網際網路等中有關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報告;

②知道我國空氣質量的狀況及防治措施。

 

***2***氣溫與降水的分佈

●閱讀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佈圖,歸納世界氣溫分佈特點。

 

①知道什麼是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等溫線;

②能夠根據1月、7月平均氣溫分佈圖總結氣溫分佈規律;

③理解世界水平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分佈規律;

④懂得運用氣溫的垂直遞減率解釋海拔高度與氣溫的關係。

 

●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佈圖,歸納世界降水分佈特點。

 

①知道什麼是降水、降水量及等降水量線;

②能根據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佈圖分析世界降水量水平分佈規律。

 

●運用氣溫、降水資料,繪製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隨時間的變化特點。

①懂得閱讀和處理氣溫、降水資料(如列表、求和、求平均等);

②能夠根據氣候直方統計圖分析氣候特徵;

③能夠運用所給資料,繪製氣候直方統計圖。

 

***3***主要氣候型別

●運用世界氣候型別分佈圖說出主要氣候型別的分佈。

①能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指出主要氣候型別的分佈地區;

②掌握主要氣候型別的氣候特徵;

③能夠根據資料分析某地的氣候特徵。

 

●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①能夠說出某地氣候主要受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等因素中哪一因素的影響而形成;

②能夠比較分析影響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

 

●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①瞭解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導致人類活動的差異;

②瞭解同一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生產、生活差異。

 

  3.居民

標 準

基本訓練及評價要求

***1***人口與人種

●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

 

①通過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總數,瞭解世界人口增長速度的變化;

②懂得運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等資料,比較不同地區人口增長情況;

③能夠根據某地的人口統計資料,繪製簡單的統計圖表(如曲線圖、柱狀圖、折線圖);

④根據世界人口分佈圖,說出世界人口分佈的特點,並簡單分析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突出自然原因);

⑤理解人口密度的含義,能夠利用面積和人口數計算某地的人口密度。

●舉例說明人口數量過多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①瞭解當今人口問題的主要表現為人口過多和增長過快的問題;

②結合實際案例分別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資源、就業、教育、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等方面的影響;

③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所面臨的人口問題的不同。

●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佈地區。

①知道世界三大人種;

②結合各人種的形象,瞭解三大人種(尤其是黃色人種)的身體特點;

③指圖說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佈區。

***2***語言和宗教

●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佈地區。

①知道漢、英、法、俄、西、阿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②瞭解世界主要語言的主要分佈地區。

●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佈地區。

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佈。

***3***聚落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舉例說明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①舉例說明聚落分佈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②舉例說明聚落形態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①知道中外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②理解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