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的名人演講稿優秀範文

  成功人士的演講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傳遞了一些個人成功的祕訣,給更多人帶去成功的啟發。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關於成功的名人演講稿,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成功的名人演講稿篇1:雷軍

  第一,要永遠相信夢想的力量。

  為什麼在這裡談夢想,這是因為回顧我過去走過的路,在我的人生中,我最難忘的就是武漢大學,因為武漢大學在我的人生歷程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那還是我18歲的時候,大學一年級,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我在圖書館裡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在我的人生裡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書名我非常清楚地記得,叫《矽谷之火》,這本書大概是2塊1毛4,1987年出版,書裡講述了喬布斯這些矽谷英雄創業的故事。看著這本書後,我的內心像是有熊熊火焰在燃燒,激動得好幾個晚上沒睡著覺。接著我就在旁邊的體育場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難平靜。

  在武大操場一遍又一遍地走的過程中,我奠定了人生的夢想——日後一定要幹些驚天動地的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日後自己一定要做個偉大的人。

  當然,建立夢想是很容易的,我相信每位同學都有很偉大的夢想,但是有夢想之後你是否去實踐了?

  所以在我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告訴自己,光有夢想是不行的,要腳踏實地地真正做幾件不一樣的事情。

  我給自己定的第一個目標是兩年修完大學所有的課程。很感謝武漢大學的學分制,從那天開始,我真的修了兩倍的學分。我記得去年參加學校校友會的時候,大螢幕上還顯示了我當年的學分卡。當我有這個夢想後我真的去試了,發現其實也不難。至少我覺得當年在計算機學院,兩年足以學完學院的所有課程。

  在大學的裡後來還有第二個第三個目標,後來我都完成了。我在想,在那個年代,絕對不是我比別人更聰明更勤奮。

  我覺得最大的不一樣是我比他們更早地確立了人生的夢想,並且付出了實踐。

  這就是我給大家的第一個建議,要永遠相信夢想的力量。今天,大家即將走上人生的征程,儘早地確立夢想和目標,並且儘早地去付諸行動,我覺得這是人生的開始。

  第二,要勇於相信堅持夢想的力量。

  有夢想很容易,去實踐夢想也很容易,但是堅持夢想很難。你今天能堅持,五年後還能堅持嗎,十年後二十年後還能堅持嗎?剛才主持人介紹了一下我辦小米的成績,小米我就不展開介紹了,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什麼力量讓我創辦了小米公司。

  小米是五年前創辦的,釋出手機是三年半前,小米僅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在全球競爭最激烈的行業和市場***前有蘋果三星,後有華為***幹到了中國市場第一,全球市場第五。

  這個成績真的能算是全球商業市場的奇蹟。這個奇蹟的背後是什麼呢?我參與創辦的第一家公司是金山軟體,我覺得金山軟體行業的競爭也很不容易。

  做到2007年,金山上市後我就退休了,我應該實現了在座很多人的夢想,三十歲就能退休。

  上市了一家公司、賣了幾家公司、投資了幾十家公司,退休了以後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投資,人生也算非常的圓滿。

  是怎樣的動力讓我願意在創業呢?你們可能對創業充滿了非常多的好奇和羨慕,而且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未來也一定會出現偉大的企業家。

  在這個時刻我想和大家多說一句,創業絕對不是人乾的活,是阿貓阿狗乾的活。如果沒有鋼鐵般的意志,你是絕對幹不了的,我覺得創業並不好玩。

  所以在今天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我提醒一下大家,如果真的要創業,要做好準備。

  我自己參與了金山軟體的創辦,深知創業的艱難,那是什麼啟發我退休以後再創業的呢?

  是在我在快40歲的時候,有天晚上做夢醒來,覺得自己好像離夢想漸行漸遠,我問我自己是否有勇氣再來一回。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想了半年多的時間才下定決心,不管這次創業成功與否,我不能讓人生充滿遺憾。我一定要去試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創辦一家世界級的技術公司,做一件造福世界上每一個人的事情,所以我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情。

  做了這個決定後,我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顧慮。為什麼呢,因為如果幹砸了,我就晚節不保。

  所以當時我說服自己,在剛開始的一兩年的時間裡,要極其低調,高度保密,腳踏實地,直到把產品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再站出來說話,我覺得這樣成效會大一點。

  我用各種方法客服了我對再次創業的恐懼、對再次創業失敗的恐懼,然後創辦了小米。

  今天站在這裡,我想跟大家說,我相信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夢想,我相信你們為了夢想都付諸了行動。我要問的是,五年後十年後,二十四年後二十五年後,你們還有沒有堅持夢想的勇氣和決心,而且相不相信堅持夢想的力量。

  最後,大家馬上就要畢業了,祝福大家前程似錦,事業成功,萬事順利。更重要的一條是,大家開開心心就好。

  關於成功的名人演講稿篇2:科比

  如果你永不畏懼,夢想就在眼前!

  各位同學:

  大家好!黑曼巴是一種擁有致命劇毒的蛇,為什麼我取這個名字呢?是因為我一旦進入賽場,我就是致命的,就像黑曼巴一樣。所以在場下我可以開玩笑,但是我一旦進入賽場,我馬上會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在球場上全神貫注。

  我現在35歲了,算是走到了職業生涯的後半程,像這樣一些受傷也是司空見慣了。一旦受傷,你就覺得世界停止了,不管是膝蓋受傷,肩膀受傷等等。我知道很多人因此而把整個職業生涯都葬送了,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甚至無法返回賽場。當那個時刻發生的時候,我會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說,“科比你會怎麼樣?如果你經歷這樣的傷痛你會怎麼樣?“你知道我每次看到別人受傷,我見到很多人受傷後回不來,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喃喃自語說,”是不是應該停止打球了?“我自己都不知道還能否返回賽場。我現在坐在這裡告訴你,我要完全康復回到球場。但我不敢打包票,因為很多時候我也有疑問,但是我覺得,這才是迎接挑戰的意義所在。

  要抓住一切機會,向所有人證明你自己,證明你能夠迎接挑戰。向那些說你永遠不可能成功,你一定會失敗的人證明,這就是我的看法。如果有人說你這次受傷,要一蹶不振了,對我來說,如果別人受了這種傷可能就退出了,但是科比不能這樣。別人說這下你不行了,我會說,你這樣你才可能會退出。所以我必須要證明給他們看,尤其是給那些支援我,熱愛我的粉絲們,我一定要贏了自己,要贏了傷痛,能夠重返賽場。這樣才能讓那些懷疑我的人重新思考,什麼叫將不可能的變成可能。這些傷疤的重要性體現在這裡,這些傷疤就是我成長轉變的體現。

  作為一個球員,我與生俱來的激情就是想要成功,想要贏。同時也是人生最難卻最重要的事情。作為一個球員,要到球場上去迎接最大的挑戰,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把全隊的人變成像一個人那樣,要不斷地,不斷地取得勝利,這就是團隊競技比賽的最大挑戰,這也正是我的激情所在。對我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不斷地迎接挑戰,而且永不畏懼挑戰極為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對事物保持不斷的好奇心,比如說怎麼樣打得更好,怎麼樣提高技巧,怎麼樣從別人身上學到什麼。其實我從小到現在一直從各個方面尋找激勵我的因素,不僅僅從邁克爾·喬丹身上,從魔術師埃爾文·約翰遜身上,還從邁克爾·傑克遜,貝多芬,達芬奇,李小龍身上,這些偉大的人給了我激勵,讓我前進,所以這就是黑曼巴的精神。並不是說你要不斷進攻別人,而是要永不停歇你前進的腳步。人生是學無止境的,於是不斷學習就顯得極為重要。你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和別人交談,瞭解,學習,而不是覺得你自己什麼都懂。

  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的技巧才能進一步提高。最後才會有一個副產品,成為冠軍,成為更好的自己。對我來說這就是黑曼巴的精神,我的精神的源頭所在。所以如果我能夠把這種精神傳遞給在座的各位,不管你想要做什麼,成為一個籃球運動員,一個作家或者是主持人,不管你的夢想是什麼,你們一定要堅持夢想,從成功的前人身上汲取經驗和知識,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他們身上都有一些共性使得他們脫穎而出,取得成功,這就是我今天想要傳遞給各位的正能量。

  關於成功的名人演講稿篇3:馬雲

  大家下午好!坐在那兒本來我不想發言,廣昌說你來了,一定得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因為我坐在下面,應該講受益匪淺,聽了經濟學家的講座,聽了各位的交流。因為從經濟學家開始,我還得說幾句經濟學家的問題。

  其實這一年大家活得都不容易。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活下來了,年底這麼忙,大家可以在這兒花一個下午,說明我們都過來了。商場如戰場,戰場上活著的人,是成功的,企業也一樣。戰場上,商場上年底還能站在那兒聽講座,還能交流,還能發獎金、工資,那就是不錯。做企業的第一要素,就是不死,跟戰士一樣,上戰場的第一要素,有時候不是為了贏,而是活著。

  2015年最後一天,我們都沒倒下,這是非常值得慶賀的!

  我們每年都把未來的一年想得非常艱難。儘管我知道,第二年肯定有很多人做得比我們好,未必我們公司能做得更好,我們公司可能會有很多不可預期的困難出現,看清楚未來的災難,仍舊為之,這才是真正的樂觀。所以我覺得我們做企業,腳踏實地,其實來的3到5年經濟情況並不容樂觀,但是未來5到15年左右,中國的經濟還是很有機會的。

  在經濟好的時候賺錢的企業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企業家。股市是牛市的時候,街上買菜的老太太都能賺錢,你不能把自己稱之為投資者,只能稱之為炒股者。經濟不好,你才是優秀的企業。好企業,基本上經歷過幾個悲慘的經歷,或者是自己的原因,或者是經濟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覺得,在危機關頭,能熬過去的企業才有“抗體”。

  最近也聽了很多經濟學家講,在短期以內中國經濟有下滑壓力。我個人認為,中國經濟下滑壓力,是長期的,是持久的,是永遠性的。我們不可能回到9%、12%。我們要學習適應5、6%,甚至在未來20年,我們能保持2%-4%,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為我們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你繼續保持15%的增長,這是要出問題的,到1.78,不太會長了,要的是腦袋,國家體制、機制,這也是一個科學,所以不是短期有壓力,而是長期我們學會有2%到4%,其實2%、4%,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即使2%、4%,有企業依舊能達到200%、300%的成長,有的企業再好的經濟形勢,也做不好。其實經濟形勢好壞,與你自己做得好壞沒有多大關係。所以,不要因為說你的企業做得不好,你就“歸功於”經濟不好,經濟不好也有好企業,經濟好的時候,不好的企業有的是。

  總體來講,過去的一年中國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二胎開放了,人民幣進了籃子,2015年其實很不簡單,很多事情我這輩子可能看不見,都發生了。但是我們企業家就是要把握那些可能超越我們期望和預判的東西,我自己有時候想,人家現在把阿里巴巴看得挺神,其實阿里巴巴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公司。16年以前,我們說出要成為世界十大網站之一,那個時候我們公司排名可能200萬名以外,說這句話很狂妄,但是稀裡糊塗地居然做到了這個目標。這不是因為我們多厲害,而是我們處在一個很有意思的獨特的時代。這不是虛話,我們確實感謝這個國家,感謝整個改革開放,我們確實感謝網際網路,感謝所有年輕人。沒有這些,阿里巴巴所有的夢想,真是一個空想。

  今天全世界變化最大的國家,可能就是中國。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轉型也好、升級也好、創新也好,各種各樣的變革,都非常之大。特別是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現在在座所有的企業家我們擁有的機會,可能是人類社會在一個時代極其罕見的。我們是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企業的質量、數量、規模、品質,跟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比,歐盟比,歐洲比,跟日本比,還相當非常之大。今天,我們能夠參加“世界盃足球賽”的中國國家企業隊,其實就像中國足球隊一樣,我們能進去,也是檢漏進去,我們實力遠遠不足。但是作為第二大經濟體,未來一定會誕生很多世界級的企業。

  中國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請問中國有多少企業活過了30年?而要想成為一個持久的經濟體,大概需要50年,很多企業只有跨國50年的歷程,這50年曆程內至少有5到10次災難,是經歷了國家、國際形勢和企業內部的災難,才能稱之為一個堅強的企業。任何一次打擊,對我們來講都是一次機遇。

  大家今天講得最多的就是創新,中國這個時代也是千年不遇。幾千年來有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真正消滅貧困?但是我們這代人正在努力實現。網際網路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我們是否能把握、掌握?

  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我們要理解這個時代,要讀懂這個國家,我們企業家只有真正瞭解自己有什麼、要什麼、放棄什麼,你企業才會走得久。剛才週會長一番話,我聽下來覺得週會長在反思自己有什麼、要什麼以及學會放棄什麼。我們的知識越多,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缺乏智慧,因為智慧告訴你什麼我們是不要的。

  這也是一個真正的商業變革的時代,商業變革,每個人對機會的判斷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把這個機會看作機會,災難,有人把災難看成機會,有人把好好的機會做成了災難,而很多人又把災難做成機會。其實機會在沒有形成機會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機會,形成機會以後,往往是災難的開始。所以今天的霧霾,已經形成了霧霾,抱怨有什麼用呢?這時候是我們做企業巨大的機會,如果你改變了這個霧霾的現狀,改變了中國的環境,你有可能是未來30年最了不起的企業。創新,企業家的職責是創新,創新的主角是企業家,企業家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科學家,企業家是稀缺資源,我們可以培養職業經理人,但是不可能培養企業家。所以這一點希望大家記住,我們企業家就是野生動物,我們就是原生態。我們對很多問題的反思和思考,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對創新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創新不是講故事。如果你覺得靠概念可以成功,那麼你最後得到的,還是一個概念,如果你覺得講故事能成功,最後你剩下的,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大家要記住,創新是逼出來的,沒有人是在順利的情況下可以做好創新。創新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剛才王新奎教授講的我非常同意,企業家是個狀態,創新是有個時間的。馬雲的創新,可能就三年五年,但是創新付出巨大的代價、壓力,是超過想象的。創新時間有限,如果你在乎許多外界的東西,就會失去人生中最寶貴的那一刻。65歲,你只能在自己家裡做一些兒孫滿堂的創新了。

  創新也是有巨大風險的。傳統銀行機構在風險處理上比我們網際網路創新要做得好。其實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傳統金融可能做的風險是把防彈衣做得越來越厚,越來越好,而我們的創新是讓殺手根本不可能靠攏你。我們想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你是把防彈衣做得更強還是讓殺手沒有可能出現在這個場地上?思考的深度廣度,都是我們值得創新、反思的地方。

  我們企業家一定要想明白另外一些問題,就是到底什麼是成功?我個人也講點哲學的,成,我們有時候講,成在自己,功在後代。如果沒有把功傳給別人、社會、傳承下去,讓你的員工、客戶、家人、所有認識的年輕人能得到那個功,你並不是很成功。

  中國最怕的就是“首FU”,有好幾種富,一種是富有的富,中國當首富是個災難,應該是負責任的負。還有就是負債最多的負,我們也不少,但是我希望是首福,福氣最好的人,有安穩的結局,千百年來做企業做得大的多少人有好的結局?我們不能解決我們的生存,出身在哪裡,但是可以決定我們怎麼死,企業更是如此。我們要為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員工、自己的後代找到一個很安穩、平穩的福氣,只有你的家人、企業、員工、客戶都得到好的、圓滿的結局,這才是我們要的首福,福氣的福,可能來得更好。

  做企業,我們現在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企業開始學會了埋怨。其實真正的企業家,是不埋怨的,做成功的人,永遠在檢查自己的問題。臺上的嘉賓都是在講,我反思我過去的一年,但是不成功的人總是在怪別人,實體怪虛擬,都是別人沒有做好,事實上是不是這樣?其實實體經濟也好,虛擬經濟也好,今天都是個嬰幼兒,兩個孩子打架,都說對方不好。其實任何一個企業,我們永遠面臨著未來的挑戰,我們永遠面臨著被別人淘汰,或者被自己淘汰。剛才講過剩產業,中國有過剩能力嗎?沒有,是落後經濟的能力過剩。中國製造業下滑了嗎?製造業下滑,製造業從來沒有下滑,世界上有蘋果、特斯拉,是那些創新的,中國零售行業做得不好嗎?零售行業做得很好,是你的零售行業做得不好。20年以前,你怎麼把那些小商小販、國有體制的那些落後、不能引領把握掌握未來的消費需求的商場給滅掉?你活了20年,這20年,你專注在房地產,沒有專注在客戶體驗上,今天網際網路把你給淘汰了,也是天經地義,因為網際網路企業也一樣,沒有幾家企業真正能活好三到五年,如果真正看一下,網際網路企業的死亡率比傳統企業好不到哪去,甚至更為殘酷。

  我們今天看到這些問題,也是我們的機會。中國經濟不管怎麼調整,不管浙商企業會面臨多大的挑戰,,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我們浙商群體過不了,中國沒有一個商幫過得了,如果我們跨不過,誰能跨得過?中國幾個商幫每年會有一天聚在一起,學習討論半天時間?有多少商會能這麼組織起來,這麼研究和學習,反思自己、學習別人?我們做不好,誰能做得好?所以我們對自己,還是要有信心。

  都說我們浙商的鼻子很靈,哪兒有商機,哪兒就有浙商。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有可口可樂的地方,就一定有浙商,沒有浙商的地方,好像沒有可口可樂。所以浙商今後不僅要擅長於發現需求,我們還要創造需求,不僅要善於追趕需求,我們要引領需求,我們不僅僅要找到外在的需求,更要發掘內在的需求。所以,我覺得我們浙商未來最大的機會,在於整個國家就是品質的提升,消費品質的提升。我認為馬雲很難複製,因為我自己也複製不了,也不知道怎麼走到今天了,沒想過,從沒想過自己會做企業,走到今天,是純粹的巧合、偶然。但是很多以為自己能複製,麻煩就大了。你只能超越,不能複製。而且規模、速度並不決定你多成功,決定你成功的,不是你多大多快,而你多好、多有舒適感。中國經濟一樣,7%、9%,不重要,中國經濟什麼樣的比例最舒適,這是最重要的。只有舒適度,才是最好的。有舒適度,你不會有這種壓力,會調整自己。企業也一樣,不要看到別人有30%的增長的一天,別人也有負30%增長的一天,只有把自己做好。

  工匠精神,經濟速度放緩,有什麼不好?我最想不明白,其實水平好壞,在於慢速度,而不在於快速度。在快的過程中,一定會出錯。如果你想快,又想慢,因為我們這個年齡的人要懂得放慢腳步,要懂得建立機制,要懂得用最好的人,最好的管理方式,最好的技術來提升創造最好的產品,而讓年輕人去提升速度,不要跟年輕人比速度,也不要跟年輕人比技術和產品的創新。

  最後,我也想提醒大家,2016年並不好過。過好了,你就當馬雲說錯了,過得不好,你要相信,其實大家過得都不好,挑戰只會越來越大。網際網路對大家的衝擊,是遠遠超過你們在座所想象的。組織的變革、人才的變革、文化的變革、技術的變革,剛剛開始。

  所以預祝大家2016年不是活得好,而是2016年我們堅持再活過去!因為陽光總是在那兒,希望能夠照到我們身上。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