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的歷史故事

  開卷有益是指開啟書本,總有益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1

  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十分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他命文臣李昉等人編纂了一部規模巨集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總類》。這部書收集摘錄了一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全書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參考書。對於這麼一部巨著,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一年內全部看完,遂更名為《太平御覽》,意思是太平興國年間皇帝親自閱讀的書。

  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翻閱這部巨著時,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麼一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疲勞,影響身體健康。宋太宗卻回答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意思是說,只要開啟書本,總會有好處的,況且我並不覺得疲勞。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繁忙耽擱了,他也要抽空補上。

  宋太宗由於每天閱讀三卷《太平御覽》,學問十分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能得心應手。當時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努力,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連平常不讀書的宰相趙普,也孜孜不倦地閱讀《論語》,享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譽。

  後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開啟書本讀書,就會有益處,有收穫。卷,書卷。

  篇2

  曼德拉曾被關了27年,受盡虐待。他就任總統時邀請了三名曾虐待過他的看守到場。當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時,在場所有人乃至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仍在獄中。

  啟示:原諒他人,其實是昇華自己。

  篇3

  北宋時,有位讀書人很喜愛杜甫的詩,自己專門模仿杜詩寫了不少習 作,但都感到不能令人滿意。他向當時的著名文學家王安石請教說:“杜甫的詩為什麼那樣 精深神妙呢?使後世之人難以超越他。”王安石答:“杜甫寫詩的決竅不是已經在他的詩中 說出來了嗎?”那人問:“是什麼呢?我怎麼不知道?”王安石說:“杜詩中說:‘讀書破 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兩句,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那人恍然大悟。

  此後他刻苦讀書,在 寫詩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篇4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

  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看過的人還看了:

1.開卷有益的歷史典故

2.開卷有益的典故

3.古人勤奮讀書故事20則

4.與學習有關的人物典故

5.刻苦讀書的勵志故事

6.開卷有益的造句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