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辦公空間設計相關知識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許多公司應運而生。因此,辦公空間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辦公空間設計的知識,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對企業型別和企業文化的深入瞭解:

  只有充分的瞭解一個企業的文化和型別,深入剖析這個企業行業特徵和經營理念,才能設計出能反映該企業風格與特徵的辦公空間,使設計具有靈魂,個性,和生命。

  對企業內部機構設定分析、對其各部門之間相互聯絡的瞭解

  只有先對企業內部機構進行充分了解,才能確定各個部門的面積需求和各個樓層的功能設定。

  確定舒適標準:

  辦公空間設計,應儘量利用簡潔的建築手法,避免過於複雜、繁瑣的設計語言和過多過重的色彩點綴。在燈光、材料、傢俱的選擇上應當充分考慮適用性和舒適性。

  環境氛圍:

  在辦公空間的環境設計中,空間的色彩環境表情是重要的環節,不同的功能樓層和空間應該有不同的色彩。我們將重點研究如何運用色彩情感、冷暖對比、面積配置以及其他各種配色手法,有計劃、有目的地將辦公空間色彩環境寓意展現給使用者和空間的主人,並讓他們接受色彩縮傳達的資訊、創造出具有親和力的色彩環境,體現其個性和商業經營的共性,營造出宜人舒適的現代辦公空間。

  我們從上海城建公司的企業文化入手,分析企業LOGO、行業特徵和經營理念從而得到企業的“神”,即“堅實穩重,奮發進取”,“專領域,深發展,廣覆蓋”,這就是這棟辦公大樓的文化屬性。然後我們從中國城市建設歷史、中國古建和城市文化特色得出二次圍合、以及模數化體系的概念,這也是指導我們設計的可持續性的準則。最後,從城建公司的工程例項中發掘建築之美,功能之美和形式之美,推而得出科技與環境之美的法則。至此,上海城市建設的理想,即“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也和這棟大樓的空間之美相契合,通過不斷的“張力”表現,達到文化、生活和藝術的滲透力,即,通過空間、材料、色彩和陳設,表達出現代、莊重、生態、高效、低調、內斂之美。

  上圖是我們具體分析上海城建集團目前的辦公場所UC塔和企業LOGO的過程解析。我們發現建築的外形和企業LOGO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絡。上海城建集團以逐步上升的直、方型為元素組成的標誌圖案,既厚實又穩重、簡潔明快。解構之後,我們發現它以方和線性主,遞進,生長是它的趨勢。而UC塔的建築外形則是U和C的組合,解構之後發現,其實就是凹凸的基本關係。下圖是解析我們要設計的新的集團辦公大樓的建築表皮和語彙的過程。

  從新的集團辦公大樓的建築外形來看,這就是典型的國企辦公樓的感覺,穩重,大氣,簡約而現代。它的建築外立面以線性為主。解構之後,我們發現,其實還是U和C的組合,也可以歸結為凹凸的組合,既奮發進取,而又包容一切。

  因此,我們總結室內設計的大概念就是,“專領域,深發展,廣覆蓋,實現一個‘可持續生長’的理想城市”,進一步解讀,就是用線性造型的橫向擴充套件、縱向生長、以及縱橫交錯生長,來營造一個理想的辦公空間。而這個“造型生長論”也是我們為這個專案創造的理論。這是我們室內裝飾一切手法的源泉。

  具體來說,進入辦公樓第一個個空間是大堂,我們分析上海城建集團的企業自身業績,提取出獨特的線設計元素,將線性元素和大堂的莊重、大氣、簡約的設計風格相結合。而大樓“核心筒”,作為貫穿建築的主要模組,我們以“凹”“凸”形式進行演變,體現企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包容性、擴充套件性、開放性。下圖是我們的分析過程和最終的效果圖。

  我們根據上海城建集團的內部職能劃分,確定好每層樓面的功能和色彩體系。3至8層為標準辦公層,採用淺色調,營造溫馨而舒適的辦公環境。而9至10層為集團領導辦公層,適用深木色,營造莊重的氣氛。

  總的來說,我們對標準辦公層的設計思路是,應用前期策劃提出的二次圍合的概念和設計手法,以核心筒、走道和建築幕牆框為界,進行辦公空間的二次圍合。實行大開敞辦公的概念設想,在員工開敞辦公區中多用通透的隔斷隔出辦公室主任、領導的小空間,打破不同等級的辦公人員的環境界限,使得大家能輕易地融合在一起。在角落裡擺上供員工們休息討論的圓桌,使得大家能更容易地交流。更多地採用環保節能的材料,如更節能的LED光源和可持續利用的一些牆紙、地毯等。傢俱儘可能全部採用原集團辦公大樓內使用的傢俱。白色的牆面、傢俱、淺色木飾面和暖灰色的地毯搭配在一起,整體色調幹淨明亮,既溫馨又冷靜,能激發工作人員愉悅的心情,給人一種潔淨之感,簡約而高效。

  綜上所述,無論是辦公樓設計還是酒店設計專案,前期的概念設計和方案策劃非常的重要。它是整個專案的立意之本,對於整體設計效果的管理和控制非常有效。本案的設計例項,可以說是我們對當前設計手法和路徑的又一次整理和成功應用。隨著設計專案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不同的專案型別,我們對辦公等其他空間設計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設計的國際化和多元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將會帶給我們設計越來越多的思考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