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瘦西湖遊記作文4篇

  瘦西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稱“瘦西湖”。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遊瘦西湖遊記作文,歡迎閱讀。

  春遊瘦西湖遊記作文一

  “煙花三月下揚州”是的,三月的揚州風景宜人,到處流溢位濃濃的春意,猶如畫家潑墨渲染的畫卷。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全家便來到了揚州的瘦西湖遊玩。走進瘦西湖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依山傍水的長堤,長堤的兩旁都種著許多柳樹,非常迷人。尤其讓人驚歎不已的是在立春時,便已婀娜起舞的垂柳。那細長柔軟的柳條迎風吹拂著,吐出了粒粒豆大的綠珠。這獨特的畫卷使得遊人流連忘返,真是“長堤垂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入迷。”

  啊!三月,正是花的季節,假山旁,草坪邊……到處開滿了鮮花,紅的桃花,白的梨花,紫的蘭花,粉的玫瑰花……色彩各異更讓人叫絕的是朵朵花兒都是那麼有精神,有神韻,它們姿態萬千,風情萬種。猶如一個個國色天香的仙女,又如一位位紋絲不動的軍人。那大朵大朵開放的繡球花,那形如酒杯的鬱金香,那星星點點飛舞著的蒲公英花……我徘徊在這片花的海洋中,陶醉在鮮花的豔麗之中。揚州瘦西湖可供吟誦的景物實在是太多了,有形狀別緻的“五亭橋”,有壯麗優雅的“望春樓”,還有山清水秀的“熙春臺”……這一切的一切,使我真想變成個歌唱家,放聲高歌一曲,表達我的情意,又想變成個畫家,把這美麗的景色畫下來,表達我心中的驚歎。抬頭仰視天空,一縷夕陽,一片晚霞頓時顯得格外柔和。

  噢!我該回家了,我輕輕的揮手,告別了杭州西湖。就讓我化作一縷春風,在揚州西湖的懷抱中浩蕩永存!

  春遊瘦西湖遊記作文二

  國慶節10月3日那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爸爸的同學老蔣叔叔一家一起開車去揚州的瘦西湖風景區玩,當時我心裡開心極了!經過了二個多小時的旅程,我們終於到了了揚州的瘦西湖風景區,瘦西湖風景區門前是人山人海。

  瘦西湖清瘦狹長,水面長4KM,寬不及100M。我們先走了二十四橋,為什麼叫它二十四橋呢?因為它長24米,高2.4米,上下層都有24個臺階,還有24根白玉欄杆、24塊欄板組成。瘦西湖園林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沿途我們經過了大虹橋、長堤春柳、徐園、小金山、鉤魚臺、蓮性寺、白塔、鳧莊、五亭橋等,真是“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

  由於我想划船,爸爸花了一個多小時排隊買了一張四人船的票,我們四個女的上船了,湖面上有龍船、手搖船,還有我們開的電動船,有幾十條呢,盪舟湖上,沿岸美景紛至沓來,讓人應接不暇,心迷神馳。我們劃了二個多小時,把瘦西湖所有湖道都轉了一圈,碰碰撞撞地上了岸。到了岸邊,和爸爸們會合了,然後我們又經過徐園,又來到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風景區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上建築最密集的地方。風亭、吹臺、琴室、木樨書屋、棋室、月觀,全都集中在這裡。我們看了個遍,這時已夕陽西下,夜幕初垂,明月東昇,輕風徐來,湖水盪漾。我們漫步在湖邊,感覺就好象完全融入了這如畫的美景之中。

  隨後我們就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瘦西湖風景區,今天玩得真開心啊!

  春遊瘦西湖遊記作文三

  四月三日,我們全家來到了江蘇省揚州市遊玩。

  當天晚上,我們去了福滿樓吃飯。第二天,我們去了冶春茶社吃早飯,然後我們又去了何園和瘦西湖,晚上,我們一家又坐船瀏覽了古運河。第三天,也就是我在揚州的最後一天,我們去富春茶社吃好早飯就戀戀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揚州。

  揚州之行我最喜歡的景點就是瘦西湖了。

  那天,我們買好門票進入瘦西湖遊覽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月觀”,你站在地上,往瘦西湖旁邊的水裡一看,咦?怎麼有個月亮呢?原來旁邊的石頭上有個圓洞,這個洞倒映在水裡就像一個月亮,所以叫“月觀”。我們沿著瘦西湖邊走邊看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恍若置身於人間天堂杭州的西湖。

  我們走到了二十四橋,這時我想到了唐朝詩人杜甫的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走到了紅橋,瘦西湖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而且我發現了一件神奇的事,紅橋這邊河道很窄,但紅橋那邊的河道就變寬了許多。

  還有徐園,徐園這兩個字寫得有講究,“徐”是楷體,“園”是草體,關於這兩個字有兩個傳說,我先給你們說一個,還有一個等你們去了就知道了。

  一說:風先生和徐園的主人徐先生是好朋友。一天,徐先生被炸死,風先生便主動上門來題字,一開始他的心情很沉重,就把“徐”字寫成了楷體,後來越寫越激動,就把“園”字寫成了草體。

  我們還看到了瓊花、五亭橋。

  揚州的小吃也很好吃。反正,揚州吃得、玩得多得數不勝數。

  希望大家有機會也去揚州細細遊賞。

  春遊瘦西湖遊記作文四

  瘦西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長,稱“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湖面迂迴曲折,迤邐伸展,彷彿神女的腰帶,媚態動人。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曾數次南巡揚州,當地的豪紳爭相建園,遂得“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說。

  瘦西湖全長4.3公里,遊覽面積30多公頃,有長堤、徐園、小金山、吹臺、月觀、五亭橋、鳧莊、白塔等名勝。湖區利用橋、島、堤、岸的劃分,使狹長湖面形成層次分明、曲折多變的山水園林景觀。

  長堤在湖西岸,長數百米。堤邊一株楊柳一棵桃,相間得宜,是賞春的好地方。“長堤春柳”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沿長堤走到盡頭,便見一圓洞門,上書“徐園”二字。門內是一池清水,遍植荷花,池周點綴各種形態的山石,幾株翠柳迎風飄舞,景色宜人。園內正廳叫“聽鸝館”,構造精緻,陳設古雅。正面有紅木護牆板壁,屏風式樣,每屏有清代山水瓷畫5塊,外復玻璃,工藝精美。小金山是湖中一小島,原名長春嶺,建於清代中葉。當時揚州豪紳為了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之西北開挖了蓮花埂新河,挖河的土堆成了一座小山,這就是今天的小金山。小金山四周環水,水隨山轉,山因水活。山頂有“風亭”一座,是全園最高點。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為一方亭,名“吹臺”。相傳乾隆皇帝在這裡釣過魚,因而又叫釣魚臺。釣魚臺三面臨水,各有圓門一孔。從釣魚臺前右側看去,正中圓洞恰好收入“五亭橋”一景,左面圓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儼然兩張獨幅畫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欽佩。月觀是臨湖建築的廳堂,四面皆為格扇,堂後是桂園。當8月桂花盛開之際,推窗賞月,清香四溢,天上水下兩月同收眼底,此情此景,甚為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