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周邊自駕遊路線攻略

  慶陽,甘肅省省轄市。位於甘肅省最東部,陝甘寧三省區的交匯處,系黃河中下游黃土高原溝壑區。習稱“隴東”,素有“隴東糧倉”之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慶陽周邊自駕遊路線景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慶陽自駕遊好去處

  慶陽普羅旺斯莊園

  慶陽普羅旺斯薰衣草莊園在“唯美、浪漫、閒適”的主題下,將文化創意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種植了薰衣草、百日草、波斯菊等多種香草和花卉植物,以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深度體驗,為人們提供全新的浪漫休閒空間。園內設有荷蘭風車、埃菲爾鐵塔、雙翼飛機、西藝教堂等近10多個觀賞景點,全景展現了浪漫如普羅旺斯的花海樂土。

  公劉殿

  景區周圍松柏環繞、古木參天。北邊有公劉大殿,塑有公劉父親鞠陶、祖父不、公劉妻子、姐妹塑像,西邊大殿塑有公劉揮淚斬白龍馬之像,南邊有土鐘樓和戎臺牌樓,東邊是當年管理者的住處,院內兩側立有群眾緬懷公劉的石碑。其中一座碑是清代遺物,碑文內容見《金石記》,詳實的記述了公劉對慶陽農耕文化的功績,並記述了公劉的兒子慶節南移的內容,祭祀日為農曆三月十八。

  窯洞民居

  慶陽地處典型的隴東黃土高原區,當地居民完整保留了傳統黃土窯洞的居住形式,已成為今天慶陽民俗之旅的重要參觀內容。 據《甘肅通志》載:慶陽府人“好稼穡務本業,有先王遺風,陶復陶穴以為居,於貉為裘以禦寒”。這就是古代周人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挖掘的兩種不同形式的窯洞。 今天,在慶陽各地,隨處可見這種古老的居落形式。人們靠溝坡就崖壁之勢,掘洞築室,叫“崖莊”;從塬面上向上掘出一個兩三丈深,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在四壁向裡挖出一孔孔窯洞,好象一個地下四合院,叫“地坑莊”。

  慶陽美食攻略

  粘面

  粘面又稱粘面糕。把粘糜子碾成麵粉,製做時,根據食量所需。先將一半面粉倒入開水鍋中,用擀麵杖攪熟後,舀出放在案上,再將剩餘的一半面粉摻入,搓揉均勻後,撕成小拳頭大的疙瘩,用大火在鍋內蒸六個小時左右,俗稱“發酵”。發至有甜味時,端出放於案上,搓揉成圓柱形,俗稱面糕。切成圓薄坨片,用油炸或油鍋燙烙後,撒入白糖或蜂蜜食用,粘而又甜,老幼喜食。

  玄馬梨棗

  玄馬梨棗,產於慶陽縣柔遠河兩岸,形狀象梨,通體深紅,一般若雞蛋大小,核小骨脆,香甜微酸,97年蘭交會獲銀質獎,為棗中珍品。

  慶陽有什麼節慶日

  慶陽社火

  每年的正月,慶陽城鄉各地都會舉行大規模的社火表演,跑旱船、耍獅子、舞龍燈、踩高蹺、大頭娃娃這些精彩的傳統節目深受大家喜愛,人們通過社火表達了對新年的期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熱鬧喜慶的活動也成為慶陽的一道靚麗風景。

  乞巧節

  舊時,慶陽一帶的居民喜過乞巧節***也稱姑娘節***,每年七月初七晚,姑娘們都要供瓜果於院中,觀星賞月的同時,祭奠織女,並在黑暗中穿針,向織女乞巧,先穿上線的即是“巧姑”。一些姑娘自六月初六置豌豆、大麥等在瓷盤中注水出芽,經過整整一個月的生長,到七月初七晚祭織女時,將生長好的豆芽和麥芽盛於加入清水的盆中觀其形狀、長度,以此判定生豆芽或麥芽的姑娘、媳婦心靈手巧的程度。六七十年代以後該節日逐漸淡化。

  元宵節

  人們習慣於將元宵節稱為“正月十五”。並向來把它看作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大年初一到十五前夕,各家各戶準備的年貨已基本用完時,十五前夕,人們又要為十五重新購置各種食用物品,籌辦豐富多彩的社火燈會。是日,人們重祭灶神、財神、土地等諸神。入夜,戶戶門前大紅燈籠高掛。小孩則手提各種自制的魚燈、荷花燈和兔燈等,隨大人們逛燈會,相互觀賞,看熱鬧。舊時,西峰正月十五有多處固定的“燈山會”。如南部***今郵電局***、原西峰鎮委、西大街的魁星樓、大什子***今文化館***等處都是。舊時西峰正月十五的燈山會熱鬧非凡,而燈山會上的“香樹”、“燈樹”更是輝煌別緻。屆時,群眾自編自演的“社火”也高舉形制各異的高腳燈籠,敲鑼打鼓到各村社、街道及門店前演出,另外,“打鐵花”、“蒸麵燈”是慶陽人正月十五的特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