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成語

  成語我們不會陌生,其實有很多是從古代寓言故事中衍生的。甚是有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短兵相接

  楚漢相爭初期,劉邦率領漢軍攻佔了彭城,項羽馬上率楚軍回救包圍了彭城。兩軍激戰,劉邦大敗,只得棄城而逃。楚將丁公緊迫不捨,追到彭城以西不遠的地方就和劉邦的人馬交上手。由於雙方距離太近,不能用長兵器,只能用刀、劍等短兵器相互廝殺,劉邦漸漸支援不住了,眼看死到臨頭,他一邊逃,一邊回頭向丁公求情,希望放他一條生路。丁公出於義氣,停止了追趕。這個成語比喻針鋒相對的鬥爭,也指肉搏戰。

  篇2:多多益善

  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以後,不但解除了大韓信的兵權,還把他的封爵從王降到侯。一次,劉邦與韓信談論各個將領的本領,問像我這樣的人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不過十萬人。劉邦又問:那麼你呢?韓信回答:我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劉邦笑著說:既然你的本領比我大,怎麼被我制服了?韓信只好說:你不會帶兵,但擅長統帥將領。這個成語意思是越多越好。

  篇3:罰不當罪

  戰國後期,趙國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況,人們把他的著作稱為《荀子》。   《荀子》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論》,是專門議論政治的。文中提出一個看法:國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樣。殘暴的國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湯打倒,商紂被周武王消滅等,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荀況主張刑罰要嚴明,犯罪的應根據罪行的大小,給予相應的處罰。如果殺人的不償命,傷人的不判刑,那就會縱容犯罪,擾亂社會。有人說:“古代沒有肉刑,只是象徵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畫臉來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來替代,這種辦法在昏亂的現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繼續這樣做,犯罪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犯罪行為將越來越多。”   在闡述了上面這些情況後,荀況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稱,官職要和才能相稱,賞賜要和功勞相稱。如果不是這樣,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稱,官職和才能不相稱,賞賜和功勞不相稱,處罰和罪行不相稱,那就會帶來極大的不幸和嚴重的後果。

  篇4:方寸之地

  徐庶是三國時劉備的軍師。他多謀善斷,料事如神,深得劉備的信賴。

  一次,徐庶識破八門金鎖陣,大敗曹操官兵。曹操將領曹仁不服輸,深夜起兵去新野劫寨。徐庶早有所料,待曹仁離開樊城時就乘虛而入。結果,樊城失守。曹仁敗退許昌,愧對曹操。曹操說:劉備必有能人為他策劃!曹操探得是徐庶,便想把他騙到許昌留在身邊。他們摹仿徐庶母親的筆跡寫信給徐庶。徐庶見信得知老母押在許昌,只好揮淚告別劉備。徐庶說: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方寸:指人的心。成語方寸之地指人的心緒。

  篇5:飛黃騰達

  唐朝文學家韓愈為勉勵自己兒子韓符好好讀書,寫了首題為《符讀書城南》的詩。詩中寫道:有兩個鄰居男孩容貌相像,又都靈巧可愛。由於一個好學,一個不愛讀書,漸漸就分出高低了。到二十來歲時,他們的區別就如清水溝和汙水渠一樣明顯;當三十而立時,一個就像龍,在官場上飛黃騰踏***如神馬飛騰直上***,連連升遷。而另一個還像癩蛤蟆一樣在地上爬。飛黃騰踏現寫為飛黃騰達。飛黃:傳說中神馬名。騰達:飛地上升。

  飛黃騰達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地位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