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周邊旅遊可以去哪兒

  一直想去印度旅遊,卻因為缺少一份像樣的旅遊攻略而久久沒有出發,怎麼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印度周邊旅遊好去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印度周邊旅遊景點

  王舍城

  王舍城是釋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在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國都,城四周是巖山圍繞的堅固盆地,城壁像中國的萬里長城,是印度現存最古老的石造城壁。使王舍城聞名於世的竹有兩個地方:竹林精舍和靈鷲山,竹林精舍,是佛祖宣揚佛法的重要場所之一。

  在佛陀成道之後,跟隨的弟子有數百人,他們沒有固定休息的地方,而竹林精舍也是後來佛教寺院的前身,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宣揚佛法和休息的專用建築物。王舍城東是靈鷲山,佛祖曾經在這裡居住近五十年,是佛祖講解法華經之處,現在還存有佛祖的講經臺。王舍城西山上有溫泉,佛陀生前在山上用溫泉水洗浴,據說這裡的溫泉內有能治療面板病的礦物質。

  拘屍那拉城

  《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中記載“拘屍那城大力地 娑羅雙樹入涅槃”拘屍那拉城是佛陀的涅槃地,位於印度邊界。佛陀在80歲高齡時吃了有毒的食物,突發重病,便同弟子從毗舍離城向西北走,但走到拘屍那迦城,病情加重。釋迦牟尼佛在兩棵娑羅樹間,以僧衣作枕,右肋側身而臥,兩腳相疊,頭朝北,腳朝南,背東面西,隨之涅槃。佛陀涅槃後,火化所留下的結晶體叫舍利,當時有8位國王分了佛的舍利,各建塔供奉,佛舍利塔就是這樣起源的。

  印度國家博物館

  在印度國家博物館裡儲存有22塊釋迦牟尼佛頭骨舍利:按佛經記載,當年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其舍利子分成8份,其中一份送還給釋迦牟尼佛所屬的族人。阿育王時期,在該地建造了這個塔,供奉了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

  1897年,一個叫Pepe的英國人在這個地方做了考古挖掘,挖出了一個小石罐。上面按古印度文寫到:This shrine for Relics of the Buudha, the August one, is that of the Sakayas, the brethen of the Distiguished one, is association with their sister and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wives.

  中文大意是:這是我佛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神器,是給釋迦族的族人的舍利子。1972年,印度政府再做了一次考古挖掘,又發現了兩個裝舍利子的小石罐,這些舍利被放到印度國家博物館。

  印度美食推薦

  1.什錦咖哩鮮蔬

  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蔬菜類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錦咖哩鮮蔬”就是將菜花、土豆、豆角、胡蘿蔔等蔬菜切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塊,放在一起清炒,最後放入咖哩進行調味。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2.印度咖哩牛腩飯

  這一道應該是在國內知名的一道菜了,咖哩牛腩飯中的咖哩有辣味香辛料,能促進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它還能促進血液迴圈達到發汗的目的。

  3.椰汁咖哩雞

  這款菜是以百咖哩為主要的香料。奶香味特別重,口感不如咖哩羊脾骨那麼辣,倒是有幾分平易近人的感覺。

  印度當地節慶

  1.甘地逝世紀念日

  地點:印度

  日期:每年1月30日

  甘地出生於1869年10月2日,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領袖、印度國大黨的創始人。他曾於上世紀四十年代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使印度擺脫了英國殖民統治而獲得獨立。1948年1月30日他在印度新德里遭一名狂熱分子槍擊身亡。為紀念這位為人的離去,印度將每年1月30日定為甘地逝世紀念日。

  2.灑紅節

  地點:印度

  日期:每年2、3月間,2018年為3月2日

  灑紅節,也叫“胡裡節”、“色彩節”,是印度傳統節日,三大節慶之一,也是印度傳統新年***新印度歷新年於春分日***。灑紅節源於印度的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在每年2、3月間舉行,慶祝時間的長短不一。在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拋灑用花朵製成的紅粉,投擲水球,迎接春天的到來。

  3.大雄誕辰

  地點:印度

  日期:每年3月至4月間,2018年時間為3月29日

  大雄誕辰,也稱馬哈維那節,在每年3月至4月間舉行。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該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於宗教,認為正確的信仰、知識、操行會導致解脫之路,進而達到靈魂的理想境界。同時該教是一種禁慾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在大雄誕辰這一天,耆那教徒要舉行集會,到耆那教廟敬香,祭拜大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