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毒的名稱傳播途徑

  電腦病毒的傳染性是電腦病毒最基本的特性,病毒的傳染性是病毒賴以生存繁殖的條件,如果電腦病毒沒有傳播渠道,則其破壞性小,擴散面窄,難以造成大面積流行,那麼電腦病毒的傳播途徑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電腦病毒的傳播途徑:

  電腦病毒必須要“搭載”到電腦上才能感染系統,通常它們是附加在某個檔案上。

  電腦病毒的傳播主要通過檔案拷貝、檔案傳送、檔案執行等方式進行,檔案拷貝與檔案傳送需要傳輸媒介,檔案執行則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徑***Word、Excel等巨集病毒通過Word、Excel呼叫間接地執行***,因此,病毒傳播與檔案傳播媒體的變化有著直接關係。

  據有關資料報道,電腦病毒的出現是在70年代,那時由於電腦還未普及,所以病毒造成的破壞和對社會公眾造成的影響還不是十分大。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的廣泛傳播,則把病毒對PC機的威脅實實在在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1987年“黑色星期五”大規模肆虐於全世界各國的IBM PC及其相容機之中,造成了相當大的恐慌。這些電腦病毒如同其他電腦病毒一樣,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傳染性。通過認真研究各種電腦病毒的傳染途徑,有的放矢地採取有效措施,必定能在對抗電腦病毒的鬥爭中佔據有利地位,更好地防止病毒對電腦系統的侵襲。

  電腦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有:

  電腦病毒傳播途徑1:軟盤

  軟盤作為最常用的交換媒介,在電腦應用的早期對病毒的傳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時電腦應用比較簡單,可執行檔案和資料檔案系統都較小,許多執行檔案均通過軟盤相互拷貝、安裝,這樣病毒就能通過軟盤傳播檔案型病毒;另外,在軟盤列目錄或引導機器時,引導區病毒會在軟盤與硬碟引導區互相感染。因此軟盤也成了電腦病毒的主要寄生的“溫床”。

  電腦病毒傳播途徑2:光碟

  光碟因為容量大,儲存了大量的可執行檔案,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於光碟,對只讀式光碟,不能進行寫操作,因此光碟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謀利為目的非法盜版軟體的製作過程中,不可能為病毒防護擔負專門責任,也決不會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術保障避免病毒的傳入、傳染、流行和擴散。當前,盜版光碟的泛濫給病毒的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電腦病毒傳播途徑3:硬碟

  由於帶病毒的硬碟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維修等,將乾淨的軟盤傳染並再擴散。

  電腦病毒傳播途徑4:BBS

  電子布告欄***BBS***因為上站容易、投資少,因此深受大眾使用者的喜愛。BBS是由電腦愛好者自發組織的通訊站點,使用者可以在BBS上進行檔案交換***包括自由軟體、遊戲、自程式設計序***。由於BBS站一般沒有嚴格的安全管理,亦無任何限制,這樣就給一些病毒程式編寫者提供了傳播病毒的場所。各城市BBS站間通過中心站間進行傳送,傳播面較廣。隨著BBS在國內的普及,給病毒的傳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質。

  電腦病毒傳播途徑5:網路

  現代通訊技術的巨大進步已使空間距離不再遙遠,資料、檔案、***可以方便地在各個網路工作站間通過電纜、光纖或電話線路進行傳送,工作站的距離可以短至並排擺放的電腦,也可以長達上萬公里,正所謂“相隔天涯,如在咫尺”,但也為電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高速公路”。電腦病毒可以附著在正常檔案中,當您從網路另一端得到一個被感染的程式,並在您的電腦上未加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執行它,病毒就傳染開來了。這種病毒的傳染方式在電腦網路連線很普及的國家是很常見的,國內電腦感染一種“進口”病毒已不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了。在我們資訊國際化的同時,我們的病毒也在國際化。大量的國外病毒隨著網際網路絡傳入國內。

  隨著Internet的風靡,給病毒的傳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徑,並將成為第一傳播途徑。Internet開拓性的發展使病毒可能成為災難,病毒的傳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務更加艱鉅。Internet帶來兩種不同的安全威脅,一種威脅來自檔案下載,這些被瀏覽的或是通過FTP下載的檔案中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種威脅來自***。大多數Internet郵件系統提供了在網路間傳送附帶格式化文件郵件的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件或檔案就可能通過閘道器和郵件伺服器湧入企業網路。網路使用的簡易性和開放性使得這種威脅越來越嚴重。

  當前,Internet網上病毒的最新趨勢是:

  ***1***不法分子或好事之徒製作的匿名個人網頁直接提供了下載大批病毒活樣本的便利途徑。

  ***2***由於學術研究的病毒樣本提供機構同樣可以成為別有用心的人的使用工具。

  ***3***由於網路匿名登入才成為可能的專門關於病毒製作研究討論的學術性質的電子論文、期刊、雜誌及相關的網上學術交流活動,如病毒製造協會年會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國內外任何想成為新的病毒製造者學習、借鑑、盜用、抄襲的目標與物件。

  ***4***散見於網站上大批病毒製作工具、嚮導、程式等等,使得無程式設計經驗和基礎的人制造新病毒成為可能。

  ***5***新技術、新病毒使得幾乎所有人在不知情時無意中成為病毒擴散的載體或傳播者。

  上面討論了電腦病毒的傳染渠道,隨著各種反病毒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病毒各種特性的瞭解,通過對各條傳播途徑的嚴格控制,來自病毒的侵擾會越來越少。

  電腦病毒的種類:

  一 木馬的種類:

  1破壞型:惟一的功能就是破壞並且刪除檔案,可以自動的刪除電腦上的DLL、INI、EXE檔案

  2、密碼傳送型:可以找到隱藏密碼並把它們傳送到指定的信箱。有人喜歡把自己的各種密碼以檔案的形式存放在計算機中,認為這樣方便;還有人喜歡用WINDOWS提供的密碼記憶功能,這樣就可以不必每次都輸入密碼了。許多黑客軟體可以尋找到這些檔案,把它們送到黑客手中。也有些黑客軟體長期潛伏,記錄操作者的鍵盤操作,從中尋找有用的密碼。

  3、遠端訪問型:最廣泛的是特洛伊馬,只需有人運行了服務端程式,如果客戶知道了服務端的IP地址,就可以實現遠端控制。以下的程式可以實現觀察"受害者"正在幹什麼,當然這個程式完全可以用在正道上的,比如監視學生機的操作。

  4.鍵盤記錄木馬

  這種特洛伊木馬是非常簡單的。它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記錄受害者的鍵盤敲擊並且在LOG檔案裡查詢密碼。

  5.DoS攻擊木馬:隨著DoS攻擊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被用作DoS攻擊的木馬也越來越流行起來。當你入侵了一臺機器,給他種上DoS攻擊木馬,那麼日後這臺計算機就成為你DoS攻擊的最得力助手了。你控制的肉雞數量越多,你發動DoS攻擊取得成功的機率就越大。所以,這種木馬的危害不是體現在被感染計算機上,而是體現在攻擊者可以利用它來攻擊一臺又一臺計算機,給網路造成很大的傷害和帶來損失。

  6.代理木馬:黑客在入侵的同時掩蓋自己的足跡,謹防別人發現自己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給被控制的肉雞種上代理木馬,讓其變成攻擊者發動攻擊的跳板就是代理木馬最重要的任務。通過代理木馬,攻擊者可以在匿名的情況下使用Telnet,ICQ,IRC等程式,從而隱蔽自己的蹤跡

  7.FTP木馬:這種木馬可能是最簡單和古老的木馬了,它的惟一功能就是開啟21埠,等待使用者連線。現在新FTP木馬還加上了密碼功能,這樣,只有攻擊者本人才知道正確的密碼,從而進人對方計算機。

  8.程式殺手木馬:上面的木馬功能雖然形形色色,不過到了對方機器上要發揮自己的作用,還要過防木馬軟體這一關才行。常見的防木馬軟體有ZoneAlarm,Norton Anti-Virus等。程式殺手木馬的功能就是關閉對方機器上執行的這類程式,讓其他的木馬更好地發揮作用

  9.反彈埠型木馬:木馬是木馬開發者在分析了防火牆的特性後發現:防火牆對於連入的連結往往會進行非常嚴格的過濾,但是對於連出的連結卻疏於防範。於是,與一般的木馬相反,反彈埠型木馬的服務端 ***被控制端***使用主動埠,客戶端 ***控制端***使用被動埠。木馬定時監測

  控制端的存在,發現控制端上線立即彈出埠主動連結控制端開啟的主動埠;為了隱蔽起見,控制端的被動埠一般開在80,即使使用者使用掃描軟體檢查自己的埠,發現類似T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