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掉速嗎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儲存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製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

  會掉速的

  固態硬碟的優點

  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儲存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固態硬碟廠商大多會宣稱自家的固態硬碟持續讀寫速度超過了500MB/s!固態硬碟的快絕不僅僅體現在持續讀寫上,隨機讀寫速度快才是固態硬碟的終極奧義,這最直接體現在絕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與之相關的還有極低的存取時間,最常見的7200轉機械硬碟的尋道時間一般為12-14毫秒,而固態硬碟可以輕易達到0.1毫秒甚至更低。

  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都是磁碟型的,資料儲存在磁碟扇區裡。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mp3、U盤等儲存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資料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傳統硬碟,固態硬碟佔有絕對優勢。

  低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要低於傳統硬碟。

  無噪音: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階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衝擊、振動。由於固態硬碟採用無機械部件的快閃記憶體晶片,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

  工作溫度範圍大: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範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固態硬碟比同容量機械硬碟體積小、重量輕。固態硬碟的介面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其晶片的工作溫度範圍很寬***-40~85攝氏度***。

  輕便:固態硬碟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

  相關閱讀推薦:

  SATA Ⅲ正式名稱為“SATARevision3.0”,是序列ATA國際組織***SATA-IO***在2009年5月份釋出的新版規範,主要是傳輸速度翻番達到6Gbps,同時向下相容舊版規範“SATARevision2.6”***也就是現在俗稱的SATA3Gbps***,介面、資料線都沒有變動。SATA3.0介面技術標準是2007上半年英特爾公司提出的,由英特爾公司的儲存產品架構設計部技術總監Knut Grimsrud負責。Knut Grimsrud表示,SATA3.0的傳輸速率將達到6Gbps,將在SATA2.0的基礎上增加1倍。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介面,IDE介面是普通PC的標準介面,而SCSI並不是專門為硬碟設計的介面,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資料傳輸技術。SCSI介面具有應用範圍廣、多工、頻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碟般普及,因此SCSI硬碟主要應用於中、高階伺服器和高檔工作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