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專題黑板報

  如今很多父母都是雙職工,適齡寶寶都上了幼兒園和託兒所。寶寶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集體生活,年紀比較小,不懂保護自己,尚未養成講衛生的習慣。而手足口病正是主要通過接觸傳播,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

  2

  3

  手足口病專題手抄報

  手足口病專題手抄報1

  手足口病專題手抄報2

  內容

  人群對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髮病,但防病實踐中發現,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及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通常手足口病以及病毒感染都愛“盯上”體質弱的寶寶,家長有必要、有意識地常帶寶寶去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比如選擇環境優美、空氣好、人又少的公園等地。

  長時間洗手、傢俱消毒、勤通風、出門戴口罩,多做戶外運動都是很有效的遠離病毒的好辦法。

  瞭解疾病:80%~90%病毒感染者都是兒童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

  另外,除了手足口病外,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也開始活躍。

  病毒感染通常都是以兒童為主要人群。一般來說,遭遇同樣的病毒感染時,抵抗力差、平時就容易感冒的兒童是易感人群。在所有的病毒感染中,兒童感染所佔的比例能在80%~90%左右。而在今年的手足口病中,發病人群更是以3歲以下為主。

  認清症狀:看手足口處有無兩個以上皰疹

  手足口病、輪狀病毒腹瀉、普通的扁桃體炎,這些都是由病毒感染所引發的。劉春英副主任分析,多數病毒感染的前期症狀很像,可能都會有發熱、咳嗽、流鼻涕、腹瀉等症狀。但是不同的病毒會有不同的表現,以手足口病為例,伴隨著發燒、咳嗽等這些症狀外,還會有手、足、口三個部位的皰疹。劉春英認為,在臨床上,手足口病的確診標準是以手、足、口三個部位中,有兩個以上部位有皰疹。當寶寶發燒、咳嗽時,家長應該注意觀察手心、腳心、嘴裡這三個部位是否有紅色的皰疹。但也有個別寶寶的手足口病症狀不夠典型,暫時還沒有皰疹,但一般來說,皰疹在1~2天就能發出來,到時候就更便於觀察。

  檢查專案:血常規、心肌酶譜、心電圖

  如果懷疑寶寶患上了手足口病,該做什麼樣的檢查?

  手足口病的確診是比較直觀的,通常是觀察寶寶手心、腳心、嘴裡等部位的皰疹,根據大小形狀就能確診。但是,少數患兒會合並心肌炎、腦炎、腦膜炎,腦脊髓炎等,因此,要進一步做血常規、與心肌酶譜、心電圖、腦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