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出問題的維權辦法

  在購房的時候,一旦出現糾紛,購房者就會損失財產,甚至是精神方面的壓力。那麼,在出現購房問題的時候,購房者要如何維權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們。

  購房出現問題的維權辦法

  一、開發商工程未完工要求交房逾期

  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字中有明確約定,如果開發商逾期交房,應當根據逾期天數向業主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因此開發商不能以未完工為由要求延期交房。對於購房者來說,可以仔細檢視合同規定條款,向開發商求償,如拒絕,則可通過法律途徑要求賠償。

  二、入住多年 仍無法辦理房產證

  一般情況下,開發商會於交房後一定期限內辦理初始登記,並將辦理產權證所須資料提交給業主辦理分戶產權證。在辦理完初始登記後,開發商才可提供相關資料給業主辦理產權證或者委託開發商辦理。

  如果開發商因為規劃核實、地籍調查等程式滯後或其他違規行為導致不能完成初始登記,業主無法及時辦理產權證的情況,業主可以根據合同中關於逾期辦理產權證的期限及賠償條款依法向開發商主張逾期辦證違約金。

  三、房屋設計不合理

  如果購房者在支付了房款之後,發現房屋結構不合理影響居住或不能使用該怎麼辦?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開發商應當向購房者交付滿足正常、合理使用功能的房屋。如房屋出現問題,購房者可根據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要求解除合同或者要求開發商對房屋進行維修。

  四、二手房房東不誠信

  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有一種常見糾紛,即房東以未取得配偶同意為名要求解除合同而不願意進行違約賠償,致使購房者權益受損。根據法律規定,出賣人因未取得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並主張損害賠償的,因此購房者可以據此要求房東做出賠償。

  購房識破虛假資訊的妙招

  面對紛繁蕪雜的網上房源資訊,消費者如何避免被騙被套?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稱,天上不會掉餡餅,消費者其實可以從這些房源資訊中,發現暗藏的貓膩。

  1、房價低於同區域均價很多

  舉例:周邊房屋均價8000元,這一套無明顯缺陷卻只要6000元,明顯不“科學”。

  2、看房平臺是否承諾虛假房源的賠償

  舉例:平臺對真假房源的重要。如果向平臺舉報假房源,是否會給舉報人獎勵。

  3、圖片與房源資訊對不上

  舉例:戶型展示的是60平方米兩居室,圖片顯示客廳面積超大,臥室面積超小。

  4、房源介紹缺少稅費等關鍵資訊

  購房尋找房源的辦法

  1、上門。混進小區,逐個逐個的敲開房門,問對方有沒有房子賣。很直接,但是也會遭到一些房東的辱罵,不過在初級的話,對訓練自己的膽識,瞭解物業情況很有好處。

  2、上網搜尋。看到了馬上電話打去確認。這樣的辦法比較偷懶,網上的房源也很多。但是稍微有名的一點的房產網站的房源,基本上都是中介註冊了網站的付費端釋出的,所以上網搜尋的時候一定要確認房子不是中介掛的。***針對個人買房住的來說***

  3、和其他中介合作,交換房源;或者去小區跟蹤其他中介***簡稱駐守***。

  4、去二手房交易網***如搜房網***上尋找個人房源。

  5、和各小區保安打好關係。如果有其他中介去小區帶看。就讓保安登記。然後把登記資訊告訴你。

  6、打小區業主電話詢問,或者等業主上門掛牌。

  7、也可以拿錢買房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