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後期症狀都有什麼

  病毒性感冒是生活常見的感冒型別,也是比較讓人頭疼的感冒,尤其是在天氣變化特特別快的時候,是病毒性感冒最高發的時期,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會發生的。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病毒性感冒的後期症狀有什麼吧,僅供大家參考。

  病毒性感冒的後期症狀

  1、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常見呼吸道傳染病。誘因有受寒、淋雨、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等。

  2、主要表現為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乾、咽痛、咳嗽、聲音嘶啞等症狀。全身表現為頭痛、渾身痠痛、疲乏無力、食慾不振,或不發熱,或低熱,或高熱、畏寒等症狀,病程一般為3天~7天。

  3、傳播途徑。通過打噴嚏、咳嗽、說話將病毒散播入空氣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於使用患者的毛巾、臉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4、感冒發熱患者需臥床休息,注意保暖,減少活動。住所要經常通風,保持一定溫度和溼度。

  5、在感冒的時候一定要多喝水,飲食方面一定要清淡一些。

  6、發熱較高時可用冷水擦身或溫水擦身***水溫以32~34℃為宜***,或30%~50%酒精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或頭枕冰袋。

  7、忌亂服藥。感冒要辨清寒熱虛實,對症下藥,才能奏效。儘量選用副作用較小、能增強抵抗力的中藥製劑。發燒期間一般不宜進補品。

  病毒性感冒的治療方法

  1、基本治療

  治法祛風解表。以手太陰、手陽明經及督脈穴為主。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陽風池。

  操作主穴用毫針瀉法。風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風熱感冒,大椎行刺絡拔罐。配穴中足三裡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少商、委中用點刺出血法,餘穴用瀉法。方義感冒為外邪侵犯肺衛所致,太陰、陽明互為表裡,故取手太陰、手陽明經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脈主一身之陽氣。溫灸大椎可通陽散寒.刺絡出血可清瀉熱邪。風池為足少陽經與陽維脈的交會穴,“陽維為病苦寒熱”,故風池既可疏散風邪,又與太陽穴相配可清利頭目。

  2、其他治療

  ①拔火罐法選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後留罐15分鐘起罐,或用閃罐法。本法適用於風寒感冒。

  ②刺絡拔罐法選大椎、風門、身柱、肺俞,消毒後,用三稜針點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顏色轉淡後,加火罐於穴位上,留罐10分鐘後起罐,清潔區域性並再次消毒針眼。本法適用於風熱感冒。

      病毒性感冒的預防措施

  1、喝雞湯:美國有兩家臨床醫療中心報道,喝雞湯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狀極為有效。因為雞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能顯著增強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雞肉中還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具有增強嚥部血液迴圈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這對保護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癒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蘿蔔:實踐證明,蘿蔔中的蘿蔔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蔔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薑搗碎,榨出少量薑汁,加入蘿蔔汁中,然後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後衝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薑茶合飲: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一身關節痠痛,甚至怕冷、發熱等症狀。可用紅糖、生薑、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少吃食鹽:實驗證明,少吃點含鈉的食鹽,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護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細胞,讓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

  5、沖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6、服酵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達斯古普塔教授在試驗中發現,在製作麵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種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體細胞內繁殖擴散的成分,能治療普通感冒,但對流行性感冒無效。

  7、多吃佐料: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認為,生薑、幹辣椒有助於人體驅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國癌症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在烹調菜餚時多加點佐料,可使感冒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