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孕期的常用胎教方法

  寶寶的品格好壞與否,是所有媽咪最在意的育兒環節之一,為了讓寶寶擁有好性格,不少準媽媽在懷孕期間下足功夫,嘗試各種胎教,可見其用心與期望。有哪些?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一、營養胎教

  必須注重均衡的飲食搭配,做好體重控制,針對孕期的不同階段,做重點式的營養補充。孕期1~3個月補充葉酸和維生素,攝取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可減緩懷孕初期的不適症狀。懷孕中期因孕婦的食慾增加,應注意補充富含蛋白質、鈣、植物性脂肪的營養食品。懷孕晚期應控制水和鹽分的攝入量,並監控體重的增加。 適合週數:得知懷孕開始二、音樂胎教 建議媽媽選擇舒緩、輕柔、明朗旋律、溫和自然、有規律性、節奏和媽媽心跳相近的音樂或樂曲;莫扎特的EQ音樂、大自然的河川、溪流聲、蟲鳴鳥叫聲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具有安撫胎兒、調節晝夜規律的作用。 媽媽應儘量避免聽吵雜或不當的音樂胎兒不喜歡聽到高振動頻率的音波。

  適合週數:懷孕第16周開始

  二、美育胎教

  經常欣賞藝術作品可以提高人的感受力;準媽咪可以帶著肚子裡的小寶寶,一同欣賞美麗的事物,當準媽媽感受到美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傳達給寶寶了喔!

  適合週數:懷孕第20周開始

  三、撫摸胎教

  父母用手輕輕撫摸胎兒或輕輕拍打胎兒,通過孕婦肚皮傳達?胎兒,形成觸覺上的刺激,促進胎兒感覺神經和大腦的發育。父母用手在腹部撫摸胎兒,用手指對胎體輕按一下,胎兒會作出反應。可邊觸控,邊說話,加深全家人的感情。

  適合週數:懷孕第20周開始

  四、運動胎教

  在進行時,準媽咪必須掌握好動作的幅度與運動量 孕婦可以做一些胎兒小體操,在感覺到胎動時仰臥、全身放鬆,用雙手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反覆輕柔地撫摸腹部,有時,也可以用手指輕壓胎兒,並感覺胎兒隨著指壓輕輕地蠕動。除此之外,準媽咪每天做適量的運動,有助於順產,並減少生產時會陰肌肉受損。

  適合週數:懷孕第20周~36周

  五、對話胎教

  爸爸和媽媽每天都要跟肚子裡的寶寶說說話,早上起床打招呼、不時地把看到的東西分享給寶寶等。這不僅是語言胎教的重點,也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 適合週數:懷孕第24周開始七、意念胎教 準媽咪在懷孕期間透過想象來勾勒寶寶的形象,這個形象在某種程度上,將與即將出生的胎兒相似。有些準媽咪很擔心胎兒出生後,是不是有身體上的殘缺,經常忐忑不安,不如在房間裡貼一些可愛寶寶的畫像或照片,可以幫助孕婦保持愉快的心情。

  適合週數:懷孕第28周開始

  六、光照胎教

  胎兒的視覺發育大約要到36周大時,才能對光照的刺激產生反應。每天用手電筒緊貼肚皮一閃一閃地照射胎兒的頭部,每次持續2分鐘,胎兒出生後的動作行為、視覺功能及對晝夜的區分也表現得比較強。

  適合週數:懷孕第32周開始

  開始胎教的注意事項

  雖然胎教對寶寶的生長髮育有益,但並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隨意進行。胎兒在母體內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為了儘量不影響胎兒的睡眠,胎教的進行要依據寶寶身心發展的規律來合理安排時間。以下有幾點注意事項需要孕媽媽們注意:

  1.胎教需適時適量

  為了和寶寶的作息保持一致,胎教需做到適時適量。第一,孕媽媽要經常觀察腹中胎兒的動向,瞭解其活動的規律。選擇在胎兒覺醒的時間進行胎教,並且每次的胎教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第二,胎教需適時適量。每天固定時間進行胎教,讓寶寶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第三,胎教需投入感情。準媽媽們不能把胎教當做任務來完成,在胎教過程中,準媽媽需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和寶寶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2.提供胎兒良好的環境

  對寶寶來說,良好的環境就是媽咪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攝入充足的營養。良好的環境是最天然、最有用的胎教,比起外界的刺激更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

  3.施教中注意寶寶反應

  如果在胎教進行過程中,寶寶突然胎動頻繁,就說明他不喜歡。這時候應該暫停施教,盲目繼續可能會造成寶寶的不舒服。

  正在接受胎教的寶寶一般都會有以下反應:到了聽音樂的時間會頻繁胎動,表示想聽。一聽到音樂就不動了,表示正在聽。兩首音樂之間暫停的時候,胎動又開始頻繁,表示寶寶聽得很認真。音樂結束後,胎動又開始。

  孕期三種胎教方式推薦

  第1:撫摸肚子

  初產婦大約在胎兒第20-25周大時會感受到微弱胎動,經產婦則是會在第15-17周時就能感覺到胎兒在動,當出現胎動之後,爸爸媽媽就可以摸摸肚皮,與媽咪肚子裡的胎兒進行簡單的互動。

  這項胎教方式不妨交由準爸爸來實行,畢竟大多數的胎教與懷孕過程皆由準媽媽經歷,為了提升老公的參與感,並藉此增加爸爸與孩子之間的親密依附,當準爸爸有空時,就可先讓準媽媽平躺,用手在肚皮上方,由上至下、從左至右來回撫摸,並用手指輕輕按壓及拍打,給胎兒觸覺的刺激;若已能從腹部明顯地觸控到胎兒的肢體時,此時就可以增加推動的動作,每次5-10分鐘為佳。

  第2:聽音樂

  胎兒6個月大左右,就可聽到外界的聲音,但準媽媽不妨從懷孕初期就把握黃金時機,開始聆聽優美音樂。市售音樂型別千變萬化,在選擇音樂種類時,建議準媽媽選擇起伏不大、節奏輕柔的輕音樂,且根據研究指出,聆聽莫札特的古典樂甚至能對胎兒腦力產生正面影響,因此不妨以這型別的音樂為首選。

  不過,準媽媽並不用特別侷限於輕音樂,如果在懷孕前就習慣聆聽某些時下的流行音樂,在懷孕過程時選擇其做為胎教音樂,其實也能帶來不錯的放鬆效果,只要準媽媽能感到心情愉悅,基本上都可列入選擇清單內。

  適合孕期做胎教音樂的十首世界名曲

  一、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做個勇敢的寶寶

  二、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二樂章——淡淡的悲傷與思鄉 三、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與鳥兒一起嬉戲 四、格里格的《培爾·金特》組曲中《在山魔王的宮殿裡》——感受力度與節奏 五、羅伯特·舒曼的《夢幻曲》——夢幻的國度 六、約翰·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穿越綠色的森林

  七、貝多芬的F大調 第六號交響曲 《田園》——到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

  八、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拉德斯基進行曲》——感受強烈的節奏與柔媚的線條之美

  九、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媽媽無盡的愛

  十、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春天多美呀!

  讓您的小寶寶接觸多元的藝術,接觸不同演奏形式,不同藝術風格的樂曲,不管是歡快的、悲傷的、沉靜的、夢幻的、激情的、淳樸的,讓小寶寶在音樂的海洋中汲取營養,培養小寶寶的藝術潛能。

  第3:與胎兒說話

  準媽媽可以在懷孕6個月之後,以明朗、輕快、柔和且充滿感情的音調,對腹中胎兒說話,若覺得單方面對肚子說話的方式過於單調,可以每天固定安排一個時間閱讀繪本或溫馨的新聞,在閱讀同時一邊念給胎兒聽,或許就不會感到太無聊;另外,由於胎兒對中低音訊較有反應,所以準爸爸平常應多參與寶寶的語言胎教,若搭配撫摸肚子的效果會更好,“爸爸其實不需太過刻意對著媽咪的肚皮說話,只要平時有時間時,和老婆多聊聊天,在聊天的同時撫摸媽咪的肚皮,就能達到一樣的目的。”

  孕期胎教注意事項

  忌不良情緒

  孕婦的情緒狀態對胎兒的發育具有重要作用。孕婦情緒穩定、心情舒暢有利於胎兒出生後良好性情的形成。而孕婦在麻將桌前往往精神緊張,大喜大悲,情緒不定,使母體內的激素分泌異常,造成對胎兒大腦發育的危害。因此,孕婦要格外注意精神衛生,使自己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對生活充滿希望。

  忌不合理的語言教育

  語言教育時,孕婦可用以中度音量向腹內的胎兒親切授話,或吟讀詩歌,或哼唱小調,或計算數字。如此都會給孩子留下美好的記憶,切忌大聲粗暴地訓話,這樣會造成胎兒煩躁不安。等胎兒生下來以後,會變得十分神經質,以至對語言有一種反感和敵視態度,所以準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調。

  忌不合理的運動教育

  運動是很有效的一種胎教方式方法,但是不合理的運動就是胎教中的大忌了。與胎兒做運動聯絡時,要輕輕撫摩兒,每天2~4次為宜,有時胎兒也會不遵母命,此時就要耐心等待,不要急於求成。且做運動胎教時,動作不宜過猛。

  忌噪聲

  噪音能使孕婦內分泌腺體的功能紊亂,從而使腦垂體分泌的催產激素過剩,引起子宮強烈收縮,導致流產、早產。噪音對胎兒有如此嚴重影響,因此,孕婦要警惕身邊的噪音,不要受噪音影響,更不要收聽震耳欲聾的刺激性音響。

  溫馨提醒

 

  在實施胎教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胎教的方法去做,不要認為什麼方法比規定的多做一些,就會更有效。孕婦生活要有規律,這既是胎教的一項內容,也是對每位孕婦的起碼要求。每項胎教內容,需按一定規律去做方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