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肺炎是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瞭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吧。

   中毒性腸麻痺

  表現為高度腹脹、嘔吐、便祕和肛管不排氣***不放屁***。腹脹壓迫心臟和肺臟,使呼吸困難更嚴重。此時,麵包蒼白髮灰,腹部叩診呈鼓音,腸鳴音消失,嘔吐物可呈咖啡色或糞便樣物,x線檢查發現腸管擴張,壁變薄膈肌上升,腸腔內出現氣液平面。

  寶寶反覆發燒容易引發併發症如肺炎,心肌炎、寶寶發燒一定要及時治療。寶寶發燒的時候,通常都是炎症引起的,如果伴隨著咳嗽,就要趕緊到寶寶去醫院,儘快治療,否則時間長了就很容易發展成肺炎。

  寶寶發燒的處理方法

  第一,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溼敷

  用20℃-30℃冷水浸溼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摺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

  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

  用溫溼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面板,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

  適用於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當孩子體溫低於38.5℃時,可以不用退熱藥,最好是多喝開水,同時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或者應用物理降溫方法,若是體溫超過38.5℃時,可以服用退熱藥,目前常用的退熱藥有撲熱息痛、小兒泰諾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兒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引起小兒發熱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時最好不要濫用消炎藥物,因為“是藥三分毒”,若是濫用消炎藥物可引起小兒肝腎功能的損害,增加病原菌對藥物的耐藥性,不利於身體康復,小兒發熱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對症下藥,才能起到病除的效果。

  當發燒時,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蔔汁。如果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