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護法觀後感

  《大護法》這部國產動畫已經上映,這部影片到底好看嗎?充滿暴力學的影片口碑怎麼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大護法影評篇1

  剛才去《大護法》這部電影,看著一堆殘肢亂飛的場面,我也不禁感嘆,國產動畫電影也朝著各種各樣的方向發展了啊。

  由於劇情給人一種微妙的感覺,雖然簡單,但是給人不同的解讀空間,所以這個方面我也不發表意見。

  我主要想說的是臺詞和蛋護法的形象塑造問題。。整場電影***我看的部分***,只要有大護法出現的場面,必定有人自言自語個不停,一些本來應該由旁白和鏡頭語言說明的東西,非要用嘴說出來。丟擲一個笑點,總要補充說明這個地方為什麼好笑,就像被人硬塞著吃東西一樣。

  大護法和隱婆的臺詞也是中二到不行,特別是最後對陣黑高個的時候,用激昂情緒喊出看都看不懂的臺詞的時候,更是讓我尷尬得頭皮發麻,我沒看一句臺詞,都想這句話符合中國人表達嗎,真想和寫臺詞的人聊聊。。

  還有電影裡的髒話也多了起來,髒話有著激化氣氛的作用,但是一句句都是:笨蛋,***,放***,總有種罵髒話也要思前想後的感覺。你直接來一個三字經。我想都比文縐縐地罵人好。

  不知道作者想把大護法塑造成什麼樣的形象,如果像死侍一樣,一邊說著垃圾話一邊毀滅世界談笑風生。他又太斤斤計較、強作幽默、如果像中國傳統主角,吃苦耐勞少說多做,他又太情緒化。我覺得,這是**沒裝到家。

  總結來說,《大護法》變現了國產動畫電影的一個發展方向,體現了動畫製作各個部門的配合,希望國產動畫射爆枷鎖,向前改變吧

  大護法影評篇2

  影片觀看至第二遍,對於全片的脈絡也更清晰了一點,雖然打著暴力美學的旗子,但《大護法》偏偏更文藝一些。文藝片是沒有對錯的,也沒有絕對的解讀,就像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護法》亦是如此。影片看似遍地是坑,其實細細想來,大部分的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想象力填上,神祕的東西不必去了解的太透徹,太透徹自然會失去很多趣味。就像是開放式結尾的影片,幹嘛非得導演說清楚呢。

  影片片名固然叫做《大護法》,但大護法更像是一個過客,以一個路人的角度,緩緩道來花生鎮發生的故事。大護法只是一個符合他一貫身份的大俠,為了尋找太子,偶然加必然中路過花生鎮,身陷江湖,註定習慣性拔刀相助,為求自保,為救他人。但是,他的舉手之勞,卻使花生鎮有了徹底的改變,但從根本上來講,終究是因為花生人自己的覺醒。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護法的俠義之旅更像是一場探尋真理之路,夕陽如火,晚霞如血的畫面,那種流動的畫面,真的美極了。除傳達出動畫風格之外,也傳出了大護法的倍感孤獨,一股憂愁總是揮之不去。冷漠的人,多多少少會冷血,大護法也不例外,可能百年間看多了殺戮與不公,造就他行俠仗義之間卻有著一絲殘忍,對自己,對敵人都如此。孰對孰錯在影片中可能已不重要,所有人物刻畫均有亦正亦邪之面。

  影片讓人驚喜的除了配樂,更有科幻驚悚片突然遭難的情節,還有眾多就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的人設及畫風。·頭上長花的花生人快速的晃動腦袋,他人遭難時眾人毫無憐憫的揭發,帶給人的是深入骨髓的恐懼。

  最後有點關於影片的一些哲學思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二刷是粵語版本的影響,有了一絲《健忘村》的感覺。與世隔絕的小村莊,因為陌生來客,徹底改變了模樣。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再小的地方,也總有心懷鬼胎的人。《健忘村》裡面眾人的小算盤,《大護法》裡面告密者醜惡的嘴臉,其實又能差的了多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與人為善,豈不更好?

  大護法影評篇3

  ***森月/文***

  《大護法》應該是今年夏天上映的最詭異的一部成人動畫電影了,無論從人設、角色、世界架構和故事講述來說,都獨闢蹊徑,儘管無法完全擺脫日本動漫的影響,但已經更多開始思考現更深刻的命題,特別是反思了集體帶來的束縛,支援個體個性的覺醒。

  在《大護法》的世界中,主角大護法是一個長得像日本達摩不倒翁的凶臉紅胖子,它性格迷人,既是一個千里不留行的超能力殺手,又是愛吟詩,憤世嫉俗。儘管性別不明、年齡不明、來歷不明甚至種族不明,它無疑是全片最核心的靈魂角色,也是最容易製作各種周邊的那種動畫主角。太子的角色則讓人想到《搞笑漫畫日和》系列裡的人物,屠夫庖卯卯的參考形象無疑是《熱帶雨林爆笑生活》裡的粉紅乳頭村長了。男孩小鳴的形象是相對中國化的,如果非要說令人聯想到了誰,那可能是大頭兒子。

  寬容地來說,即使幾乎每個人物都能從其他漫畫中找到相似的形象,他們在《大護法》中的組合卻還不顯得突兀,因為這些角色雖然形象各異,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卻是“花生人”,這種無眼、無口、細腳伶仃的藍血人,每個人都看上去長得差不多,他們中的多數被“老頭子”洗腦成殺人武器和生產工具,“老頭子“通過各種宣傳將自己神化為仙人,牢牢控制著花生人的思想,實際上卻是一個全靠花錢買通殺手幫凶的外強中乾的糟老頭。

  故事的上半部分以紅胖子大護法一邊吟詩一邊追蹤太子回去當皇帝為故事主線,在進入花生人的村落後,它發現了這個詭異村莊的奇事——所有花生人穿得一樣,吃得一樣,一起行動,它們像是殭屍一樣,死後被砍成肉泥,被所有人指責為“根本不是人”、“學人樣”,它們沉默不說話,委屈求生存,每個人都學別人的樣子去購買眼睛和嘴巴貼在自己光禿禿的臉上,似乎完全沒有自己的思想,默默地接受自己被操控的命運。在故事下半段才轉換敘事主角,以其中一個覺醒的花生人小姜的質疑為突破口,才有人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為什麼要被砍死“。

  到這裡,作者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在極端的集體生活,個人的思維被束縛、控制,能夠提出疑問而不欺瞞自己自己正活在虛情假意的康莊盛世,正是最可貴的,而這種質疑也必然將通過血和暴力作為突破口。世界上曾有許多極權國家經歷過這樣的時期,而花生人的醒悟和躁動正是以相當隱晦的藝術手法再現了這些歷史。

  不過,作為一部自主分級、主動提出“建議13歲以上觀眾觀看”的動畫電影,《大護法》中不乏關於血和暴力的場景,不過受難物件通常是花生人,被屠戮的花生人斷手、斷頭、斷腳、屍塊堆疊,像豬一樣躺在案板上待人肢解,可能是為了削弱視覺刺激,電影中使用飽和度極高的藍色作為血液的顏色,並以綠色和土黃色來描繪花生人屍塊的內部結構,儘量拉開與真實生活暴力的距離,反而更顯詭異。

  當最終花生人發現自己平時吃的都是自己的同類時,這部電影的主題迴歸到了類似《雲圖》中星美***裴鬥娜飾***故事的落腳點,將一個黑暗陰謀大白天下。然而故事在此匆匆結束,略有些倉促,也有可能是為後來拍攝續集做好準備。

  不過整部電影中最令人不寒而慄的不是殺戮,也不是陰謀,而是看似溫良恭儉讓的小孩小鳴,以成年人的口吻對著太子說出許多老謀深算的治國安邦道理,當以萬民為芻狗治理天下的理念從一個天真小孩的嘴裡很自然地說出來,不但令人“不習慣“,簡直細思極恐。

  嗯,講文藝的暴力動畫,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