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育兒小經驗分享

  幼兒的育兒知識能夠幫助家長和孩子們成長和學習,那麼幼兒育兒的一些經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幼兒育兒小經驗一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於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後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於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於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餵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後來我就只有誇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誇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公眾號 教育聯盟之精英學習圈 幼教人自己的微信平臺!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在家的時候什麼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麼事都指望我們怎麼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麼畫,於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現在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後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後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係,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一定會改正的。***公眾號 chen1252139371 幼教人自己的微信平臺!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

  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裡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幼兒育兒小經驗二

  小學是孩子一生學習的起始階段,很顯然這個時段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一個知識從無到有,從有到逐漸加大面的過程。很多人都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強,什麼都想問個為什麼?這個時候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去弄清問題過程的興趣。孩子的提問、疑惑,知道的可以用有趣的比喻或故事來回答,不清楚的可以暫緩回答,比如說容我思考一下,或查一下資料等,千萬不要輕易的回答不知道,別煩,因為這樣會打斷孩子的興趣,使之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孩子想知道的由於怕遭到拒絕而變得不想多問了。孩子對去弄清問題的興趣培養起來了,你會覺得做家長面對孩子的學習很輕鬆,因為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自主學習的重要一面,沒有章法毫無頭緒的學習會使你很被動。因此平時我也很注意孩子的學習習慣,逐漸引導孩子在時間上的安排,比如背誦的時間放在早飯前,做作業的時間放在早飯後或晚飯前,閱讀的時間放在睡覺前。孩子很配合使我引導很得力。現在的他作業沒有完成,偶爾他媽媽叫他先吃好晚飯後再繼續做時,他都會請求我們等他一會兒,我也覺得有一點道理,一篇作文一道題目思考到一半突然停止,肯定不利於今後的學習。小孩子都有頑皮的一面,有時也會因為要玩而出現作業拖拉現象,我會適時的微笑提醒,對於偶爾濫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的他一旦被我發現絕不縱容,他的懇求是毫無商量的。

  引導孩子遇到有些問題時讓他自己先思考是我教育兒子的另一方面,最好的結果是由他的嘴巴說出答案或親手完成。他做錯時我會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理由是什麼?怎樣想的?我絕不會罵他,相反我還會表揚他,然後再告訴他正確的思考方式。如果對孩子有些問題的提問總是直接回答,表面上看是幫助孩子學到了知識,孩子也輕鬆了,而在我看來不見得對每個孩子都是好事,時間長了有些孩子會產生依賴性,不肯動腦筋,遇到問題就問人,這樣對培養孩子愛動腦筋很不利。

  孩子的學習是多方共同努力的事,說實在的,在孩子一些學科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我也很無奈,很外行,有句成語叫事半功倍說得好,好的方法會使孩子的學習輕鬆自如,這還要求我平時要多請教孩子的老師,有優秀經驗的家長,讓我們為培養下一代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吧!

  幼兒育兒小經驗三

  我家孩子從2歲開始開展親子閱讀,基本上每天晚上我都會給他講故事。

  我們看的書多數都是繪本,大概從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才過渡到文字支撐情節的連環畫。孩子一直排斥字多畫少的書。從今年年初他過了6歲之後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似乎認識了很多字之後,他才開始願意看字。在半講半看連環畫版《三國演義》之後,最近這兩個月,他開始獨立閱讀大部分都是文字的《乙乙和丫丫》。

  我今年考的家長考卷***14年後取消了家長卷***裡有關於親子閱讀的看法。我的答案主要是兩點:一個是美,閱讀之美。一個是愛,親子關係。沒提到知識和識字。通過親子閱讀,我達到了美和愛的目標,收穫到了知識、理解力、聽讀能力這些副產品,但是,沒有收穫到識字,我家孩子的識字,不能說跟親子閱讀沒有關係,但起點,和親子閱讀是無關的,因為在他認識比較多的字之前,他只看圖,不看字。

  我排斥指讀。但即使不指讀,有些對字敏感的孩子,也能把大人的讀音與那些方塊字對應起來,從而認識到很多字。我家孩子不屬於這類。他更多的是在幼兒園跟隨班級學了一些字,也許有50個?然後在6歲左右的敏感期突然得爆發了,靠著良好的閱讀底子,字滾字認識了很多字。等我開始試著讓他讀《乙乙和丫丫》的時候,發現滿篇的字他都認識了,這絕對是個意外的收穫。

  他對字的不敏感,也許是因為小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指點他認過字,因為他晚一點認識抽象的文字,他就多一些時間去觀察這個以影象形式構成的世界。後來他上幼兒園了之後,熱切得想參與集體活動,卻在認字環節中表現一般,我被他的熱情所打動,自創過一些通過兒歌識字的辦法,但效果並不好,我這個懶媽也就繼續偷懶了。直到他六歲,等來自己的識字敏感期。

  他的拼音,在我看來不算好。雖然他在幼兒園學過,但是幼兒園老師的觀點是:現在只是讓他們有個印象,到了小學還會學的。他有些韻母還認識得不清楚,拼讀也差強人意。跟能夠用拼音寫話的小朋友相比,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讀《乙乙和丫丫》的時候,偶爾碰到他不認識的字,我會試著教他看字上的拼音學著拼讀。

  學前的語文,我覺得閱讀最重要了。理解力、感悟力、對美的欣賞力、全部來自於閱讀。任何附加的拼音啊識字啊,如果會破壞掉這些的,都應該讓步。如果成為了這些的副產品,那也是一個很好的收穫。

  雖然我沒有特別推動孩子識字,但是孩子識字多,剛上一年級,家長應該會輕鬆很多。我覺得自己運氣真好,孩子自己就這樣輕鬆解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