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禮貌禮儀的故事

  禮貌禮儀是孩子們從小就需要培養的一種素質,那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校園文明禮儀小故事一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

  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校園文明禮儀小故事二

  從前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說:“小不點兒,***,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裡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於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嚐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想一想,你有過小老鼠這樣的舉動或心理嗎?

  校園文明禮儀小故事三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校園文明禮儀小故事四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

  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校園文明禮儀小故事五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