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做惡夢的原因

  寶寶半夜做惡夢總被驚醒,哭醒,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就這個問題和你們進行分享,希望對你們有用。

  寶寶為什麼會做惡夢?

  大多數孩子都會偶爾做惡夢,但2~4歲的孩子特別容易做,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產生正常的恐懼感,想象力發展極快,講述惡夢的能力也突飛猛進。

  很多,有可能是因為聽了一個恐怖的故事***雖然也許大人並不覺得這個故事有什麼可怕***,可怕的電影或電視節目,上床睡覺前心情太興奮,或者因為白天產生了焦慮情緒或感到壓力。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很多事情都能帶來壓力和惡夢,包括如廁訓練、換大床、上幼兒園或換幼兒園老師、媽媽去上班等等。孩子在此期間情緒會受到影響,因此,做惡夢是一種正常反應。如果你的寶寶做惡夢,別擔心,那並不是因為你是個壞媽媽。

  怎樣安撫做惡夢的孩子?

  孩子如果睡覺做夢時哭出來,你就應該過去看看。利用身體接觸來安撫孩子很重要,抱抱他或撫摸他的後背,直到他安靜下來為止。如果你為了哄他,把他抱到自己的床上,那就要小心了,你可能在給他養成一個今後難以改正的習慣。

  如果孩子願意,就讓他講一講自己的惡夢,但也彆強迫孩子。說說話,安慰孩子,不過記住,像“這只不過是個夢”這樣的話,也許起不了多大作用,因為他剛剛開始瞭解現實和虛幻之間的區別。不過,這麼說也是應該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明白惡夢不是真實的。

  你還可以向孩子表明,沒有妖怪藏在床底下或壁櫥裡。但是注意,要用輕描淡寫的態度,否則孩子很可能會執拗地開啟所有的燈找妖怪。孩子睡覺的時候,要保證他最喜歡的玩具或絨毛動物在他身邊,開著夜燈,還要讓他知道你就在附近,家裡每個人都很安全。

  預防寶寶做惡夢的方法

  雖然沒有任何萬無一失的方法,但包括洗澡、輕鬆的睡前故事、歌曲和夜燈在內的平和的睡前程式會有助於預防惡夢。不妨試著給孩子讀一些討論夢境和睡眠的故事,同時,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儘量減小孩子的整體壓力。

  有時候,如果讓孩子嘗試去控制可怕的情境,他們感覺會好一些。儘管以下方法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感到撫慰,你還是不妨嘗試寶寶中心的這些睡覺小竅門:

  ·幫助孩子在大紙上畫一個“捕夢器”,掛在床的上方,攔住惡夢,只讓美夢進入。

  ·讓孩子睡覺前在肚皮或額頭上塗上一點兒潤膚霜或面霜,告訴孩子這是“美夢霜”。

  ·在一個小噴霧器裡裝滿水,再加入幾滴香草精油***不妨把它叫做“妖怪噴霧”或“惡夢驅逐劑”***,讓孩子睡覺之前,在房間裡噴一點兒,趕走嚇人的惡夢。

  如果你懷疑是焦慮或壓力讓孩子做惡夢,不妨試著在白天較為平靜的時候,和孩子談一談,問問是什麼讓他感到困擾。如果孩子持續做噩夢,非常害怕上床睡覺,或者白天也感到害怕,一定要帶他去看醫生,因為這樣的惡夢,可能意味著孩子出現了需要治療的情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