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要怎麼治療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滲出、增生、萎縮或壞死等。

  病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種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見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傳播方式主要是經過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過被汙染體或食物進入機體。

  2.遺傳因素

  有變態反應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員多有哮喘、蕁麻疹或藥物過敏史。以往稱此患者為特應性個體,其體內產生IgE抗體的能力高於正常人。但近年有人發現,孿生與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無顯著差異。

  3.鼻黏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產生源於抗原物質的經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則視鼻黏膜組織中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的數量和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現已證實,變應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細胞數量不僅高於正常人,且有較強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

  4.抗原物質

  刺激機體產生IgE抗體的抗原物質稱為變應原。該變應原物質再次進入鼻黏膜,便與相應的IgE結合而引起變態反應。引起本病的變應原按其進入人體的方式分為吸入性和食物性兩大類。

  臨床表現

  1.症狀

  ***1***鼻塞 鼻塞特點為間歇性。在白天、天熱、勞動或運動時鼻塞減輕,而夜間,靜坐或寒冷時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點為交替性。如側臥時,居下側之鼻腔阻塞,上側鼻腔通氣良好。由於鼻塞,間或有嗅覺減退、頭痛、頭昏、說話呈閉塞性鼻音等症狀。

  ***2***多涕 常為黏液性或黏膿性,偶成膿性。膿性多於季發性感染後出現。

  ***3***嗅覺下降 多為兩種原因所致,一為鼻黏膜腫脹、鼻塞,氣流不能進入嗅覺區域;二為嗅區黏膜受慢性炎症長期刺激,嗅覺功能減退或消失。

  ***4***頭痛、頭昏 慢性鼻竇炎多表現為頭沉重感。

  ***5***全身表現 多數人有頭痛、食慾不振、易疲倦、記憶力減退及失眠等。

  2.鼻炎的種類

  鼻炎症狀有很多種,依據鼻炎的種類不同,鼻炎症狀也有所不同:

  ***1***慢性鼻炎 長期間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導致頭暈腦脹,嚴重影響睡眠、工作和學習。黏膿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現咳嗽、多痰。

  ***2***急性鼻炎 ①初期 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適、畏寒、發熱、食慾不振、頭痛等。鼻腔及鼻咽部乾燥、灼熱感,鼻內發癢,頻發噴嚏。②急性期 2~5天。原有症狀加重。成人體溫38度左右,小兒高達39度以上,常因高熱出現嘔吐、腹瀉、昏迷甚至抽搐。

  ***3***藥物性鼻炎 長期使用各種傷害鼻黏膜的鼻炎藥物或鐳射、手術,導致鼻腔持續性鼻塞,時常流鼻血。

  ***4***萎縮性鼻炎 呼吸惡臭、鼻腔分泌物呈塊狀、管筒狀膿痂,不易擤出,用力摳出幹痂時,有少量鼻出血。常誤以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天氣轉涼後,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後連續打噴嚏、流鼻水,溫差大時鼻塞,誤以為是感冒而隨便吃點感冒藥,導致病情日益加重。

    治療

  1.病因治療找出全身和區域性病因,及時治療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竇炎、臨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鍛鍊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

  2.區域性治療

  ***1***鼻內用糖皮質激素 慢性鼻炎首選用藥,具有良好抗炎作用,並最終產生減充血效果。根據需要可較長時間應用,療效和安全性好。

  ***2***鼻腔清洗 鼻內分泌物較多或較黏稠者,可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內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氣。

  ***3***鼻內用減充血劑 可選用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連續應用不宜超過7天。若需繼續使用,則需間斷3~5天。長期應用0.5%~1%麻黃鹼滴鼻液可損害鼻黏膜纖毛結構,應儘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應少量間斷使用。禁用滴鼻淨,因已證實其可引起藥物性鼻炎。

  ***4***其他治療 包括封閉療法、針刺療法等,已很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