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消化不良有些什麼症狀

  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由於寶寶的消化系統並不完善,所以常常會導致一些消化疾病,比如消化不良。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寶寶消化不良的症狀吧。

  症狀

  1、腹瀉:消化不良分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

  單純性消化不良的表現是一天腹瀉10次以下,大便黃色或帶綠色,水分不多,腹部脹氣,偶有嘔吐,有時發熱,但不太高,病兒食慾不振但精神尚好。

  2、大便惡臭:伴隨少許不消化食物殘渣時,雖未稀洩,已有傷食洩之先兆,此時應馬上減少飲食量,予以調整,可避免洩瀉的發生。

  3、拒食:當小兒偶然有一頓食慾減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強調進食,而讓其減食一頓。

  4、夜臥不寧:煩啼、手心熱、踢被揭衣,剛入睡時頭汗多,為飲食過多積滯腸胃而產生內熱,正如俗話說“若要小兒安,常常幾分飢和寒”,“胃不和則夜不安”。當小兒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新增輔食後,要注意晚餐不能過飽。1歲左右的小兒更不要臨睡前飽飲飽餐。

  5、面頰潮紅:小兒停食可以必須為午後、晚上面頰潮紅。傷食重小兒之面頰燎紅,表現為面部面板粗糙,環境稍熱面部燎紅更甚。此時可節食,少進主食,而代之以蔬菜水果,以助消化。

  護理辦法

  1、餵養要定時、定量。讓孩子從小養成飲食的好習慣,使其內臟更好適應。對較大的幼兒應鼓勵其養成自動取食習慣。

  2、克服偏食,注意營養全面性。葷素配合要適當,克服以零食為主的壞習慣。避免濃茶、咖啡、酒類及香料、辣椒、芥末等強烈刺激性食物。

  3、注意保持好小兒的食慾。因為只有在有食慾的情況下,進食才最為有益。要保持小兒好的食慾,必須注意進食環境不能過於嘈雜,更不能邊看電視邊進食;注意不要強迫進食或對小兒飲食限制過嚴;不要飯前吃糖果;避免進食時小兒過於疲憊或精神緊張;食物的色、香、味要有一定吸引力。

  4、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腸道受寒冷刺激,同時儘量減少呼吸道感染。

  5、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適宜吃的食物

  1、蘋果

  蘋果既能止瀉,又能通便。其中含有的鞣酸、有機鹼等物質具有收斂作用,所含果膠可吸收毒素。對單純性的輕度腹瀉,單吃蘋果可止瀉。蘋果中含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加速排便,故又有通便作用。

  蒸蘋果泥的做法:準備一個蘋果,切對半,去核。入蒸籠蒸10分鐘左右後出鍋,用勺子將內部果肉搗爛即可食用。

  2、西紅柿

  西紅柿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甲酸,可保護維生素C,使之在加工烹飪過程不被破壞,增加維生素的利用率。西紅柿中還含有一種特殊成分——番茄素,有助於消化、利尿,能協助胃液消化脂肪,番茄素還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可治療口角炎。

  西紅柿雞蛋湯的做法:準備2個西紅柿,2個雞蛋,少量油和鹽。將1個西紅柿用刀切成小丁,另一個打成西紅柿汁。鍋中熱油放西紅柿丁煸炒,炒至西紅柿出紅湯後,倒入開水繼續用大火煮至湯色變紅。將處理好的西紅柿汁倒入煮開後的番茄湯。再次煮開後將打好的蛋液螺旋倒入,半分鐘後加鹽調味即可。

  3、大麥及大麥芽

  大麥和大麥芽含有維生素A、B、E和澱粉酶、麥芽糖、葡萄糖、轉化糖酶、尿囊素、蛋白質分解酶、脂肪和礦物質等,能夠有效治療消化不良症狀。

  陳皮大麥飲的做法:準備大麥仁15g,陳皮30g,油和鹽各適量。乾淨砂鍋一隻,放入適量清水,加入陳皮,煮沸5分鐘。加入大麥仁,小火煮五分鐘左右,關火,蓋上蓋子燜一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