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鋅有哪些常見的症狀

  寶寶缺鋅,就會使含鋅酶活力下降,造成生長髮育遲緩、食慾不振,甚至拒食等症狀。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寶寶缺鋅常見的症狀,希望對你有幫助。

  寶寶缺鋅常見的症狀

  1、食慾減退:挑食、厭食、拒食,普遍食量減少,孩子沒有飢餓感,不主動進食;

  2、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頭髮、紙屑、生米、牆灰、泥土、沙石等;

  3、生長髮育緩慢,身高比同齡組的低3—6釐米,體重輕2—3公斤;

  4、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發燒,反覆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虛汗、睡覺盜汗等;

  5、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則的紅白相間圖形***;

  6、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7、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散光等;

  8、面板損害:出現外傷時,傷口不容易癒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溼疹;

  9、青春期性發育遲緩,如:男性生殖器睪丸與陰莖過小,睪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發育及月經來潮晚;男女陰毛皆出現晚等;

  10、口腔潰瘍反覆發作。

  寶寶缺鋅怎麼補

  鋅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因此,只要正常飲食,一般不會出現缺鋅問題。補鋅主要是通過飲食補充,食物中含鋅量多的食物有牡蠣、魚子、動物肝、腎、花生、蛋黃及堅果類,只要平時多吃一點上述食物,人體就不會發生缺鋅現象,即使已經缺鋅,也會很快補上。只有長期嚴重偏食、素食,膳食搭配不當,營養素不全,經久洩瀉、嘔吐、不運動或運動量不足者均應納入“缺鋅”群體。對於缺鋅嚴重的孩子來講,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補鋅的藥物。

  一般說來,動物性食物含鋅比植物性食物多,尤以貝殼類海產品含鋅量最為豐富,如每10克的海蠣肉含鋅47毫克,每10克蟶子含鋅13毫克,每100克扇貝、海螺、海蚌含鋅量都在10毫克左右;動物肝類含鋅也較高,如每100克豬肝、鴨肝含鋅約為6毫克;每100克瘦肉含鋅3毫克左右;雞、鴨、鵝等禽類肉,每100克含鋅量約為1.5毫克。

  植物性食物中食用菌類含鋅不少,如每10克口蘑菇含鋅高達9毫克,東北的黃蘑菇、松蘑,張家口的紅蘑以及福建的雙孢蘑菇每100克也含鋅4——8毫克。一般蔬菜與瓜茄類含鋅都較低,每10克含量多在1毫克以下。豆類及豆製品含鋅量略高。每100克穀類含鋅量也多在1毫克左右,但大麥、黃米和西藏的糌粑含鋅較高,分別達4毫克、3毫克和9毫克。不過,穀類和蔬菜中都含有大量的植酸、草酸和纖維素,常干擾鋅的吸收。

  根據中國營養學家所推薦的鋅供給量標準,初生兒至6個月的嬰兒每人每日需3毫克,7——12個月需5毫克,1——10歲兒童為10毫克。嬰兒補鋅靠母乳。至少母乳餵養嬰兒3個月,然後再逐漸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餵養。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可達62%。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

  溫馨提醒:鋅不可以補太多。補鋅過多會使得寶寶體內維生素C和鐵的含量減少,並且抑制鐵的吸收和利用,從而引起缺鐵性貧血。鋅元素過多還會抑制吞噬細胞的活性,使免疫力下降,反而容易感染疾病。

  小孩子缺鋅的危害

  1、免疫力低下

  鋅是強效免疫調節劑,它是人體免疫功能的重要組成。小孩缺鋅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殺菌抗毒能力變弱,經常生病,感冒發燒不斷,而且病情容易反覆發作,難以痊癒,生病週期比別人長,病症往往也比較重。多數患有口腔潰瘍、青春痘的小孩,在服用鋅劑快速補鋅後,可取到非常不錯的輔助治療效果。

  2、偏食厭食、異食癖

  鋅是唾液味覺素和含鋅消化酶的重要成分。小孩缺鋅會降低味覺功能和消化能力,造成胃口不好,食慾不振。夏天多汗鋅流失過多,是小孩缺鋅的高發季節,不愛吃飯的毛病在這個時候最常見。嬰幼兒缺鋅還可引起異食癖,喜歡吃牆皮、泥土、草根、煤渣、指甲、紙張等不該吃的東西。

  3、生長遲緩、發育不全

  鋅元素參與人體的多種新陳代謝,小孩缺鋅會導致生長遲緩,發育落後。鋅是合成荷爾蒙的重要營養素,發育期的小孩一旦缺鋅,可造成性器官發育不全。鋅是智力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缺鋅的小孩記性差、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認知能力不好,嚴重缺鋅可引起智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