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調社保費率待遇怎麼樣拿到手工資變化大嗎

  談到五險一金可是很多上班族心裡的痛!小編之前曾算過:月薪一萬,實際到手7454元,老闆實際只付出14410元!企業壓力大,員工覺得到手的錢少,降低五險一金費率的呼聲不斷出現。那麼,下調社保費率待遇怎麼樣?下調社保費率拿到手工資變化大嗎?下面隨小編一一解答吧。

  今年在答記者問時被問到“資月入8000塊錢,實際到手不到5000塊錢,3000塊錢都繳納“五險一金”了”,表示,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階段性地、適當地下調“五險一金”的繳存比例是可以做的。總的是讓企業多減輕一點負擔,讓職工多拿一點現金。

  發完話不久,各地方政府開始著手調整,上海牽頭,廣東、天津、雲南、甘肅、杭州、廈門、北京等超過12個省市加入到降低五險一金費率的大軍。

  北京、天津工傷保險基準費率由原來的0.5%至2%調整為0.2%至1.9%;

  天津還提出將企業繳納失業保險費率由2%降至1%,繳納生育保險費率由0.8%降至0.5%;

  上海宣佈失業保險費率單位繳費部分從1.5%下調到1%。

  五險一金下調對企業來說,可以降低負擔,顯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那麼從員工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嗎?五險一金下調對員工有什麼影響?

  五險一金都是啥?怎麼繳納?

  要想弄清楚五險一金下調對我們的影響,我們首先要知道五險一金是如何繳納的,實際上,各個地區繳納情況不一,我們以北京地區為例進行說明: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小明在北京工作,月入1萬的話,那麼他的五險一金是這樣的:單位繳納10000x44.3=4430元;個人繳納10000x22.2%+3=2223元。這樣一來,月薪一萬,單位實際支出14430元,扣除個稅後,個人實際收入7454.3元。

  月入一萬的人,光五險一金就要花掉五分之一多的工資了。這樣一看,五險一金確實是“吃”掉我們工資的罪魁禍首。而老闆就更心塞了,企業繳納的比例比個人還多了一倍,真心傷不起。

  五險一金下調,到手的薪水多了嗎?

  五險一金費率下調,大家最關心的是到手的現金是不是變多。實際上,從各個地區的下調政策來看,下調的多為單位繳費部分的費率,個人繳納下調的部分地區其實非常有限。

  到手的工資會不會變多取決於下調的是個人繳納費率還是企業繳納費率,如果只是單位繳納部分的費率下調了,而個人繳納費率沒有下調,那麼到手的工資是不變的。比如上海,雖然養老、醫療、工傷保險的費率都下調了,但降低的只是單位繳費部分的費率,那麼員工到手的工資還是不變的。

  不過,也有一些地方下調了個人繳費比例,廣東、雲南等地區不僅降低了單位繳費費率,同時也兼顧了降低個人繳費費率。這意味著,這兩個地區的企業職工拿到手的工資可能會變多一些。以雲南為例,月薪5000元的企業職工,此前按1%繳納失業保險費,每月需繳納50元,個人費率下調至0.6%後,每月只需繳納30元,那麼每年就能多拿到工資240元。在廣東的話,以5000元為例,事業保險保險從0.5%下降到0.2%,下調幅度為0.3%,每個月少交15元。

  這樣看來,下調社保費率對職工到手工資的影響並不大。

  下調五險一金,工資多了就划算了嗎?

  對於工薪族,尤其是工資不高的工薪族來說,每個月交完五險一金,感覺到手的工資就沒剩多少了。於是大家都覺得下調五險一金費率,到手的錢多一點,似乎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未必。

  比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可以酌情下調繳納比例,前提是不影響員工現有的待遇。但是公積金下調對員工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雖說到手的錢多了,但實際卻是一種損失。

  為什麼呢?因為公積金可不是你一個人交的,是單位和你一起交的,而且是同比例繳納,你每個月繳納多少,公司就給你繳納多少。

  舉個例子:月薪5000元,按12%繳存,那麼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600元,一共繳存1200元,如果降低到10%,那麼單位每個月就只繳500元,這就是相當於每個月收入少了500元。最重要的是,這筆錢是直接打到你的公積金賬戶的,除了買房之外,租房、裝修等都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

  可以說,對於公積金,我們不但不希望下調,而是單位交得越多越好!

  再來說說養老保險,退休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而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金額與四個因素有關:

  1、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2、個人工作歷年來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

  3、繳費年限

  4、退休時個人賬戶餘額

  也就是說,如果個人繳費費率下調,會直接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這部分收入。如果企業繳費費率下調,看似沒啥影響,但是不要忘了,基礎養老金的部分是從哪兒來的——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基金,而這裡面的錢又是從哪兒來的——企業繳存的。也就是說,如果降低企業繳納的部分,意味著進入統籌賬戶的錢減少。而統籌賬戶的錢少了,是可能影響將來養老金領取水平的。

  所以,對於五險一金,我們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不能單純的以“到手工資”多少來評判利益得失。

  企業社保負擔減了,員工待遇會降嗎?

  說了這麼多,最後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雖然各地都在積極降低社保費率,但並不涉及公積金,另外,五險中以社保和醫療最高,佔了36%,以後估計要降也是降這部分才有效果。

  而且,關於養老金的發放問題,兩會上也表示,老有所養不會、也絕不能是一句空話,從長遠來看,中國政府對中國公民保證養老金髮放是沒有問題的。

  而對於企業社保費率降低,員工社保待遇是否受到影響這一問題,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降費率不能“摁下葫蘆起了瓢”。降低社保費率,意在為企業降成本,但不能降參保職工的待遇。未來職工的各項社保待遇還應隨著經濟發展、隨著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逐步提高。這就要求加強研究、總體規劃。不能短時間內急著下調了費率,結果養老基金“寅吃卯糧”,最後面臨較大的風險。

  目前,一些地方採用“緩繳”的方式,這是在一段時間內助企業過難關,不會影響養老總體待遇。而個別地方對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允許其參照靈活就業人員的辦法繳納養老保險,這就可能造成參保人員未來待遇的下降。

  總之,對於降低社保費率政策,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既能減輕企業負擔,也能照顧職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