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為什麼越來越難融入到美國的留學生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也聽到過有些回國後的留學生吐槽:“唉,在美國待了兩年,還是融入不了美國的生活!”聽著這位中國學生的吐槽,不禁對這個問題也格外上心,為什麼那麼長時間,中國留學生始終融入不了美國的生活呢?問題出在哪裡?

作者|小溪

  據瞭解,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在美國越來越多,也就意味著,一個學校裡中國人仍舊很多,大多數人仍然習慣說漢語。試問,語言環境沒有改變多少,那麼說漢語的習慣也當然改不過來。而且還會出現的情況是同在學校的中國人會習慣用方言來交流,在他們的觀念中就是比較有親切感。本來英文基礎不紮實,加上大部分時間仍然用漢語交流,就更加學不會當地語言,更別談和美國學生更好地交流了!

  中國學生由於中國“填鴨式”教育的影響,不喜歡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保持著沉默是金的態度。也不喜歡參與到課堂的問題討論當中。美國學生不一樣,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一向追求自主、主動地尋求發展。所以中國學生的課堂啞巴行為,就成了美國老師和同學對他印象的一個評斷,認為他不積極不主動,自然也就不喜歡這樣的個性。所以,經常不開口說英文,導致了中國學生對英文不能靈活應用。也間接性導致了和美國學生的溝通障礙。

  如果連語言都是一種障礙,談何相處?談何融入?這就需要中國留學生好好認真思考了!你去美國留學的目的是什麼?只是去讀個書,還是為了培養鍛鍊自己的能力。中國學生如果想要更快融入到美國的留學生活,只有改變自己的態度,跨越語言溝通的障礙,從開口說開始,才能迅速和美國學生、老師更加愉快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