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家長的黑板報花邊

  家長會是學校和家庭溝通的一次良機,父母都會藉此機會瞭解孩子不為他們所知的一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相關資料1

  相關資料拓展: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

  看到教室裡再一次坐滿了家長,我非常感動!感謝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援,也是對孩子們學習上的關心。謝謝!

  在此也謝謝家長們平日裡對我們教師教學工作上的支援與理解。我們班的家長們每次來接孩子,都急切地詢問著孩子的近況,我的孩子學習怎樣?我的孩子表現怎樣?真的很開心家長們能詢問到孩子的各方面,可見家長們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是重視的。那麼,所謂的“全面發展”都有哪些呢?想必很多家長都知道,就是孩子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獲得完整發展。很明顯地,“德”首當其衝。在我們班裡,孩子的“德”是有所得的,比如:一次,班裡的尹湘同學請假回家幾天,一回到班級裡,大家就像久未見面一樣,和尹湘同學親切地擁抱,還互相問好。這是個很好的現象,看得我自己都覺得孩子們親得像一家人。可也是有所失的:一次,班裡的政鑫同學身體不舒服,嘔吐了,把地板上搞髒了,教室裡有一股酸味,此時,孩子們個個趕緊捂住鼻子,離得遠遠的,只當老師一聲:誰有紙張,才有孩子捂著鼻子傳了過來。親愛的家長們,當您目睹這一目,讓我們換位想想,如果是您家的的孩子吐了,您會怎麼想?從這件事,可見我們的孩子在德育方面還不健全。當然,這裡有各方面的責任。還記得上次聽“感恩勵志”講座時,專家的聲音嗎?學生的各方面成長是家長與教師共同的影響。那就讓老師們在學校裡好好教育教育我們的孩子,在家裡,請我們的家長朋友們也多多給予孩子好的影響吧!在這裡,給大家再額外得講講“給板凳揉痛”的故事。當您家小孩還小的時候,不小心和板凳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孩子摔倒了,傷心地流著眼淚,我想部分家長會趕緊扶起孩子,安慰孩子,再在孩子的面前打了板凳,口裡邊說:都是板凳不乖,媽媽打它。如果是這樣,家長,您錯了。您給孩子灌輸的是我永遠是受傷者的烙印。您該安慰孩子,也讓孩子去安慰安慰板凳,把板凳也同等看待。講這個故事,是想介紹家長們去看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您可能看過,跟您說,我在前不久才看完它。因為我也是一位家長,我也是從零教育開始的。

  說到家長這一身份,相信沒有哪位家長朋友不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的。當然,學習學習,最終的要求就是成績。當我們的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的臉上綻開了花;當孩子成績稍一落後,便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感同身受啊!當我改著考卷,望著孩子們的作業,心頭萬緒啊!但冷靜下來,我還是會為孩子們分析分析的。在這裡也請我們的家長,一拿到考卷,第一眼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請您幫孩子分析分析錯題。是疏忽?是不會做?還是......?其實,我們孩子成績不好無非就是幾種原因:學習習慣不好、基礎不好、毅力不夠。只要我們能夠對症下藥,一定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在分析後,請您也當回家庭教師,幫孩子也補補知識漏洞。這樣,校內的學習加上校外的輔導,相信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令人滿意的!

  好的學習成績,也要有好的體質。現在的孩子,在家裡的一切常常是家長包辦,我們都愛孩子,可愛得過了頭。孩子們很多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致使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少了。孩子們做完作業,沒事做,就待家裡看電視,玩遊戲。請家長們多些時間讓孩子鍛鍊鍛鍊。讓孩子做點家務,自己理理自己的東西,雖然是小事,可不僅讓孩子有了獨立性,也無形中運動了。經過一學期的鍛鍊,孩子們在生活自理上有了一定的進步,孩子能自己整理內務,能自己穿好衣服,知道了珍惜糧食。可喜的是有的孩子的獨立性特強,完全可以自我解決生活問題,在這裡感謝家長的培養,為我們輸送了這樣優秀的學生。當然,如果,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也歡迎各位與我們聯絡,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共同成長!

  相關資料2

  相關資料拓展:演講稿

  各位老師,家長好:

  我很榮幸能作為家長代表在這裡和大家交流教育孩子的一些體驗。

  被老師選為優秀學生家長代表在此講話,我感到十分的汗顏。因為我從來沒有真正的考慮過如何教育孩子,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我願意孩子自由的成長。我的孩子是處於散養狀態的,可是我的兒子不同意這個說法,他說,他是半圈養狀態的。我覺得,孩子的成長是他自己的事,我們沒有權利給他一個條條框框。我們做家長的,是一個旁觀者,是一個引導者。我們沒有必要扶著他走,或者給他鋪上一條平坦的大道。我們要看著他自己走,在他茫然無助的時候,給他一點建議,在他遇到坎坷的時候,給他一點指導。

  我要說的第二點是:學習成績和做人相比,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後者。一個品德好的孩子,他有著寬廣的胸懷,有著驚人的毅力,有著鐵一樣的意志,有著關愛他人品質,那麼他的學習肯定也錯不了,他以後的人生也不會太暗淡。

  在這裡,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兒子身上的小故事。一件事是張曉晨同學被欺負的那件事,就可以看出我的孩子的品德,他很有同情心。上學期的一天,他黯然的回家來,對我說:“媽媽,我班的張曉晨總是被欺負,同學們都不敢理她。有一些孩子經常把她的課桌踢倒,還在樓道里打她。張曉晨也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只是偷偷的哭,每天都要哭好幾次。”聽了這句話,我的心裡一陣陣發酸,都是孩子啊,為什麼她要遇到如此的境遇,這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什麼樣的陰影。我不動聲色,孩子的聲音有些哽咽,接著說:'他只敢向我借書,我就偷偷的把書從桌子底下遞給她,如果被發現了,那幾個學生還要搶過去扔掉。”我說,孩子,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比較老實誠懇,他能做到這一點,已經不錯了。我不會鼓勵他和班裡的那些人作正面衝突,我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所以,在這裡我想說,各位家長,管好自己的孩子吧,不要寵壞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都是寶貝,無論他的家庭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他的父母是高官還是平民,他們都應該是平等的。有些陰影和傷害不是金錢能抹得平的。所以,我希望家長們能夠由己及人,換位思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樣,就是為你的孩子輝煌人生在做投資,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壓力,一舉數得。

  我要說的第二件事就是一個吃棗的故事。那天我下班回家,看到我的兒子正在吃棗。有些他吃掉了,有些他嚐了嚐就放在了一邊。我心裡說,你看這孩子,不甜的就不吃,多浪費。等吃完了飯,我正在看電視,我的孩子用紙杯給我端來了那些棗,每個棗的上邊都咬了一小口。我說,你不喜歡吃的就給我吃,我不吃。孩子委屈地說:“媽媽,這些都是最甜的。我嘗過了,甜的都留給你。”我的眼睛溼潤了。

  試想,一個知道愛人,愛父母的孩子,他的學習能壞到哪裡去。即使學習不太好,那麼這也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最起碼他是一個純粹的人,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所以 ,我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多和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動態,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因為你就是孩子的引路人。你的一舉一動都時刻影響著孩子。養不教,父之過。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在學習上,多翻翻孩子的書包,看看孩子的作業,讀讀老師的批語。孩子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想辦法幫他解決。你給孩子掙一座金山,不如教給孩子一些求生的本領,你不會陪伴你的孩子一輩子,很長的人生之路要靠他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