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中學生黑板報邊框圖片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通常這一天大街小巷熱鬧非凡。下面就隨小編看看關於中秋節中學生黑板報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欣賞

  
         1

  2

  3

  4

  5

  關於中秋節中學生黑板報邊框內容

  八月十五,是我國古老傳統的節日——中秋節。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雅士為中秋佳節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優美詩篇,在這“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發感嘆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別樣情懷。

  然而在這,我並不是抒發離別愁緒,也不是感慨悲歡離合,而是要“嘆月餅”。

  吃月餅一直以來都是中秋節裡必不可少的一項。想一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月餅,甜滋滋的水果,望著天幕上皎潔的明月有說有笑,那是多麼的幸福!然而現在的月餅卻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節,人們吃的是“意蘊”,而現在的月餅,吃的卻是“面子”。

  走進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餅令人大吃一驚:豪華的外包裝令人目眩,金光閃閃,鍍上了一層“氣派”,鍍上了一層“面子;再看價格,呵,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有些更豪華的,價值過萬呢!待拆開一看,一樣的質量,一樣的味道,相差的卻只是那一層層數不清的“紙盒子”。

  這等“面子”老百姓可撐不起,倒是給“走後門”和“開後門”的人撐起了一條“捷徑”。比如我家對樓的某局局長,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節這陣子,前來送禮的人絡繹不絕,各個都是小心翼翼的彎著腰進去,眉開眼笑地挺著胸出來,而且手中的月餅盒子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豪華。也不知這樣的月餅還有什麼滋味,這樣的中秋節還有什麼意思?

  當然,月餅越做越上檔次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應證。但中秋節裡吃月餅嘗的是一家人團圓的喜慶,若把它當成是一種“辦事”的“工具”,那這個中秋節還有什麼“意蘊”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