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成語故事讀後感

  成語故事讀完後,小學生都有哪些閱讀心得?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今天,我在語文課上學習了《成語故事》一課。書中那絕妙的故事有時會把我惹得捧腹大笑,有時又使我熱淚盈眶。其中讓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

  《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講的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國王齊宣王特別喜歡聽吹竽,但是他又特別的愛講排場。齊宣王每次聽吹竽時,都喜歡叫300名吹竽手一起吹。那才吹奏的氣勢壯觀,演奏的聲音十分優美動聽。這300名吹竽手都經常有豐厚的俸祿,有一個南郭先生本來自己不會吹竽,而他又想得到很高的俸祿,於是他就混到這些吹竽行家中。

  南郭先生就這樣混日子。後來,齊宣王死了,齊泯王繼位了。他也喜歡聽吹竽,但他不喜歡合奏,只喜歡獨奏。南郭先生知道後,他怕露出馬腳,又沒有什麼良方妙策,只好趁別人不注意時偷偷溜走了。

  《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讀起來引人入勝,讀完了更使人有感而發:一個領導或一個幹部,對下面的情況不仔細檢查,不分好壞,經常會給那一些不學無術的大騙子和一些投機取巧的人留下可乘之機。只要通過了實際工作,認認真真地進行了考察,就不會給那些不學無術的騙子和一些投機取巧的人留下一點兒可乘之機。這個成語故事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學習任何知識或技能,都要踏踏實實地學,學到一身真正的本領。如果在學習任何知識或技能時,你做了一點兒弄虛作假的事,就不會得到真本領,將會一無所獲,一事無成。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可曾聽說過有一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學得一身真本領,敢叫先生拜頑童。”是的,今天的我們正在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這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將會等待著我們踏踏實實的學好。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真正的本領,是自己用汗水和勞動換來的。而不是這個成語中的一位叫南郭先生的“濫竽充數“。

  親愛的同學們,加油吧!努力吧!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汗水來換一身真正的本領。可不要學習這個成語故事中的南郭先生!

  篇二

  今天,我在語文課上學習了《成語故事》一課,它的內容豐富多彩,我看的十分入迷。書裡面的故事有“自相矛盾”、“濫竽充數”、“畫龍點睛”有趣的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畫龍點睛”。

  《畫龍點睛》講的是一位名叫張僧繇的畫家的故事。有一天,他在金陵一所寺廟的牆上畫了四條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龍,卻都沒有畫眼睛,大家好奇地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一臉認真地回答,龍的眼睛不能隨便畫,這是最緊要的一筆,一旦畫出來,龍就會飛走了。

  遊客不信,都以為張僧繇在哄人。大家一再要求,張僧繇只好提起筆來,輕輕一點。霎時間,只見烏雲密佈,電閃雷鳴,被點上眼睛的龍騰空飛去。

  遊客驚歎不已,無不佩服張僧繇神奇的點睛之筆。現在畫龍點睛被人們比喻說話或文藝創作在關鍵之處以一、兩句話點明要旨,使內容更加精闢而生動。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讀完《畫龍點睛》的故事,讓我深受啟發。學到了許多深刻的道理,《成語故事》真是一篇好課文啊!

  篇三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書中有很多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小故事,其中《自相矛盾》這個故事 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課,講的是一個楚國人,在推銷矛和盾的時候,一時說他賣的盾堅固無比戳不破,一時又說賣的矛非常鋒利戳無不破。由於說話絕對化,前後矛盾,被人一問:用你的矛攻你的盾會怎麼樣?結果不能自圓其說,陷入尷尬境地。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想事情或講話不注意,也常常會自相矛盾,比如有時說媽媽對自己很好,放假時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有時又說媽媽很壞,開學以後什麼事都管得很嚴格,中午不睡覺要管、放學回家晚一些要管,作業沒完成要管,越想越憤憤不平。

  又如回老家鄉下我很喜歡那裡的青山綠水和小朋友,但又很害怕那裡的凶惡的山蚊和可怕的狗;從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到:如冷靜下來想到底對媽媽是愛還是恨?能把媽媽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看成是一種愛,就不會說媽媽壞;只要對鄉下有深厚感情的話,山蚊和狗就並不可怕了,農村人世代相傳都能生活下去,回去住幾天有什麼可怕?

  矛盾存在生活中、學習中,隨處可見,到處都有,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去對待,無論做事說話,都要注意留有餘地,不能自相矛盾,不要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這樣才不會被人笑話,才不會尷尬和出洋相。只有這樣才能看清問題,清醒頭腦,方向正確,步伐堅定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