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學裡面幾種名詞的解釋


  1..“最小可存活種群”是種群生存力分析方法得出的主要結論,它表示種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時間的最小種群大小.如果一個種群達到這個“臨界值”,它就有走向滅亡的危險.

  2.一般來說,異質種群***集合種群***的概念所描述的是在斑塊生境中,空間上具有一定的距離,但彼此間通過擴散個體相互聯絡在一起的許多小種群或者區域性種群的集合,一般也稱為一個種群的種群,它是種群的概念在一個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3.遷地保護:是指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把因生存條件不復存在,物種數量極少或難以找到配偶扥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嚴重威脅的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殖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 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

  4.指示種:有指示作用的種類.就是對環境變化敏感,比如某種海生動物對石油類敏感,一旦有石油類汙染物就會發生大面積的死亡,可以認為是石油類的指示種.

  5.傘護種: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目標物種,這個目標物種的生存環境需求能涵蓋其他物種的生境需求,從而對該物種的保護,同時也為其他物種提供了保護傘.比如說鯨魚的生存環境涵蓋了許許多多的魚類以及水生動物的生存環境,保護鯨魚的生存環境也就為其他魚類和水生動物提供了保護傘.

  6.旗艦種:指能夠吸引公眾關注的物種.旗艦種的選擇並不完全基於生態學意義上的重要性,而是注重它的公眾號召力與吸引力.例如大熊貓能引起公共關注,宣傳保護大熊貓就是提倡保護大熊貓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