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規思維的事例

  當用習慣的方式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不妨換個方式思考——從結果出發,打破常規思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夫妻】

  夫婦逛商場,女的看中一套高檔餐具,堅持要買,丈夫嫌貴,不肯掏錢。導購一看,悄悄對丈夫說了句話,他一聽馬上掏錢。是什麼讓他立馬轉變?導購員對丈夫說:

  “這麼貴的餐具,你太太是不會捨得讓你洗碗的。”

  啟示: 人的觀念沒有什麼不可改變,關鍵是角度,要善於揣摩客戶心理。

  【管理的弊端】

  女孩買了條褲子,一試太長,請奶奶幫忙剪短,奶奶說忙;找媽媽,也沒空;找姐姐,更沒空。女孩失望地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務想起小孫女的褲子,就把褲子剪短了一點;姐姐回來又把褲子剪短了;媽媽回來也把褲子剪短了,最後褲子沒法穿了。

  ——管理的弊端就在於:要麼都不管,要麼都來管!

  【杯子】

  當一隻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牛奶”;當改裝菜油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菜油”。只有當杯子空置時,人們才看到杯子,說“這是一隻杯子”。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成見、財富、權勢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熱衷擁有很多,卻往往難以真正的擁有自己。

  【碗破的啟示】

  一個賣瓷碗的老人挑著扁擔在路上走著,突然一個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走。路人看到覺得很奇怪,便問:“為什麼你的碗摔碎了你卻不看一下呢?”老人答到:“我再怎麼回頭看,碗還是碎的。”

  【瑣事】

  一隻鼬鼠要與一隻獅子決戰,獅子果斷地拒絕了。鼬鼠說:“你害怕了嗎?”獅子說:“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打攪,因為成功的祕訣就是抓住目標不放,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瑣事上。

  打破常規思維的小故事

  一、瞎子打燈籠

  一個盲人到親戚家做客,天黑後,他的親戚好心為他點了個燈籠,說:“天晚了,路黑,你打個燈籠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說:“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還給我打個燈籠照路,不是嘲笑我嗎?”他的親戚說:“你犯了侷限思考的錯誤了。你在路上走,許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著燈籠,別人可以看到你,就不會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對呀!

  故事的第一節告誡我們,侷限思考是從自己的角度思考,整體思考是你把自己放到整個環境中去考慮。系統地思考問題,就會發現,你的行為會對別人產生互動。

  二、哥倫布的雞蛋

  哥倫布發現美洲後,許多人認為哥倫布只不過是湊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運氣,都可以做到。於是,在一個盛大的宴會上,一位貴族向他發難道:“哥倫布先生,我們誰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兒,你不過是湊巧先上去了唄!如果是我們去也會發現的。”面對責難,哥倫布不慌不亂,他靈機一動,拿起了桌上一個雞蛋,對大家說:“諸位先生女士們,你們誰能夠把雞蛋立在桌子上?請問你們誰能做到呢?”大家躍躍欲試,卻一個個敗下陣來。哥倫布微微一笑,拿起雞蛋,在桌上輕輕一磕,就把雞蛋立在那兒。哥倫布隨後說:“是的,就這麼簡單。發現美洲確實不難,就像立起這個雞蛋一樣容易。但是,諸位,在我沒有立起它之前,你們誰又做到了呢?”

  創新從本質上是一種對新思想、新角度、新變化採取的歡迎態度,它也表現為看問題的新角度。很多時候,人們會說,這也算是創新嗎?原來我也知道啊!創新就這麼簡單,關鍵在於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三、青蛙現象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青蛙放到一鍋熱水中,那青蛙遇到劇烈的變化,就會立即跳出來,反應很快。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給水加溫,你會發現青蛙剛開始會很舒適地在水裡游來游去。鍋裡的水溫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覺,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樂。一旦溫度上升70~80度時,它覺得有威脅,想跳出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它的腿不聽使喚,再也跳不起來,最後只得被煮死。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第一,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我們的成功與失敗。大環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多學習,多警醒,並歡迎改變,才不至於太遲。第二,太舒適的環境就是最危險的時刻。很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最危險的生活方式。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第三,要能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而學習是能發現改變的最佳途徑。

  四、砌牆工人的命運

  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幹什麼?”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牆。”第二個人抬頭笑了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邊幹邊哼著歌曲,他的笑容很燦爛開心:“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10年後,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中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你手頭的平凡工作其實正是大事業的開始,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意味著你能否做成一項大事業。

  五、釘子

  有一個壞脾氣的男孩,他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個釘子在後院的圍欄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釘子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容易。於是,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髮脾氣。他告訴父親這件事情。父親又說,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給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欄上的洞。這些圍欄將永遠不能恢復到從前的樣子。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職場中打破常規思維的方法

  1美國人的草坪

  美國中產階級都喜歡在自家門前搞個草坪,還要花很多時間去維護它們。但是草坪對一個家庭來說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單純的草坪並不好玩,有時候還不如日本或者中國的庭院設計,可是美國的中產階級就是喜歡弄個草坪,他們不喜歡灌木,也不喜歡大樹和花,不喜歡小池塘,更不喜歡門口左邊一棵是棗樹,右邊一棵也是棗樹。

  其實是歷史習慣,形成了歐美人的草坪崇拜。在工業革命之前,草坪是隻有貴族才有的東西,因為沒有機械化,完全靠人力維護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沒有任何實際的產出,所以只有貴族家才會有草坪。

  這才有了歐美人的草坪崇拜,所以現在他們家家都搞個草坪。這就像江西和和湖南地區,至今做菜鹹得要死,因為以前有錢人家才吃得起鹽。歐洲人喜歡吃甜食這種極不健康的食物也是一樣的,因為當年歐洲引進甘蔗時,歐洲只有很小的一塊地方可以種植甘蔗,所以糖是非常珍貴的,這就形成了對甜食的崇拜,崇拜成為習慣,習慣又強化了人對甜食的依賴。人類母乳幾乎是不甜的,小時候如果控制孩子進食糖的含量,小孩長大後也不會對甜食有很大依賴。

  所以,在某些事情上,習慣的力量非常可怕,它會把你帶入死衚衕。

  2倒過來的思考方式:從結果到方法

  慣性思維讓你無視你的方法是否能夠達成目標,而習慣性地按照原來的方法去做,結果是否達成了呢?直到最後,你才會發現,原來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不循規蹈矩的人,是結果為先的。

  T 型車可能是汽車歷史上無法超越的奇蹟了,福特讓汽車的價格從 20 世紀初的 4700 美元降低到了 1910 年的 360 美元,當時福特 T 型車的產量超過了全世界汽車總產量的一半。

  很多人以為,亨利福特是因為找到了流水線裝配的標準生產流程,從而降低了成本,然後才推出了價格極低的 T 型車。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慣性思維,因為傳統的定價方式就是成本決定價格。可是,老福特並沒有這麼想,他用的方法倒了過來,是讓價格決定成本。福特經過計算,認為只有汽車的售價降低到這個價格水平,美國人民才會大量消費汽車。所以他是先定了價格***也就是目標***,再去尋找大規模降低成本的方法,這就是價格決定成本。這是一種特立獨行的思考方式,我把它稱之為“從結果到方法”,儘管 100 多年前的福特就用這種思維方式創造了 T 型車的奇蹟,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還是習慣於從方法到結果的思考模式。

  3名古屋機場

  日本名古屋機場,據說是日本最賺錢的機場。

  這個機場是因為當年愛知世博會而建,當時接到任務時,他們研究測算髮現,按照現有的建造方式,即使接到任務的當晚就開工建設,也不可能在世博會前建設完成。

  這些負責建設機場的團隊並沒有馬上開工,而是開始開會研究如何儘早建成機場。結果這個會,一開開了半年,機場沒有任何動靜。半年後,這群日本人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將工期大大縮短了,結果真的在世博會開幕前交付,成本竟然也節省了 25%,當然,交給中國人的話,肯定也能如期完成,是吧。

  舉個例子,名古屋機場的建設,當時需要先填海造地,然後再打地基建設機場。結果他們改成了邊填海造地,邊打地基建機場,兩個工程週期中間可以重疊一年半以上。

  還有,原來的一條跑道上有兩萬盞引航燈,每維護一次就要揭掉封條然後每個檢查再擰上去,每個燈的維護時間是 15 分鐘。結果引航燈的廠商改變了引航燈的結構,可以直接用插入式結構,插入一個新的引航燈,舊的直接送廠裡檢查,結果每個引航燈維修維護時間從 15 分鐘降低到了 1 分鐘。原來的引航燈是日本航空局認可的,可是這個廠商通過改變結構,讓引航燈的維護成本極大地降低了。先制定目標,然後根據目標來選擇達成的方法,而不是根據常用做法直接去幹成了事,這才讓名古屋機場成為最賺錢的機場。而且,名古屋機場認為,機場追求的是安全、快速的運營並且盈利,而不是追求外觀的豪華和氣派,這也讓機場削減了大量的成本。

  4產品經理套餐

  我們再說一個例子,我在暴風的時候,HR 給過我一個任務,就是幫忙設計一個招聘產品經理的廣告,因為那時候我們急缺大量產品經理。

  我的思考是,既然過去這麼久,我們都沒有通過那些傳統渠道找到合適的產品經理,難道再做一個廣告,就可以找到嗎?所以我們打破了原來的做法,我們跟西少爺肉夾饃聯合,在他們所有連鎖餐廳推出了產品經理套餐***因為西少爺的餐廳分佈恰好與北京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分佈重合***,只要拿產品經理的名片過來,就可以用 1 元吃一個產品經理套餐。結果我們就收集了大量的產品經理名片,然後讓 HR 去打電話挖角了。如果你用傳統的方法招人,要等到多久呢?“從結果到方法”的思考方式,就是鼓勵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要先認真思考一下:我們受到慣性思維和方法的影響有多深?是不是可以試著打破它們的限制?能不能從結果倒推過來,找到合適的方法呢?

  職場中打破常規思維的故事 !華龍培訓斥巨資聘請國內頂尖企業教練團隊,結合國內企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環境的不斷更替變化,傾心打造全新人本領導力整合訓練課程,幫助社會各界精英人士全方位挖掘自身潛能,突破發展瓶頸,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引領企業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