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三政治複習課

  教師需要根據政治課的特點,學生的實際來開展高三政治課的複習工作,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上好高三政治複習課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上好高三政治複習課的方法

  一、塑造教師的人格魅力,點亮學生學習的明燈

  古語說“親其師,而信其道”,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首先要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格是教師魅力的核心,是教師工作態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人格魅力並不是一項單純的性格或特質,而是多方面的綜合呈現,它是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而形成和發展的獨特的感染力、影響力與號召力之總和。而且在現代社會,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社會都對老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在高考只算語數外總分的前提下,在選修課大量減少的情況下,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效率,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的魅力更為重要。一個具有較強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讓學生親近你,相信你,從而更好的跟你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首先,一位有魅力的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靈活的思維。知識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識的承載方能顯出迷人的風采。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基本職能。

  為此我們要不斷學習,掌握最新學術動態,更新、優化自身的知識系統,使自己在教學和科學活動中更具主動和優勢,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最優的精神食糧。因此,自從工作以來,筆者不斷的通過各種學習充實自己,特別是近幾年擔任高三教學工作以來,力求做到認真分析每一道題目,每一份材料,認真研究近幾年的各地高考題,幫助學生總結經驗,分析高考,儘量讓學生在複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同時,還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絡,將政治學科與歷史、語文、地理等學科做多角度的聯絡和分析。注意書本知識與時政材料的的有機結合。努力做到“博、大、精、深”。努力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努力做到政治學科在高考中絕不拖語數外的後腿。

  其次,一位有魅力的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道德品質。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同時也是學生道德學習的榜樣。“師者,人之模範也。”

  第一,要有愛心,要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學生。筆者經常在班上講這樣一句話:“對於老師來講在坐的每一位學生只是教學生涯中微不足道一部分,但你們是一個家庭的全部,所以在老師心中每個學生都是一塊寶,不會輕易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在去年高三教學工作中,筆者經常和學生交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這樣做了以後他們非常的信任老師,上課時都非常的認真、積極配合課堂互動,上課幾乎沒有同學開小差,在高考送考的過程中學生竭力要求筆者參加全程送考。他們說:“政治老師在旁邊,我們就更踏實了。”最後高考成績揭曉,我們班的政治B級率,在全市普通中學中遙遙領先。

  第二,要憑良心做事,認認真真的工作。高三第一學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認真的上好每一節課,同時作為備課組長還要認真做好每一份導學案。因為課時的減少,課堂容量必須加大,這就增加了備課的難度和強度。而且要求導學案必須提前一週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課前預習,上課時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編寫每一份導學案的過程中都要認真做事,憑良心做事。

  二、夯實基礎,將書本知識“揣***袋”

  通過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分析,考查的重點都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是對於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基礎知識的熟練運用也是做好拔高題的一個前提,因此,我們要夯實基礎,以課本為主,合理運用導學案提高複習的效率。

  俗話說 “萬變不離其宗”,千變萬化的試題只是命題角度的變化,高考試題也同樣如此,它不會脫離《考試說明》,讓學生熟讀考試說明,對考試說明了如指掌,可以減少複習過程中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學生學習要以課本為主,夯實基礎。特別是我們政治學科在一輪複習時不能放棄書本的任何角落,我們的課本上有很多材料可能會受到命題者的青睞。同時要注意複習課本的方法和技巧。複習課本不是像剛學習的時候那樣的細緻,但也不是簡單的翻一遍,或是單純的背誦一遍,必須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雖說是第一輪複習,但好的複習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筆者認為,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將書本讀進口袋。也就是說將書越讀越薄,最後用一張紙,提綱挈領的放進口袋。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結合考試說明把每一課的知識點都找出來,逐個消化。需要識記的知識,一定要記憶下來;需要理解運用的知識點,要再通讀一下課本上的相關內容,特別是自己不理解的重點問題,除了要問老師和同學之外,還要做少量相關的習題,這一遍複習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識死角。要下苦功夫細緻地複習,時間不夠要抽時間,把識記、看課本和做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另外,每複習一個階段要做一套檢測題,檢查一下自己知識點上還有沒有漏洞,以便及時查漏補缺。其次,根據記憶規律,我們過一段時間還要重複複習一下前面我們複習過的內容,但時間有限,我們必須找出可行的方法!為此,筆者採用了找關鍵詞的方法:例如,在複習哲學唯物辯證法的的時候,在學生紮實掌握了基礎知識後,將所有的知識歸結為三個詞:聯絡,發展,矛盾。聯絡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徵。矛盾是聯絡的根本內容,是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樣先找出這三個大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然後再具體分析每一個枝幹。比如就以聯絡為例,看到聯絡就要想到聯絡的含義、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係等。以此類推,用這種方法將關鍵詞“揣***袋”。這樣將書本變薄,揣***袋能及時鞏固,及時加強,及時查漏補缺,提高複習的效率。

  三、處理好課內和課外的關係,努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新的高考政策的大背景下,讓學生課後花大量的時間在政治學科的學習上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行的,那麼如何在保證語數外的學習時間下進行政治學科的學習,一直是所有政治老師,特別是高三政治老師必須思考的問題。為此,必須處理好課內和課外的關係,努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明確學習目的和學習任務。筆者的原則是不佔用課後時間,但有個要求,必須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衝刺語數外,都在努力保證有限課堂的高效率。

  其次,每週利用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預習導學案***這個時間主要安排在雙休日***,知己知彼,為課堂複習的高效打下基礎。

  再次,利用課後閒暇的時間注意時事政治的積累。政治科考試的最大特點是和當年的時政結合緊密。因此“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書”的做法無疑也是錯誤的。在積累時政的過程中,把其與課本的複習相結合,學會自己命題。那麼,如何才能讓學生不大量利用課餘時間,又能積累時政知識呢?筆者在班上搞了時政學習交流活動。每個同學一天看一條,在自主學習,在課間休息時彼此交流,這就節省了自己大量總結,翻閱的時間,同時又提高了效率。

  總之,在江蘇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如何更好的開展高三政治課的複習工作。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複習任務,提高複習效率。完成對語數外學科的B級貢獻一直是所有高三政治教師思考的重點。面對新課改,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需要不斷地塑造教師的人格魅力;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改變自己,與時俱進,及時轉變觀念,科學的利用先進的資源提高教學的效率,以逐步適應不斷變革的教育形勢,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師”。

  高三政治課複習效率提高方法

  1瞭解學情,溝通思想,形成共識

  進入複習階段,老師都有自己的複習計劃,學生也有自己的想法,並且十分渴望成功。因此,複習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妨溝通一下思想,瞭解一下學生對複習是怎樣想的,有什麼好的建議。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老師根據實際調整複習計劃,加強針對性,師生形成共識、互動,以取得更好的複習效果。

  2順應學生複習心理,增強複習課實效

  實踐中,當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進入複習環節時,學生常常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狀態,譬如,在複習課中有些學生對某些新授課學習的內容老師雖作了充分提示和啟發,學生盡力回憶也無法恢復記憶,對已學知識不能作出基本的再現、辨認和運用;又如,在複習課中有些學生無法用思想政治學科的術語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表達自己對於已學知識的理解,而學生確實已經理解了相關知識,並且其認識和實踐活動已受那種“理解”的支配;再如,在複習課中有些常有學生表現出趨向獨立的心態,對班級集體教學的依戀程度開始下降,傾向於選擇自行獨立複習。諸如此類。這些現象對複習課教學效果有一定的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教師在複習中引導或處理不當,將直接影響複習課的教學效果。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複習課教學只有順應上述心理特徵,採取積極的應對策略,才能提高複習課實效。

  3明確方向,加強訓練,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考綱》、《考試說明》,不僅明確規定了高考的性質、內容和能力要求,而且規定了試卷的結構、難度係數、考試方法和考查的知識範圍等。這為高考命題提出了較為科學、規範的依據,也為高考的複習指明瞭方向。特別是考試說明中列舉的基本題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更為大家進行總複習提供了明確方向。這就要求在進行總複習之前,必須全面認真且深入地研究當年的高考試題以及考試說明,分析二者的聯絡與創新之處,明確方向,進而把握命題的特點和規律,大大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減少複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高考政治試題的設計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都把問題編制在特定的情景材料之中,都與大家的社會生活和國內外的重大時政有關。高考政治試題的解答是要求講究技巧的。怎樣審題,怎樣將材料與所學的知識相聯絡,進而怎樣答題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如何提高得分率?如何增強複習的有效性?那就必須在明確了總複習的方向、把握了命題趨勢之後,適當地有針對性地做一些較為規範、科學的練習題,訓練答題的方法,提高解題的技巧,發展思維能力,尤其是多角度多層次辯證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會取得滿意的成績。

  4夯實基礎,整合知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政治學科的複習,考點多,知識雜***有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時政***、時間緊,這就要求學生在複習時主要是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關係與區別,做到精準識記概念、結論,吃透原理,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主幹知識網,構建一張“知識結構圖”,從而把書變薄,提高複習效率。

  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無論是材料新穎的選擇題,還是關注現實生活的富有創意的主觀題,稍加分析,其答案絕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學過的基礎知識中。丟分的原因,尤其是選擇題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礎知識不紮實、基本技能不熟練造成的。

  因此,在政治總複習中,首要的一條就是夯實基礎,熟練掌握高中學段政治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惟有抓好基礎,才能在求活、求新、求變的命題的指導思想下高考中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高三政治自主式複習方法

  1 看,當然是指看課本。課本是我們搞好高考複習的根本。但是在平時複習中,學生們不太注重看書,而是喜歡搞“題海戰術”,原因是看課本很枯燥。其實我們應高度重視看書的問題。那麼如何看書呢?一是“粗看”。以章節為單位搞清楚每章所講的主題,圍繞這一主題講了幾課內容,每課內容所涉及哪些方面,做到從整體上把握課本內容。二是“精看”。對課本不要留下“死角”、“盲點”,課本上的引言、輔助文字***專家點評、相關連結、名詞點選、探究活動、名言、漫畫***是大家容易忽視的地方,這些內容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相關知識,也往往作為出題的背景材料。三是有選擇地“細看”。對於重難點知識要再次“咀嚼”,反覆仔細品味,從而將重難點知識掌握得更加清晰、透徹。

  2 憶,指的是回憶所看的內容。在複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書一翻開什麼都會,書一合上什麼都忘”的現象,也不知道哪些知識已掌握,哪些知識沒有掌握。解決這一問題主要靠憶。那麼,如何回憶知識呢?一是對照課本的目錄回憶章節內容及知識點,不能回憶起來的內容馬上翻書解決。二是對照考綱考點對知識點逐個“掃描”。不能“掃描”的內容做上記號,然後翻看課本、檢視資料、求教老師解決。三是脫離“參照物”的回憶,比如在午飯後午休前的空閒時間,在晚寢入睡前,可以閉目回憶課本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對知識的記憶,而且還有助於休息睡眠。

  3 寫,指用紙和筆默寫相關重點內容。為什麼要強調“寫”呢?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不僅可以檢驗自己在“看”和“憶”環節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自己對知識掌握更加牢固。那麼,寫哪些內容呢?一是寫“知識樹”。這個主要是落實專題知識體系,“知識樹”寫得“枝葉”越密集,說明對知識掌握得越完備,對課本越熟悉。二是寫重點知識。比如:《政治生活》中依法行政的原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等。《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創新等都要完整準確地默寫。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