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歷史知識競賽題

  歷史的知識是很有趣的,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趣味歷史知識競賽資料,歡迎閱讀!

  1、六國中,哪國最先被秦所滅【韓國】

  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了全國!

  過程: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罷黜呂不韋,親自執政,開始謀劃吞併六國的戰爭。其作戰的總謀略是由近及遠,先取趙國、魏國、韓國,再取燕國、楚國、齊國。公元前236年派王翦、桓率軍攻趙,公元前229年滅趙。在秦國攻打趙國時,鄰近的韓國懼怕秦軍聲威,於公元前231年向秦軍請降。秦國受降後,把韓地劃為川郡,韓國亡。公元前225年,秦國任用李信為將率軍20萬伐楚,結果被楚軍打敗。第二年又派王翦率軍六十萬進攻楚國,終於在公元前222年滅楚。公元前225年,秦王任王賁為將率兵攻魏,三個月後魏國亡。公元前222年,王賁又率軍攻燕,將燕國滅掉。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又率軍滅齊。經過二十多年的戰爭,秦國最終滅掉六國,統一了天下。

  2、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於【公元前776年】

  希臘人於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運動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選手及附近的黎民百姓相聚於奧林匹亞這個希臘南部風景秀麗的小鎮。公元前776年在這裡舉行第一屆奧運會時,多利亞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賽中取得冠軍,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第一個專案的第一個桂冠的人。後來,古希臘運動會的規模逐漸擴大,併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比賽的優勝者獲得月桂、野橄欖和棕櫚編織的花環等。

  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公元394年止,歷經1168年,共舉行了293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394年被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禁止。

  起源的傳說:有關古代奧運會的起源的傳說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兩種:一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另一種傳說與宙斯***Zeus***的兒子赫拉克勒斯***Heracles***有關。赫拉克勒斯因力大無比獲“大力神”的美稱。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到半天功夫便掃乾淨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國王不想履行贈送300頭牛的許諾,赫拉克勒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勝利,他在奧林匹亞舉行了運動會。

  發起和興盛:***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

  公元前776年,伯羅奔尼撒的統治者伊菲圖斯努力使宗教與體育競技合為一體。它不僅革新宗教儀式,還組織大規模的體育競技、活動,並決定每4年舉行一次。時間定在閏年的夏至之後。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正式載入史冊,成為古代奧運會的第1屆。當時僅有一個比賽專案。即距離為192.27米的場地跑。這一時期各城邦之間雖有紛爭,但希臘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都較發達,是運動會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公元前490年,希臘雅典在馬拉松河谷大敗波斯軍之後,民情奮發,國威大振,興建了許多運動設施、廟宇等,參賽者遍及希臘各個城邦,奧運會盛極一時,成為希臘最盛大的節日。

  衰落:***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

  由於斯巴達和雅典長期的伯羅奔尼撤戰爭***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臘國力大減,馬其頓逐漸吞併了希臘。馬其頓君王菲利普還親制自參加了賽馬。隨後亞歷山大大帝雖自己不喜愛體育活動,仍積極支援,並視奧運會為古希臘的最高體育活動開幕式,為其增添設施。不過,這一時期古奧運會精神已大為減色,並開始出現職業運動員。

  消亡:***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

  羅馬帝國統治希臘後,起初雖仍舉行運動會,但奧林匹亞已不是唯一競賽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屆奧運會,羅馬經濟規律就把優秀競技者召集在羅馬比賽,而奧林匹亞只舉行了少年賽。這時職業運動員已開始大量出現,奧運會成了職業選手的比賽,希臘人對之失去了興趣。公元2世紀後,基督教統治了包括希臘在內的整個歐洲,倡導禁慾主義,主張靈肉分開,反對體育運動,使歐洲處於一個黑暗時代,奧運會也隨之更趨衰落,直至名存實亡。公元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國教,認為古奧運會有違基督教教旨,是異教徒活動,翌年宣佈廢止古奧運會。公元895年,拜佔廷人與歌德人在阿爾菲斯河發生激戰,使奧林匹亞各項設施毀失殆盡。公元426年,狄奧多西二世燒燬了奧林匹亞建築物的殘餘部分。公元522、511年接連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了徹底毀滅。從此順延了1000餘年的古奧運會不復存在,繁榮的奧林匹亞變成了一片廢墟。

  3、隋末唐初的“風塵三俠”是指哪三位人物 李靖、紅拂女、虯髯客

  “風塵三俠”是隋末唐初虯髯客、李靖、紅拂女的合稱。李靖是唐朝開國元勳,封衛國公,少有“文武才略”。張出塵本是隋朝權臣楊素的侍妓,常執紅拂立於楊素身旁,因此她又被人稱為紅拂妓、紅拂女。張出塵是李靖的結髮之妻,也是李靖的紅顏知己。《舊唐書》說李靖年輕時“姿貌瑰偉”,心懷大志,深通兵法謀略;紅拂女則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而且“觀其肌膚儀狀,言詞氣性,真天人也!”,在權臣楊素府中得見李靖之後,心甚慕之,深夜越宅相訪,遂成秦晉之好,並馬行走江湖。二人在旅途中偶遇虯髯客,紅拂女的美貌也深深吸引了風塵大俠虯髯客。紅拂女在客棧梳理長髮之時,虯髯客為之著迷,紅拂女何等聰明!她看出虯髯客非一般人物,乃主動與虯髯客招呼,與之結為兄妹,並介紹李靖與虯髯客相識。遂三騎並馬而行,浪跡天涯。

  4、古代女子的成年禮叫做什麼?——笄禮

  笄禮是中國古代女子成年時舉行的禮儀。自周代起,女子年過15,如已許嫁,便得舉行笄禮,將髮辮盤至頭頂,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屬。如年過20而未許嫁,也得舉行笄禮。主行笄禮者為女性家長,由約請的女賓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結婚。笄禮作為女孩子的成人禮,象男子的冠禮一樣,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

  5、古代“六藝”中的“御”是指什麼?——駕馭馬車

  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六藝現代解釋,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御,“御”的範圍就是駕駛,但是無論在現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駕駛學”和政治、領導、和管理學領域的“駕馭學”。

  6、關於春節壓歲錢的來歷:

  1、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 “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

  2、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凶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揹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

  3、最早出現於唐朝宮廷,當時宮中有零錢之風。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雲:唐玄宗天寶年,“內廷嬪妃,每於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為戲。”王建在《宮詞》中載:“宿妝殘粉未明天,總立昭陽花樹邊。春日內人長打白,庫中先散與金錢。”從春日“擲錢為戲”,到“散與金錢”,後又發展到贈“洗兒錢”。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稱,楊貴妃生子時,“玄宗親視之,喜贈貴妃洗兒錢”,以賀喜驅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種民俗。它與正月初一春節結合,形成早期的“壓歲錢”。但當時還沒有流通的貨幣,而只是一種特製的“壓歲錢”。

  7、“好馬不吃回頭草”最初的意思是什麼?——好馬不會東啃西啃然後吃遺漏的草

  “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典故是說良驥走出馬廄奔向寬闊無垠的草原,一眼便能瞥見鮮美可口的嫩草,於是就沿著一條選定的線路吃下去,直吃到肚大腰圓地把“家”回,而絕不會東啃一嘴,西吃一口,丟三拉四地再回頭去補吃遺漏的嫩草。換句話說並不是所有身後的草都不好,也並不是所有眼前的草都是好草,只是良驥會很仔細吃掉眼前的草,就沒有‘回頭草’而言了。

  8、反腐倡廉的“四菜一湯”是誰發明的?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當上皇帝后,遇上天災,各地糧食欠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大官貴人卻窮奢極欲,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生身貧苦、討過飯的朱元璋,對此非常惱火,決心予以整治。一天,適逢皇后的生日慶典,朱元璋趁眾位大臣前來賀壽之機,有意擺出粗菜淡飯宴客,以此警醒文武百官。當十多桌席位的人坐齊以後,太祖便令宮女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蘿蔔,蘿蔔,百味藥也,民諺有“蘿蔔上市,藥鋪關門”之說。第二道菜是炒韭菜,韭菜生命力旺盛,四季長青,象徵國家長治久安。再則是兩大碗青菜,以此喻意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最後一道極普通的蔥花豆腐湯。宴後朱元璋當眾宣佈:“今後眾卿請客,最多隻能‘四菜一湯’這次皇后的壽筵席既是榜樣,誰若違犯,嚴懲不貸”。從此“四菜一湯”的規矩便從宮內傳到民間。

  9、把技藝不精、勉強湊合的人比喻為:三腳貓

  常用“三腳貓”來形容那些在技藝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比如說某人技藝不精,偏偏要去修理電器,別人會說:“你這個‘三腳貓’最好不要亂動,東西修不好,再被電打到就壞了”。“三腳貓”最早可能出自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集》。

  10、下面最有可能在朱元璋刪節《孟子》時被刪掉的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陳樂民《過眼小輯》一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為目前已出的“陳樂民徜徉集”三卷之一***,所引錄的容肇祖《明太祖的〈孟子節文〉》***《讀書與出版》二卷四期,1947年4月上海生活書店刊***一文,其中說:“今北平圖書館,藏有洪武二十七年刊《孟子節文》一部,可見所刪八十五條內容如何。”

  我們可知,朱元璋所刪《孟子》主要涉及9類:1、一,標明“尊民抑君之禁止”的***如《盡心篇》,刪“民為貴”以下十字: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2、標明“人民批評統治者之禁止”的;3、標明“人民要求生存之禁止”的;4、標明“人民批評政治之禁止”的;5、標明“人民反對苛斂之禁止”的;6、標明“反對內戰之論之禁止”的;7、標明“譴責官僚政治之禁止”的;8、標明“仁政救民之說之禁止”的;9、標明“敗壞善良風俗當由君主負責之說之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