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鍛鍊記憶力的妙方

  隨著年紀增大,老年人的記憶力會隨之減退。其實老人可以通過鍛鍊的方法改善記憶力,那麼有哪些?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鍛鍊老年人記憶的方法

  1.1、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在退休以後,再去做一點半職工作,或者經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可以幫助維持大腦良好的功能。如果經常忙於張羅一些俱樂部和社群的活動也很好。

  1.2、積極用腦。腦子不是肌肉,但是多動腦筋肯定對腦子有好處。所以經常下棋、打橋牌、填字猜謎要比終日閒聊有益。

  1.3、不停地學習,保持旺盛的求知慾。經常去聽講座,或者自修一門課程,去參觀博覽會和藝術展覽,用心收聽時事新聞等等都是充分體現求知慾的表現。讀書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和消遣。特別是大聲地給孩子們讀故事書是活躍思維的好方法。

  1.4、鍛鍊身體。體育鍛煉不但有益於老人的心肺,同樣也改善老人大腦的功能。老人並不需要去參加激烈的體育活動,但是一項觀察表明,每天步行半小時的老人,注意力比不走動的老人更容易集中。

  1.5、經常訓練不活動的大腦皮層。一個人每做一個動作,總有大腦在相應的皮層區域發出一個指令。所以你即便改變一下傢俱的擺法,或者本來習慣用右手做的動作現在改用左手來做,這樣都可以刺激一下本來並不活躍的大腦皮層。

  2、5種食物增強老人記憶力

  2.1、核桃

  因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被公認為是中國傳統的健腦益智食品。每日2~3個核桃為宜,持之以恆,方可起到營養大腦、增強記憶、消除腦疲勞等作用。但不能過食,過食會出現大便乾燥、鼻出血等情況。

  2.2、魚

  魚是促進智力發育的首選食物之一。在魚頭中含有十分豐富的卵磷脂,是人腦中神經遞質的重要來源,可增強人的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並能控制腦細胞的退化,延緩衰老。魚肉還是優質蛋白質和鈣的佳來源,特別是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3脂肪酸,對大腦和眼睛的正常發育尤為重要。

  2.3、南瓜

  南瓜是β-胡蘿蔔素的極佳來源,南瓜中的維生素A含量勝過綠色蔬菜,而且富含維生素C、鋅、鉀和纖維素。中醫認為:南瓜性味甘平,有清心醒腦的功能,可治療頭暈、心煩、口渴等陰虛火旺病症。因此,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的人,將南瓜做菜食用,每日1次,療程不限,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4、雞蛋

  雞蛋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雞蛋黃含有豐富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的發育有重要作用,有增強記憶力、健腦益智的功效。

  2.5、牛奶

  牛奶是優質蛋白質、核黃素、鉀、鈣、磷、維生素B12、維生素D的極佳來源,這些營養素可為大腦提供所需的多種營養。

  老年人記憶減退究竟有哪些因素

  1、疾病因素

  老年人易患的動脈硬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功能,影響到腦細胞營養的供給,使腦細胞活力不足,智力逐漸衰退。特別是人在中年時期若患上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進入老年後將成為老年痴呆的高發人群。而影響智力的這些疾病多由於不良生活因素所致。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是避免老年期發生智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2、遺傳因素的作用

  遺傳因素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能導致多種疾病和生理異常現象,對智力的影響亦不例外。在同一家庭裡,一些人往往進入某一年齡段後,甚至在中年時期就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非正常現象,這大都是由家族遺傳性因素所造成。這種性質的老年性記憶力減退,在生活中並不多,但其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3、自我認同的結果

  人到老年,尤其是剛離開工作崗位退休之後,不免產生暮年將至、人進老年萬事休的頹廢心理。加之因“人老糊塗”的傳統觀念和許多事情的影響,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自覺和不自覺地接受了“老”的事實,感覺腦袋瓜越來越不聽使喚,一切都不行了,平時懶得動腦用腦,致使大腦長期處於抑制狀態,腦細胞缺少刺激,腦功能得不到利用和強化,造成腦逐漸老化、衰變。再加上老人在生理和感官上發生一系列障礙,如腿腳不便,聽力、視力下降,因病長期臥床等,使得老人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加速了智力的衰退。

  4、社會因素的影響

  在西方有些國家,人進入老年,往往被公認為“老朽”,老人在社會上得不到公正的對待,加之西方社會人情淡薄,老人成了社會以至家庭“多餘的人”,老人由此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對社會漠不關心,對新知識、新事物懶得關注,進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而中國、美國科學家的合作研究表明,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有尊重老人的歷史傳統,老人就少有智力衰退的表現。中國老年人的智力“得分”明顯高於美國。

  減緩老年人記憶力下降的方法

  一、身心運用記憶效率高

  科學證明,正確的重複是有效記憶的主要方法,特別在人在學習中通過自己的腦、手、耳、口並用進行知識記憶時,記憶的效率高效果好。因為當你記憶時,應該用腦想,也要口唸,手寫,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調動了自身更多的記憶通道參加記憶,這樣使自己的記憶痕跡加深,記憶效果當然更好。

  二、多聽音樂幫助記憶

  國外專家研究發現,巴赫、亨德爾等人的作品中的慢板樂章,能夠消除大腦的緊張,使人進入冥想狀態。他讓學生們聽著節奏緩慢的音樂,並且放鬆全身的肌肉,合著音樂的節拍讀出需要記憶的材料。學習結束之後,再播放2分鐘快樂的音樂,讓大腦從記憶活動中清醒過來。

  三、背誦經典提高記憶

  我們知道,人常常在看書和學習中甚至是休閒時會經常背誦一些名篇、成語、佳句、詩歌短文、數理公式、外文單詞和技術要領知識嗎?那可是鍛鍊記憶力的硬功夫呀。馬克思青年時就是用不熟練的外文背誦詩歌,鍛鍊自己的記憶力的。每天堅持10至20分鐘的背誦,也能增進記憶力。

  四、奇思怪想強記憶

  我們在學習與看書時往往對一些數字、年代不易記住。如果你善於聯想記憶,便好記了。如樁子表和房間法或叫羅馬房法和影象字法,是聯想法的具體化。你可以將樁子或房間用來當成影象的存放處樁子,原理就是讓要記憶的東西來跟已知的東西做連線。原來的東西就叫樁子,把新的要記憶的事物與樁子連線,此法用於大量資料和外語的記憶。

  五、多咀嚼能增記憶力

  科學證明:人的咀嚼是能有效防止記憶衰退方法之一。有人認為,其原因在於咀嚼能使人放鬆,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爾蒙就相當高,足以造成短期記憶力衰退。如我們在觀察人群中就會發現,經常咀嚼的人牙齒就好,吃飯更香,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也隨之增強。又如美國人最愛咀嚼口香糠就是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