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制訂一份優秀的教學計劃是教師們完成授課的重要準備!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一***

  一、學生情況分析:本學期我教七年級語文,全班23人,通過摸底考試學生大體情況如下:總分630分,人均31.5分,最高分62.5分,最低分12分,及格率10%,優秀率為0.本班學生由於以往學習底子薄,養成性習慣差,加之上學期班級工作管理和教學工作不到位,以致學生整體學習成績較差。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為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全書共六個單元二十六課:第一單元人物風采,五篇閱讀課:一 童年的朋友、二 一面、三 我的老師、四 展示華夏文化魅力、五 趙普;誦讀欣賞為:古詩二首和《周,你在哪裡》;口語交際: 做一回小記者;寫作: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第二單元童年趣事,五篇閱讀課:六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七 月跡、八 三顆枸杞豆、九 我們家的男子漢、十 柳葉兒;誦讀欣賞:兩小兒辯日、黃紗巾;口語交際:勸告;寫作:記事寫人線索清楚。第三單元建築藝術,四篇閱讀課: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十二 巍巍中山陵、十三 凡爾賽宮、十四 短文兩篇:《黃鶴樓》、《於園》;誦讀欣賞:文筆精華;口語交際:話須形象才動人;寫作:觀察和描寫事物特點。第四單元動物世界:四篇閱讀課:十五 松鼠、十六 松樹金龜子、十七 國寶——大熊貓、十八 黔之驢;誦讀欣賞:古詩三首;語文實踐活動;保護野生動物的一次活動;名著推薦與閱讀:《西遊記》;寫作:抓住特點介紹動物;第五單元資訊傳播,四篇閱讀課:十九 三個太陽、二十 錄音新聞、二十一 “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二十二 新聞兩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誦讀欣賞:七子之歌:語文實踐活動:網上讀寫與交流;專題:荷;寫作:寫訊息,修改文章專題訓練。第六單元詩詞拔萃,本單元四篇閱讀課:二十三 毛澤東詞二首《沁園春 雪》、《卜算子 詠梅》 ;二十四 古代詩詞三首《木蘭詩》、《觀刈麥》、《破陣子》;二十五 現代詩二首:《回延安》、《再別康橋》;二十六 歌詞三首:《我的中國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黃河頌》;誦讀欣賞:古詩三首;語文實踐活動:賽詩會。

  三、教學指導思想:認真學習領會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良好習慣,面向全體學生,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狠抓古詩文和名篇名段的背誦,狠抓書寫能力訓練,狠抓識字組詞造句片段描寫,注重學生的文化和語文基礎知識積累,注重培養學生單獨思考和口語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感情把握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教學目標和要求:1、總體要求: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語感,聽說讀寫方面的實際運用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思維能力、和品德修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確保每個同學學有所得,學習成績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教學指標。2、單元要求:第一單元:1.繼續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疑難字詞的良好習慣,能準確讀寫漢字。

  2.讓學生獲取觀察人物、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掌握幾種品讀作品的方法,逐步養成品讀作品的良好習慣,為形成個性化閱讀打下基礎。

  3.感受五位或平凡或偉大的人物身上所散發的獨特精神魅力,形成對人物風采的正確認識,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

  4.掌握採訪人物的基本技巧,嘗試進行人物採訪,提高自己的活動組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第二單元:1.瞭解作者筆下多彩的童年生活,感受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文章的樂趣; 2.能就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展開聯想,談談自己難忘的童年趣事; 3.能運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品賞散文含蓄、生動、簡練、優美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語彙、並加以積累; 4.學會在口語交際中善於抓住對方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方法勸告他人。

  第三元:1.瞭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築的特點,品味其文化內涵,體會人類的勤勞、智慧和對美的追求。 2.瞭解說明文語言的特點,體會課文準確生動的語言。 3.學習記敘和說明有機結合的寫作方法,理解課文寫作的線索。4.說話時注意運用多種修辭方法,把話說得生動形象。

  第四單元:1.接觸動物世界,瞭解一些動物,激發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 2.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學習準確、生動的語言。 3.學習辨別文章的優劣,選擇指定內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並向別人推薦。4.學習觀察動物的特點,並能向別人介紹。 5.積極參加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並進行社會宣傳。

  第五單元: 1.瞭解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激發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2.瞭解訊息、通訊的特點和一些基本常識。 3.體會新聞語言的簡潔、生動、準確。4.學習網上搜索、閱讀,通過網上寫作和別人交流。 5.熟悉新聞製作的過程。 6.掌握採訪技巧,培養學生與人交際的能力。 7.體驗新聞工作者的艱辛。

  第六單元:1、掌握古詩詞中的生字詞的讀音和意義。 2.能在教師的指導和同伴的合作中,探究詩詞中的形象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關係。

  3.能在對詩詞的學習欣賞、品味中,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寫作:1、能仔細觀察、生動描繪人物鮮明的個性,提高寫作及修改作文的能力。2、能夠記敘自己經歷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並結合所寫內容,合理安排線索,組織材料。3、能抓住特點,描寫事物,在觀察時注意觀察事物特點。4、學習觀察動物的特點,並能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向別人介紹。5、學習用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寫訊息。展開聯想和想象,展示個性與才智,進行自由作文創作。6、學會寫讀書心得。7、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標點、語句、修辭、詳略、首尾、標題等。

  五、教學重難點: 古詩文名篇名段的背誦默寫翻譯,文言實詞的積累和句式的理解,課文中生字的認知和書寫、重點詞語的釋義和造句,基本寫作訓練和寫作基礎知識的掌握,課文的流利有感情朗讀和文字資訊的收集和篩選,口語交際和書面能力表達;***下劃線標註者為難點***

  六、教學具體措施:1、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和課時設計;2、建立切實有效的檢查落實機制:班級建立四個學習小組,每組選一名學習勁頭足,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擔任組長,全班選一名語文課代表,老師所佈置的學習任務通過老師檢查課代表、課代表檢查小組長,老師抽查的方式落實學習任務;3、認真學習新課標,落實“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科學教學觀,牢記老師的教為了學生的學,儘量多手把手地教,少泛泛地空空地講,最大程度的讓學生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本著“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老師不要插手”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樹立“大語文觀”理念,將語文課堂學習和學習生活工作應用緊密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明白學好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和學以致用的思想和能力。5、認真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的試卷批改和講評工作,關注錯題的糾正和查漏補缺工作,把培優補差工作落實到日常教學工作中。6、每課時教學必須突出一兩個重點作為學習和訓練重點,不可面面俱到,貪大求全,對於較困難的問題分解為若干較簡單的問題,然後引導學生自行完成,克服老師滿堂灌,學生滿堂聽的無效課堂做法。7、學習目標設計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實行分層次教學,只要每節課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穫就行,不可目標過高或過低,致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畏懼與驕傲情緒。

  ***二***

  一、本班基本情況:

  我班現有學生57,中男生32人,女生25人。其中有少部分學生比較活躍,自制能力較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紀律方面必須加強。

  二、工作重點:

  ***一***、繼續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

  開展好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學生培養觀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靈,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弘揚正氣。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把一些有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減少到最少,由於我本身的經驗並不豐富,因此為了能夠讓他們學得更好、考得更好,我也就只有一個辦法:笨鳥先飛。對每一次考試成績做好跟蹤,把後進生的名單和人數把握好,及時找學生談心,瞭解其思想學習情況。

  加強學生自我管理,由學習委員帶頭,課代表、組長為骨幹,全面負責班級學習工作;開展學習競賽活動;開展“學習結對,共同提高”的互幫互助學習活動。

  加強師生對話,建立師生聯絡制度,讓學生走近老師、瞭解老師、激發熱愛老師的熱情,讓老師走近學生,指導學生豎立更遠大的理想、提供更科學地學習的方法、養成更好地生活態度

  ***三***、加強班幹部隊伍建設

  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強、實踐經驗足的常務班級幹部隊伍,為了讓更多的同學得到錘鍊,實行值周班幹部負責制加強班級管理崗位責任制。設崗位,定人員,定工作,把班級工作分成若干崗位,每個崗位專人負責,使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得到提高.

  ***四***、組織有益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

  班級的各項教育活動必須有一個主題,在各種活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集體教育的功能,讓學生們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班風的形成必然要經歷“導向”,“形成”和“鞏固”的過程,因此活動的內容要多樣化,經常化。力求使班級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團結向上,心理健康,學習勤奮,全面發展”的班集體。

  三、具體措施:

  1、抓好班級一日常規,杜絕遲到曠課現象,抓好自修課紀律,提高效率。

  2、提高板報、牆報質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

  3、加強宿舍管理,培養學生生活上的自理能力。

  4、通過組織班級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增強班級凝聚力。

  5、定期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6、開展有益的文體活動,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7、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力爭在各項活動中取得好成績。

  8、定期與學生談心交流,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疏導解決學生的問題。

  ***三***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學的感情,養成語文學習的信心和良好的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讓學生多讀、多說、多摘抄,有計劃地開始語言基礎的積累,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並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二、學情分析:

  我所任班級為七年級***3******4***班,學生各有50名,這些同學由小學六年級剛升入中學,大部分的學生基礎較好,可是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底子較弱,成績不夠理想,加之剛升入初中,他們面臨著由原來小學的二三門科一下子增至七八門學科,學習任務加重,使得有些同學難於承受。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運用新課改先進的教育理論,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認識,樹立起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為他們今後的發展夯實堅定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正確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也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正確處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識能力和素養的關係,注重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提高,積極倡導有助於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總目標:

  1、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2、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

  3、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在誦讀古代詩詞時,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賞析品味和審美情趣。

  知識目標:瞭解課文中出現的相關作家作品等文學知識,瞭解描寫方法和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生詞的音、形、義,背誦重點課文和重點段落。

  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目標:

  領會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能分析理解文章結構,並能運用描寫、比喻等修辭手法。掌握閱讀現代文和古文的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初步具有賞析文學作品的能力,養成讀書與寫日記的好習慣。

  人文素質目標:

  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表達,學習課文中先進的人和事,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如文學修養、品德修養,閱讀優美的中外名著、讀書看報做筆記的習慣等。

  具體目標:

  ***一***、新課標對七年級上次語文教學要求:聽、說、讀、寫。

  ***二***、本學期教學預期目標:能寫出適量的教學反思,能對一學期圍繞學生如何適應中學語文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如何激發學生書寫文字進行總結。爭取期末統考成績能有預期的成績。

  三、教材內容

  全書設有主題合成單元“名著推薦與閱讀”和“專題”,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組織讀寫聽說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略有文采的簡短的主題詞,激發興趣,把學生引入學習情境,課文四至五篇,可根據教學實際自主確定精讀、略讀的篇目和比例;另有一至兩篇“誦讀欣賞”課文,由學生在大體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古詩文需要全部背誦***,以豐富語文積累,以讀島寫,設計開放性作文題,讓學生自己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編寫“口語交際”和“語文實踐活動”各三則,分別安排在六個單元之中。“名著推薦與閱讀”和“專題”是富有創意地新設計,是探索綜合性、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嘗試,旨在讓學生在綜合的跨學科的語文中提高整體語文素養,提高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注重引導學生完成學習過程,自己探索學習方法,以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造性地學習創設了必要的條件。

  四、教學策略

  ***一***、教師板塊

  1、認真學習新課標,在課堂中滲透新理念,不搞應試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己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為主,提高學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不斷提高獨立備課的能力,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2、優化教學手段。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有直觀視覺上的效果,提高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撰寫教學反思、論文。

  3、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作業佈置和批改因人而異,兼顧學生不同特點,做好每單元的測評工作,及時反饋,糾正不足。加強培優補差,提高學習成績。

  4、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5、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成績及時表揚,讓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

  6、課外輔導:利用自習課、晚自習時間對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7、加強指導和督促,讓學生養成如何預習課文,如何聽課、如何作業、如何學習、如何抓住學習重點等。

  8、每週用一至二節課對學生寫作能力提高進行輔導。

  9、加強漢語拼音,字詞句的教學,有效提高文字功底。

  10、對學生進行文學常識的知識學習,使學生對文學作品及人物感興趣,自覺地閱讀文學作品。

  11、上公開課及聽課,課後評議,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二***學生板塊

  1、發揮優生優勢,帶動差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2、引導差生多學習,多複習,在基礎掌握上下功夫。

  3、鼓勵優生創新思維,在閱讀和寫作方面下功夫。

  4、加強續寫訓練,要求學生勤讀課外書,勤動手動筆,養成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5、加強讀寫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讓學生在七年級階段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寫出端正、整潔的漢字。

  作為我們老師,要轉化後進生,首先讓他們找回自信,常鼓勵他們。上課常提問他們懂的問題,下課多與他們交往,讓他們感覺到你是他們的好夥伴,對於他們的閃光點要及時給與表揚;同時,我們做他們的工作要有耐心。對於他們主要引導多學習,多複習,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當前新課改的理論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即提高他們的素質,又提高他們的成績,應試教育與課改之間達到了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