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高一物理的興趣

  優化高一物理課堂結構,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激發學習高一物理的興趣

  1.創造適當的物理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要求獲得新知識的一種積極的心理表現。它對於順利取得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精神生活和推動不斷學習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因此教學中注意利用實驗、幻燈、多媒體課件、板畫、教師生動的語言,以及圖文並茂的插圖等精心設計趣味橫溢的情趣,刺激學生的感官,牽動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從而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2.學起于思,思源於疑。

  求知慾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精心設計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求知慾。從而把“教”轉化為“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如:在學習電磁鐵的實際應用時,我提出能否利用學過的知識設計一個裝置,用於控制小雞溫室的溫度呢?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置於設計隊伍之中,感到物理知識有用,學生學習興趣就濃,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操作興趣。

  這樣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物理規律的理解和認識,使他們體會到通過自己的雙手對自然現象和實驗結果發生影響,同時得到了成功的滿足。如:對於教材中音調內容後的有趣實驗:9只相同的杯子分別盛有深度不同的水,由少到多地排列在桌子上,取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每一隻杯子,其音調結果不同。對此我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做,並讓學生獨立分析原因,總結出規律,這樣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勤於動手勤於總結的習慣,因此意義也超過了傳授知識本身。

  4.擴大知識領域,增加物理知識的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教學中在保證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特別是介紹一些應用性強,及時反映當代科技發展的某些前沿。如:關於高溫超導,冷核聚變等現今的研究狀況和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等知識,更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理性認識,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學習高一物理的方法

  1.正確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練掌握物理基本規律

  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是學習物理的基礎,首先必須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必須做到如下幾點:***1***每個概念和規律是怎樣引出來的?***2***定義、公式、單位或注意事項各是什麼?***3***其物理意義或適用條件是什麼?***4***與有關物理概念、規律的區別和聯絡是什麼?***5***這些概念和規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6***適度訓練。

  2.注意在閱讀、語言表達及觀察動手三個方面進行有效訓練,制定合理目標

  ***1***在閱讀能力訓練上,能獨立閱讀教材,找出主要內容,寫出讀書筆記;***2***在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上,能用正確的物理術語描述物理概念及規律,能把一般的物理過程表達出來;***3***在觀察動手能力訓練上,能細緻觀察物理現象,歸納出物理規律,能獨立寫出實驗報告,處理實驗資料。

  3.獨立主動地歸納總結

  除課上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外,課下還要在複習基礎上重新整理課堂筆記,加強印象和記憶。每學完一章後,都要總結出詳細的知識結構,從中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絡和區別及其來龍去脈、縱橫關係,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於同學們在分析物理過程中全面考慮問題,克服片面性。

  4.重視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對物理問題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綜合”思維方法的訓練。同學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從教師講解的典型例題和自己所做的習題中,歸納出各種物理模型,並明確其產生的條件和特徵。當同學們頭腦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觀意識時,複雜的物理現象分解成的若干簡單物理過程與物理模型聯絡起來,便使複雜的物理問題演變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物理畫面,這樣既豐富了同學們的想像力,也使問題迎刃而解,從而培養了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5.掌握各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的模式,進行正確思維

  經常聽到學生反映“老師講課時聽著都明白,自己做題時卻不知從哪兒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學生還沒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方法。要想進行正確的思維,要做到以下三點: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規律,使思維活動建立在概念和規律的基礎上;

  ***2***要按物理內在規律進行思維,學生遇到一個問題,要弄清物體在什麼條件下,遵從什麼規律。需用什麼公式,只要物理過程搞清楚了,題目就會容易做了;

  ***3***積累和總結幾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模式,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運動狀態分析法、能量狀態分析法、電路等效變換法、電路中電勢變化分析法等。我們所遇到的物理習題中有很多同類的習題,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和步驟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