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關於命運勵志演講稿

  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有時候就是這麼一句話,就能引人深思,下面小編為你整理語文課堂勵志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

  成功始於信念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成功始於信念》,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在非洲的一片茂密叢林中,走著四個皮包骨頭的男子,他們扛著一隻沉重的箱子,在密林裡踉踉蹌蹌地向前走。他們跟隨隊長進入叢林探險,課時,隊長卻在任務即將完成時患疾病二不幸長眠於叢林中了。

  臨終前隊長把親手製作的箱子託付給他們,並十分誠懇地說:“如果你們能把這個箱子送到我的朋友手裡,你們將得到比金子還寶貴的東西。”

  埋葬了隊長之後,他們便扛著箱子上路了,道路越來越難走,他們的力氣也越來越小了,但他們仍然鼓起勁往前走著。終於有一天,綠色的屏障突然拉開了,他們歷經千辛萬苦之後終於走出了叢林,找到了隊長的朋友,可是那個朋友卻說:“我一無所有啊!”

  於是,開啟箱子一看,竟是一堆無用的木頭!就這麼個故事,看起來隊長給了他們一箱無用的木頭,其實,他卻給了他們行動的目的,使他們獲得了比金子還貴重的東西——生命。這個故事啟示著我們學習、做任何事情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奮鬥目標。

  聾啞人跳起了美麗的千手觀音,盲人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雙腿下肢被截去而重新駕駛飛機返回藍天……許多正常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這些殘疾人卻把它們變成了現實,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也更被它們堅韌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所感動,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有著必勝的信念,朝著目標,永不放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確定了奮鬥目標,如何才能堅持不懈,如何才能永不放棄,那就必須要有行動的計劃、成功的信念,這是你行動的嚮導,是你挖掘和運用體內潛能的催化劑。

  如果你認為自己十分突出,你就真的會很優秀;如果你想象渺小,你就會落後於人;如果你想象勇敢,你就會真的無所懼怕;如果你想象輝煌,你就會變得很偉大。

  因為當你行動之前進行頭腦熱身,構想要做之事的每一個細節,梳理心路,然後把他們深深銘記在腦海中,當你行動的時候,你就會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同學們,勵志要有明確的目標,目標的實現要有成功的信念,從現在開始,讓他們在你的想象中成為現實——去感受它們、經歷它們、相信它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你就會看到它們最終變成現實。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著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正確的觀念開始的。一連串的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要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變化,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說:“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一片譁然。

  這一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移山之術,唯一的一個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我們就要改變自己。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乾淨,然後一排排地整齊地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親摸著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不要哭,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小男孩擦乾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從井邊挑來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裡,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了。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一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開心地笑了,他對父親說:“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讚許地微笑了。

  是的,我們不能改變風,改變不了這個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給自己加重,這樣我們就可以適應變化,不被打敗!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裡,英國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著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侷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改變的,於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著最後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最親近的人——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現在我在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著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也許能改變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語文課堂演講3分鐘演講稿勵志篇

  它是一隻普通的蒼蠅,在垃圾堆裡化蛹成蠅。

  垃圾堆是城市代謝廢料的集合體,然而對於蒼蠅來說,這裡卻是天堂。

  這裡有著豐富的食物,它們每天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填飽肚子,剩餘的時間便是彼此追來逐去,嬉戲玩耍。

  那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一輛垃圾車像往常一樣,將滿滿一車垃圾倒在地上。

  蒼蠅們爭先恐後地圍攏過去,想從中發現更新鮮的美味。

  它夾雜在大夥中間,然而在落到垃圾堆上的剎那,某樣東西突然令它眼睛一亮。

  那是一幅舊畫,畫上,一隻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那美麗的膚色、纖細的腰肢和輕盈的舞姿,都讓這隻蒼蠅羨慕不已。

  還有蜜蜂的工作環境,總是那麼花香四溢,馥郁芬芳。

  它再瞅瞅自己,生活的這片天地總是亂糟糟、臭烘烘的。

  更讓它惱火的是,幾乎所有的生靈都對蜜蜂大加讚賞,而對蒼蠅卻鄙夷不屑甚至怒罵唾棄。

  這隻蒼蠅不服,它覺得命運太不公平了。

  於是,它找到造物主,要求他把自己變成一隻蜜蜂。

  造物主見這隻蒼蠅如此勇敢,對它的行為大加讚賞,然後真的把它變成了一隻蜜蜂。

  看著自己一夜之間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它大喜過望,哼著歌兒,輕快地飛進了花叢。

  “大家好!”它快樂地和其他的蜜蜂打著招呼。

  “你好,歡迎你加入我們的隊伍。”蜜蜂友善地衝它擺了擺觸鬚,卻並沒有停下飛舞的腳步。

  此時它才發現,原來這些蜜蜂在花叢中飛舞並不是玩耍,而是在採集花粉。

  接下來的日子,它像一隻真正的蜜蜂那樣,每天早出晚歸,採集一囊花粉,送回蜂房,放下,然後再飛出來,馬不停蹄地飛向另一朵花。

  工作單調乏味不說,每天累個半死,卻只能得到一點點食物。

  一天兩天,它還覺得新鮮,可到了第三天,它就受不了了。

  趁大家都在忙碌地工作,它悄悄地溜開,飛回到了垃圾堆裡。

  它以為一切還可以重新再來,不料,落在垃圾堆上它才發現,那裡早已不再適合它:那些曾經在它是隻蒼蠅時的遍地食物,根本無法與它身上這套蜜蜂的消化系統相相容。

  最終,它餓死在了垃圾堆上。

  當它的靈魂重新來到造物主身邊時,造物主問它:下一世,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蒼蠅!”它毫不猶豫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