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的簡介

  海德格爾,是一位德國的著名哲學家,是二十世紀西方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國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於德國西南巴登邦***Baden***弗賴堡附近的梅斯基爾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於德國梅斯基爾希。馬丁·海德格爾在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詮釋學、後現代主義、政治理論、心理學及神學領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其代表作有《存在與時間》、《形而上學入門》等。

  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

  海德格爾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與時間》一書中曾引用柏拉圖的這段話:“當你們用‘存在著’這個詞的時候顯然你們早就很熟悉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不過我們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們現在卻茫然失措了”。然後他說柏拉圖當時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實並沒有人真正懂得。這個問題直到 2000 年後的今天還沒有解決,而他就是要來重新提出並解決這個“在”的意義的問題。海德格爾闡述“在”的意義如下:

  已經具有的性質。也就是說,首先必須“在”,才有“在者”;絕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

  要解決“在”的問題,必須追溯到一種“在者”,這種“在者”在究竟成什麼樣子還不明確時它的“在”已經明確了。

  海德格爾認為只有“我”是這種“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麼樣都還不清楚的時候它的“在”已經恬然澄明瞭。因此,他認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爾就談論“我”的“在”就是世界。

  這裡,海德格爾思想的核心是:個體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只有人類具有意識到其存在的能力。他們不作為與外部世界有關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為與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體而存在。人類通過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於人類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爾還認為人類處於矛盾之中,他們預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導致痛苦和恐怖的經驗。他們不得不承認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著便是一切不復存在。我們的存在既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們的選擇。存在是強加給我們的,並將一直延續到我們去世。

  海德格爾哲學對於現代存在主義心理學具有強烈的影響,特別是對 L.賓斯萬格心理學的影響尤深。他把海德格爾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為存在主義心理學的基本原則。他的存在主義思想對以後心理治療的發展,亦產生了很大的啟發作用。

  海德格爾的技術觀是什麼

  海德格爾通過對技術的追問闡發了現代人“無家可歸”的病因,並且還分析了技術時代人類面臨的種種危機。同時。海德格爾又通過他獨特的語言觀和藝術觀提出了拯救的可能性。所以說海德格爾對技術本質的追問和對語言、藝術的沉思,都既具有其合理意義。

  首先我們知道,在20世紀以來,現代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並且它所發揮的威力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的社會生活,滲入了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與此同時,技術對文化整體的深遠影響,不能不令人深思。海德格爾正是從這一視角開始了他的技術之思。

  首先在海德格爾看來,人們在從事技術活動的過程中是並不需要關心技術的本質問題的。因此,對技術的本質進行追問,並指出這是一個技術之外的哲學問題。後來經過一系列艱深的推理論證,海德格爾認為:在古希臘時期,技術曾作為一種技藝和藝術,是一種認識方式,一種讓顯露的方式,使“存在物從遮蔽中而特地進入其顯象的顯露中去,技術,從來不指製作活動”。

  此外,海德格爾還認為,技術在本質上已成為一種“框架”。也就是說,技術成為框架似的完全束縛著人,束縛著人的視野,使人只知道從事技術的製造和生產,這種原來人類認識世界的去蔽方式,現在反而使人受其制約和束縛,成為遮蔽的主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