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文章的方法

  有些學生往往將寫和改割裂開來,認為作文寫完就萬事大吉,至於改,那是老師的事,對老師批改後的作文也不去認真對待,往往是匆匆一瞥便束之高閣。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一、調

  文章的修改,應本著先整體後區域性,先大處後小處,先思路後材料,先內容後形式的順序進行,而不要一下筆就被一些細枝末節牽制了注意力,如同雕塑、繪畫,總是先有一個大體的輪廊,才去逐步細化,文章的修改亦如此。又好比帶兵打仗,先要調兵遣將,排兵佈局。所以修改的第一步,是要通過“調”使整篇文章的線索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合理,之後再進行段內的梳理。通過“調”,使散亂的變得集中,混亂的變得清楚,上下不銜接的變得連貫。

  不管是段與段還是句與句之間的調整,心中都要先裝著一個明確的標準,才能避免盲目。比如記敘文,是按時間的先後,還是按空間位置的轉換,是按人物出場的順序,還是按先因後果;議論文,是按由總到分還是由分到總,段與段之間是按並列式還是遞進式,諸如此類,都要先有了明確的標準,再進行調整。

  二、補

  “補”主要是通過對疏漏、殘缺之處加以補充,使文章更加全面完整。比如議論文,在闡述某個觀點時,是否只分析了事物的正面、主流、成績和長處,而沒有辯證地看到其反面、支流、問題和短處,是否只有前因而無後果,只有伏筆而無照應,是否只見材料不見觀點,是否有必要的中心句、點題句。同時,在修改時要注意用一些必要的過渡詞,如“總之”、“因此”、“總而言之”、“反之”、“既然……那麼……”、“不僅……而且……”,注意用一些過渡的短語。如“一言以蔽之”、“綜上所述”,用一些過渡的句子或語段。這些必要的過渡,將使文章更加完整而嚴謹。

  如果是記敘文,要看看那些表示時間推移、空間轉換的詞語有沒有。如沒有,恰當地補出來,將使文章線索更加清楚、層次更加分明。

  其他如漏掉的標點、字、詞、不完整的句子,也要邊修改邊補上。

  三、增

  廢話連篇,內容空洞的文章恐怕誰也不願看,只有內容具體充實,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謂“增”,即在修改時,通過補充一些材料,使抽象、空泛、言之無物的文章變得具體、實在,使單薄、無說服力的文章變得豐滿、有力。比如記敘文,如果只是平鋪直敘地記“流水賬”,自然乏味,我們就可考慮增添一些細節描寫,使描寫的物件更加清晰、豐滿;或者增添一些描寫角度,如寫了視覺,還可以考慮從嗅覺、聽覺等方面加以描寫,以調動人們的想象,增強真實感;也可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如果是議論文,看你的論述是否充分展開了,材料是否充足有力,如果不充分、不充足。就需要“增”。

  但增添的部分不是一種內容的重複、材料的堆集、字數的增多,而是要與上下文緊密結合,要與你的文章融為一個整體,是你文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添後的文章應該更加充實、鮮明、生動,如同一棵充滿了活力的枝繁葉茂的大樹。

  四、刪

  契訶夫說過:“寫得好的本領就是刪掉寫得不好的本領。”古人也說過:“善改者不如善刪,善取者不如善舍。”所以,我們在修改時,對那些重複、噦嗦、東拉西扯的語句要刪,拖泥帶水、可有可無、不言自明的句段要刪,節外生枝、離題、跑題、與觀點脫節、違背事實、明顯不真實的語段和材料,不管多麼精彩,也要刪,某個事例已經把觀點論證得很清楚了,多餘的事例就要刪去。

  另外,在行文時往往還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對自己熟悉的寫得會更詳細、更投入,冷靜下來修改時才發現,某些不該展開的卻寫得太詳細了。怎麼辦?只好忍疼割愛地刪去一部分,去把那些該展開、該濃墨重彩的寫詳細,這樣,你的文章才可能詳略得當,看起來才“身材均稱”。

  有時擺在我們面前的初稿,可能是一篇沒有中心、思路散漫之文,小刪小改已沒有多大作用,建議你最好是痛下決心,推倒重來,重新確立中心,對原稿中寫得較透的,與中心有緊密聯絡的儘可能利用,而有些部分只好硬著心腸棄之不顧。也許你覺得這樣做太麻煩,但這對你提高寫作能力和認識水平是大有好處的,值得去花時間。

  總之,“刪”得合理,將使龐雜、臃腫、冗長、累贅的文章變得更加精練、簡潔和流暢。

  五、換

  所謂“換”,就是將那些陳舊、平淡的材料換成新穎、生動的材料,將那些含混、籠統、易生歧義、晦澀難懂的句段換為更加準確、清楚、明快的表達。

  修改時,首先要看看文章的材料是否典型、新穎,對那些陳舊、已被別人多次引用過的材料最好換掉,不妨重新從你的素材庫中去搜尋,找出更加吸引人的更新的材料。當然,要想你的材料庫有“源頭活水”,必須加強平時的積累。如果語句單調乏味,可考慮變換一下句式,使之或整齊或活潑,也可考慮用上一些修辭,使之或具體生動,或幽默風趣,或含蓄曲折,別有情韻。

  詞句的修改不僅只是字句的改動,意思的更改,往往是思想、感情、認識上的一次提高。比如大家熟知的,諸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用“鬧”換下原來的“濃、現”等字,就更能凸現紅杏掛滿枝頭、

  爭奇鬥妍的盎然春意,且動感十足、意態傳神。再如大家熟知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之“敲”,“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等等,無不是經過多次的“換”,才有了這生動傳神的“詩眼”。寫詩如此,我們寫作時對字句的替換道理亦然。

  所以,修改時對詞句一定要多琢磨、推敲,精益求精,使文章的表達更準確生動,有時精彩的一詞一句,將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文章的標題也很重要。俗話說:“花香蝶自來,題好一半文。”好的標題如同人的眼睛,能使文章光彩照人、魅力四射,使人迫不及待地想一睹為快。所以,一定要精擬標題,給你的文章安上一雙美麗的“眼睛”。

  修改作文最巧妙的方法

  1.初讀。作文寫完後,自己輕聲讀一遍,主要檢查你的習作中的錯別字和錯誤的標點符號。

  2.再讀。再讀你的習作,看你的作文能不能讀通順,讀流暢,如果感到彆扭,說明你的習作中還有語病,如用詞不當等,這時候你就要推敲你的用詞。

  3.大聲朗讀。大聲朗讀你的習作,要求讀出你的情感來,如果你讀完後感到索然無味,說明你的作文不精彩,這時你要修改你的習作,對細節之處要精心修改,如對神態、動作,內心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