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兒童記憶力的好方法

  兒童的記憶力的好壞和後天的訓練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想要提高兒童的記憶力,就需要進行一些訓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提高兒童記憶力的方法,歡迎參閱!

  提高兒童記憶力的方法

  1.適當重複法

  越熟悉的事物寶寶越容易記住,重複的目的在於讓寶寶加深對事物的印象。故事多講幾遍,寶寶可能自然而然就記住了。經常見到的事物寶寶就能記住。比如,爸爸媽媽想讓寶寶認識各種顏色,不必專門拿色卡進行教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什麼物品告訴寶寶這是什麼顏色,這種顏色多說幾遍寶寶就能記住。

  2.形象聯想法

  3歲前寶寶對詞語的記憶能力較弱,以情緒記憶、形象記憶為主。因而當爸爸媽媽讓寶寶記憶兒歌、故事、字母、數字等抽象材料時,要配上圖片形象、動作形象或誇張的聲音形象等。比如邊講故事邊做動作,或將故事畫成連環畫,和寶寶一起看著畫面講故事,這些都有助於寶寶對故事的記憶。

  3.趣味遊戲法

  遊戲是寶寶最喜歡的活動,爸爸媽媽可以常和寶寶一起玩記憶遊戲。如“什麼不見了”、“多了什麼”、“少了什麼”、“什麼變了”、“還原遊戲”、“看誰記得又快又好”等遊戲。

  4.記憶任務法

  在日常生活中,給寶寶提出各種記憶任務,培養寶寶的記憶習慣。比如週末帶寶寶去動物園之前,讓寶寶留心動物園中有哪些動物、哪些植物、各種動物長得什麼樣、是怎麼去動物園的等等,晚上回家後要求寶寶說給爺爺奶奶或其他人聽。

  寶寶複述時可以幫他記錄下來,使寶寶產生一定的成就感。或者在講故事前,讓寶寶注意故事中講了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說了什麼話等等。

  5.物歸原處法

  學會物歸原處不僅是良好生活習慣之一,而且有助於培養寶寶的記憶能力。物歸原處法就是讓寶寶做到:從哪兒取東西然後再放到哪兒,這樣的要求有助於寶寶養成拿取物品時記住物品位置的習慣。這方法有助於寶寶的空間記憶力哦!

  6.尋找回憶法

  寶寶每天的生活內容都是不同的,“一日生活回憶法”就是在一天內或幾天後讓寶寶回憶玩了什麼?吃了什麼?跟誰在一起玩?培養寶寶的記憶習慣。比如晚上睡覺前可讓寶寶回憶今天中午吃了什麼?傍晚和誰在一起玩的,玩了什麼?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讓他回憶昨天或前天親身經歷的事情。

  兒童記憶的特徵

  1、記憶缺乏目的性

  上學前兒童的記憶很難服從一個有目的活動,他們的記憶以無意識記為主,他們只對形象鮮明的物件,引起興趣的事物或引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能記住。要年幼兒童將記憶專門作為有目的活動是困難的。5、6歲的兒童有意識的能力開始發展起來,如大人委託他做某件事,他會運用簡單的記憶方法,如重複大人說的話來記住這件事。進入小學後,在教育的影響下,有意識記的能力得到較快發展。

  2、記憶方法呆板

  成人的記憶一般是通過對要記憶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和內在聯絡,屏棄事物非主要部分,進行意義識記,而兒童由於受知識和經驗的限制,不會進行這種分析,較多地對事物表面進行機械識記。例如成人和兒童同時遇到一個初次見面的人,成人記住的是這個人的相貌特徵,而兒童記住的可能是這個人的衣著顏色等等。但是學前兒童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識記,對他們能理解的事物也會進行一些意義識記。

  3、記憶不精確

  兒童記憶的精確性也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的。年幼兒童記憶不精確表現在記憶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實和易受暗示等方面。例如幼兒聽了一個故事,他只記住感興趣的某個細節,整個故事的情節卻記不住,或者把另外故事的情節也混在一起。又如一個母親問幼兒園回來的孩子,今天舅舅到幼兒園看你了嗎?他回答說是的,事實上他舅舅今天沒有來而是前幾天來過,他被母親一問就認為今天來過了。這是由於記憶不精確加上以臆想來補充記憶而造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是會改變的。

  4、記得少,忘得快

  兒童記憶的範圍和記憶保持的時間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擴大和延長的。1歲左右的兒童記憶的範圍很小,起初只能認媽媽、親人,然後才能再認周圍的事物。他們記憶保持的時間很短,例如將他們和一起生活的親人分開一個月,再相見時就不認識了;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堂課上能學會一首兒歌或一個故事,不久就忘了。

  兒童多吃菌類食物能促進記憶

  菌類食物一直以它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富含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的特點受到營養師的推崇。其種類很多,營養也略有偏重,對1歲半以上的兒童來說,金針菇、香菇、木耳是最佳選擇。

  金針菇含有兒童生長髮育所必需的賴氨酸、精氨酸,對促進兒童記憶、開發兒童智力有特殊作用,常被稱為“益智菇”;其所含的維生素D,有促進鈣、磷消化吸收的作用,並使之沉積於骨骼和牙齒,對促進兒童骨骼、牙齒的生長髮育,預防佝僂病能起到積極作用,但脾胃虛寒的兒童不易吃。

  黑木耳中鐵、鈣含量很高,常吃可以預防兒童缺鐵性貧血。為了讓孩子好消化,家長應將泡好的木耳洗淨切碎,搭配其他食物一起烹調。

  香菇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兒童身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對兒童生長髮育很有好處。香菇中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麥甾醇,麥甾醇可轉變為維生素D,能促進兒童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於增強兒童免疫力,預防感冒病毒也有良好的效果。鑑於兒童消化系統比較嬌弱,做香菇時一定要洗淨、蒸透,煮爛。要想充分吸收香菇的營養,最好選擇幹香菇。

  菌類雖然營養豐富,但兒童一次不宜吃太多,並且要搭配其他食物才能更大發揮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