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評價教學質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學總結的一種較好的手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六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分析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

  一、 試卷評價

  縱觀整份試卷,命題緊扣課程標準,以教材為基本點,以學生學習能力培養情況為主要物件,密切聯絡學生實際與社會生活,關注學生心靈,較好地滲透新課程理念。學生基礎知識比較紮實,積累運用的量不足,閱讀習慣的養成和獨立閱讀能力欠功夫。下面就本年級情況做具體分析:

  二、基本情況

  本次參加考試的人數為147人,平均分82.9分,及格率97.6%,優秀率12.3%。最高分94分,最低分為54.5分。

  三、試題分析

  1. 從整個卷面來看,基礎知識學生掌握較好。學生在拓展閱讀的能力這方面知識欠缺太多。學生成語積累與運用能力失分率原因為:一是積累的量少,雖有一定的積累量,但錯別字太多。可見學生平時的積累習慣沒養成;在積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寫;語文課外閱讀量不夠。

  2. 課內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課內閱讀能力,反映出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現是學生體會詞語、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對詞語體會不準確,選擇完全不對;二是體會句子的意思還停留在表層意義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語文閱讀重在過程,學生閱讀態度不認真,文章瀏覽一遍即開始作答,對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不去認真揣摩,體會,感悟。今後要注意培養學生在積累方面的吸收與內化,逐步形成能力。

  3. 課外閱讀,失分相對教多,學生積累比較少,思維不夠開闊,

  只要是老師沒有講到的,就不會做,做不好!反映出平時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欠功夫。閱讀部分學生在分析、概括、語言表達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顯地反映出學生缺乏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4.習作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 的變化”為題,補全題目,要填寫人物。個別學生不審題,沒有填寫人物,作文跑題,失分較多;也有個別學生謀篇佈局上安排不合理,沒有寫出“變化”。

  四、反思與建議

  1.繼續抓好語文知識能力的訓練,特別是理解和閱讀能力。 平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認真思考的習慣。平時教學中多引導學生自主地對課文進行閱讀理解,引導督促學生多閱讀,多思考。要經常給學生介紹好的閱讀材料,當然,還要多從方法上指導閱讀方法。

  2. 讀寫結合加強作文訓練。

  目前看學生的作文問題也很突出。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就必須要開啟學生練筆的各個渠道。一篇篇優美的課文不應該再是師生分析討論的中心,而應該成為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藍本。老師的責任就是藉助於這些課文和語境,創設各種各樣的語言訓練的機會,讓學生進行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訓練,讀寫結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師們不斷地去摸索,去嘗試。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養成勤動筆的習慣,增加生活體驗,豐富語言儲備,提高寫作能力。

  ***二***

  一、命題特點

  本鎮六年級總人數328人,平均分88分。這次試題的題型多樣且具有開放性,試卷的立意鮮明,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思想。注重了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考查,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統覽整個試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結構科學,內容全面,突出重點。

  本試卷滿分100分。我會寫佔10分,我的積累運用佔32分、我的閱讀感悟佔28分、快樂習作佔30分。試題突出了第三學段語文的訓練重點,側重考查學生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側重考查學生課本之外的習得,瞭解他們課外的語文學習行為,同時檢測表達和運用水平,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廣泛的語言積累。

  ***二***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強調“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也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第二部分的第7題是這樣設計的:著名籃球明星姚明代言的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如果請你來拍攝一段保護環境的公益宣傳短片, 你會怎樣設計臺語?因為這個題目的設計做到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求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這個問題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表露自己的內心、傾訴自己的真實體驗。這是“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具體落實。

  二、學生的答題情況***優點、不足***

  第一部分 我會寫

  第一題,請學生規範地抄寫,學生注意了格式,並且工整書寫,失分較少。

  第二題請讀準拼音,並寫出規範的漢字。學生做的較好,失分較少。

  第二部分 我的積累運用

  第一題是查字典填空。對於音序查字法與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較好,但對於選擇字意,學生不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失分較多。 第二題選擇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學生掌握較好,失分率低。

  第三題請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並打上“√”。學生對於“隧”、“券”這兩個字的讀音掌握不好,音調不準,這些現象導致失分過多,反映出本年級的學生對拼音的掌握不牢固。

  第四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於名言、警句、詩句的補充填寫,學生大部分能夠記住內容,但是書寫的時候容易出現錯別字。

  第五題考查學生選詞填空,“改進”、“改正”、“改善”,尤其是後面的搭配,這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離較遠,選擇題失分較嚴重。

  第六題用請按要求寫句子。這道題失分嚴重,對於仿寫句子,學生不能按照排比的形式進行仿寫;第二小時的擬人句,學生抓住動詞進行變幻,此題做得較好;第三小題中的修改病句,因只是簡單的刪除多餘的部分,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此題型修改較為簡單,第四小題中的改寫陳述句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原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到了,老師進行過例題的講述,此題失分率最少,第五小題中學生對於縮句的練習還有所欠缺,大部分學生都留下了一些修飾或限制的詞語,導致縮句不完整。

  第七題我的語文實踐,此題比較靈活,考查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學生對於此類題目接觸較少,感覺設計的不巧妙。

  第三部分 我的閱讀感悟

  第1題積累填空。題型極活,並不是單一的對於課文的默寫,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的記憶。這兩小題學生基本上都能得分,但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不會寫生字:如“微波粼粼”的“粼”字,學生特別容易多寫一折。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第二部分的內容包括課文閱讀和課外閱讀兩個部分,在其中穿插了課文內容理解與翻譯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展示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課外閱讀文段的練習其實就是變相的基礎知識的測試,學生丟分的情況不多,在認真審題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拿到了滿分。

  聽讀短文的練習,學生可能是對於此型別的題練習較少,加之概況總結的能力不強,導致失分較多。

  課外閱讀的選段,文章表面淺顯易懂,其實屬於小故事大道理型別的文章,加之文段較長,由於學生沒有認真讀文,對於本題的練習本年級的學生得分極差,可以看出學生沒有自己做閱讀題的技巧,文章難、長,做題的效果就差,可見沒有好的綜合運用能力。

  第四部分快樂習作

  習作給孩子們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孩子們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特長,張揚個性。

  本次習作命題體現了靈活性和開放性,這樣學生可以自由選題、大膽表達,有話可寫,有情可抒,出現了不少表達真情實感的佳作。但是也有部分同學得分不高,原因是寫作數量不足;書寫不工整;沒有認真審題,內容與題目不符。

  三、今後努力方向

  ***一***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所以學生學語文並不難,關鍵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並在潛意識中,引導學生看各類雜書,從中體味書本是甜的,知識是甜的,讀書是甜的。學習語文的滋味也是甘甜的。

  ***二***語文課要充分做到讀悟結合,積累語言,激發情感,體味文字。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給學生有效的方法引領,讓學生多讀、善讀、愛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味,讀出獨特的閱讀思考。

  ***三***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法指導,使學生在第一時間能領悟知識點掌握的要點。

  ***四***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培養觀察、思考,積累一定的第一手寫作資料和語言資料,做好前期的寫作功課。其次,在指導寫作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不說假話,空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並加強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等寫作技巧的訓練。再次,注重作文講評,推敲用詞寫句,力求簡潔、準確基礎上的具體和生動。只有層層把關,我們的作文教學才能見實效。

  四、命題建議

  本次試卷中第二部分的第5大題的三個小題,題目太長,導致部分學生對於題意的理解混亂。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並不需要華麗的題目,題目說清楚,學生理解題意就行了。

  ***三***

  一、關於命題情況分析

  本次學習目標檢測卷共有八大題,考試時間為90分鐘,總分100分。“積累與應用”部分有六題,有看拼音寫詞語、辨字組詞、給字選擇正確的解析釋、補充詞語、按要求寫句子、成語積累及課文內容掌握情況的測查。“閱讀”部分:第七題,分為對學生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能力的考查。 “習作”部分:第八題,要求學生寫一篇想象作文,題目補充完整,字數不少於400字。

  本試卷依綱扣本,貼近生活,體現自主。加強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結合。我校認為本試卷與以往相比最大的改革就是重視了閱讀與積累,如:閱讀等試題能考察學生的閱讀與積累能力,也能考察老師對閱讀的重視與否,體現了新課改。

  二、關於考試情況分析

  我校六年級期初學生數為100人,本次期末測試參加考試的學生99人,到考率99% ,平均82.75分,及格率90.91%,優秀率73.73%。

  三、學生答題分析

  ***一***積累與應用

  1、具體試題情況分析:本部分題型靈活多樣,內容覆蓋面廣,全面考查了學生字詞句各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像第四題按要求寫句子,看似普通,實則匠心獨運,4個題目分別出現不同的句型來讓學生分析判斷。還有像第六題的第3小題,要求學生回顧本學期的課文填空,這樣的題型很好,既要求學生理解熟悉課文,又要求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

  2、主要得失

  得分較高的題目有第一、二、四、六,這些題目考查的內容都是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平時訓練量比較大,學生能充分掌握,故得分率高。

  失分多的題目有第三題的補充詞語和第五題的給帶點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二***閱讀

  1、具體試題情況分析:本部分題目安排有一篇分為對學生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安排有6小題的題目。第4小題 要求學生填上適當的語句與具體語境相符合,第5小題用“——”劃出表達“物歸原主的意思的句子”,這樣的題型是學生對短文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很好。

  2、主要得失

  得分較高的題目有課內閱讀的和課外閱讀的第1、2、5、6小題學生能充分閱讀後在答題,得分率較高。

  失分多的題目主要有課內閱讀的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折中”的反義詞很多學生沒找出來,還有課外閱讀的第3小題中在******處填上恰當的關聯詞,眾多學生填不出來,以致扣分較多。

  ***三***習作

  1、具體試題情況分析:本題要求學生要求學生寫一篇想象作文,題目補充完整,字數不少於400字。

  2、主要得失

  從學生的答卷情況來看,學生都能大膽地想象,最可貴的是學生能寫出生活化、科學化的作文,從這些作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視野越來越開闊,同時也能聯絡生活實際,並能關心國家大事。

  比較不足的個別學生的標點符號用法不標準;格式不規範,有個別學生沒認真審題,沒按照要求來寫,寫出來的作文不是想象作文,有的內容沒辦法寫具體等。

  四、改進措施及今後教學建議

  1、重視對學生審題方面的指導,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2、加強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古詩詞的學習積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已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如怎樣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能力,體會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品質、描寫方法等能力的培養下一番功夫。

  3、加強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只有打好學生的基本功,寫好每一個字,規範標點符號的用法,練好每一個通順的句子,在這基礎上教導學生用好詞,造好句、謀篇佈局,內容才會具體,情感才會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