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平方根教學反思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八年級數學平方根的教學反思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1、平方根概念的引入,忽略了結合實際意義匯出的實驗過程。這樣做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缺少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果設計成由學生展示成果並解說,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2、抓住概念的本質屬性,讓學生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突破抽象觀。平方根概念的得出過程,首先由我提出設問:一張正方形桌面的邊長為1.2m,面積是多少?一張正方形桌面的面積為1.44m2,邊長是多少m?進一步提問:一個數的平方等於1.44,這個數是多少?然後由學生通過觀察並進行舉例,最後總結出平方根的概念。像這樣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符合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並能容易接受新知,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不足:在歸納平方根的概念時,應該使學生加深對“根”字的理解,如果能再說明每一個平方根代表的含義,如2是4的一個平方根,-2是4的另一個平方根,4的平方根為±2.這樣可能學生對於平方根概念的理解會更到位。 3、練習2、求下列各數的平方根:***搶答*** 64,0.01,121,0.09,0,-0.36 目的:熟練求平方根的方法並能提高解題的速度,從而活躍課堂氣氛。總之,對於這樣一節概念課,如果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死記硬背,機械模仿的階段,那絕對不是數學概念課所要提倡的教學方法。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是逐步地深入和發展起來的。對一些具體的物件,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抽象、類比等,概括出它們的一般的與本質的特徵。因此,為了使學生正確地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並在實際中應用這些知識,就必須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概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利用課堂資源,選擇合理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刺激學生的大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最終使課堂教學落到實處。

  ***二***

  平方根這一節是數的開方的第一課時,主要是一節以概念為主的新授課。求平方根與開平方是互逆運算,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一點來引人新課的教學。在新課引入時,我先利用已知正方形邊長求面積,然後反過來已知正方形面積求邊長,一個面積是恰好能開出來的,另一個面積是開不出來的,從而讓學生明白以上兩種運算過程恰好是相反的,同時讓學生明白已知正方形面積邊長用現有的知識是不能準確表示出來的。這樣順利成章的引出本課的概念平方根。第二部分是利用平方根的定義求平方根,先讓學生填空,什麼數的平方等於16,反之,16的平方根是多少,0的平方是0,0的平方根是多少,負數的平方是什麼數,從而說明了什麼。在這部分教學中我重在多舉出例項,讓學生通過例子自己去歸納總結平方根的求法和正數、零、負數的平方根的情況,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然後是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表示方法,這部分主要是學生多練,逐步熟悉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符號。然後是處理練習,進行小結,在小結時對比了平方運算和開平方運算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也運用表格對比平方根、算術平方根、負的平方根之間的區別,同時指出開不出來的數應該保留在根號裡,是一個精確數。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由於我所教的班級接手時數學基礎較差,所以在教學中以例項為主,儘量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歸納總結,整個教學的節奏雖然比較快,但是進度卻是比較慢的,因此在習題的處理上時間顯得比較倉促。同時部分學生對用符號表示仍然顯得不熟練,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加強。

  ***三***

  師的成長在於不斷的總結和教學反思,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得失分析:

  平方根是實數的起始課,又是學習實數的第一節課,內容涉及的知識點不多,知識的切入點比較低,而新課程將其建立在以學內容有理數的基礎上,加強與前面的知識點的聯絡。我選擇這節課,突出實數與有理數的聯絡。

  針對八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自學、探索能力小。藉助學生學習的優勢,腦和手充分動起來。學生間互相探討,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讓學生通過實際例子,體會算術平方根的定義,通過剪正方形得出面積為2的大正方形的邊長,從而解決了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

  在本節課中,本著以學生為主,突出重點的意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引入算術平方根的定義時,讓學生髮掘生活中已知面積而求邊長的問題,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通過例題和練習讓學生總結,並關注算術平方根的寫法格式,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和重點,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抓住課堂45分鐘,突出效率教學,我在準備了操作題,讓學生更加體會算術平方根的含義,將想和做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想與做中感受和體驗,主動獲取數學知識。

  本節課的不足:1.沒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圖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做面積為2的大正方形時,我沒有讓學生看書,這樣就在我的講解中度過了,如果讓學生先看書然後在動手操作,那樣學生的成就感就得到了體現。2.學生的層次不同,對於基礎好的就吃不飽,對於C組的同學滿足不了他們的學習需求。

  建議:把下面的平方根先上,那樣在解方程時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正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