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期末知識點大全

  在地理複習中,我們要學會取捨,過濾掉不必要的非考點,複習會快很多。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

  日曆上的科學

  1.曆法的種類:①陽曆:以地球繞日公轉週期為依據②陰曆:以月相變化週期為依據

  ③陰陽曆:結合地球繞日公轉週期和月相變化週期。

  2、我國的日曆由公曆和農曆組成。公曆***包括年月日星期***屬於陽曆,農曆***包括年月日節氣***屬於陰陽曆,農曆中的月是屬於陰曆,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屬於陽曆

  3.閏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是閏年,世紀年能被400整除是閏年。公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400年中有97年是閏年,有303年是平年***平年2月份28天,閏年2月份29天。

  4.二十四節氣:我國古代將四季更替的週期分為二十四段,每段***約15日***叫做一個節氣,屬於陽曆, 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具有指導和預告的作用。

  ***二***

  1、海: 地中海、北海、黑海、紅海、波羅的海、阿拉伯海、加勒比海、日本海灣: 孟加拉灣、波斯灣、幾內亞灣、墨西哥灣

  湖泊: 裡海、鹹海、北美五大湖

  2、海峽運河: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土耳其海峽、莫三比克海峽、白令海峽、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馬六甲海峽、朝鮮海峽、臺灣海峽、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

  3、島嶼:格陵蘭島、冰島、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馬達加斯加島、日本四島、蘇門答臘島、加裡曼丹島、新幾內亞島***伊裡安島***、紐西蘭的南島、北島、塔斯馬尼亞島、火地島、斯里蘭卡島

  4、半島: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朝鮮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幹半島初中地理知識點5、主要地形區: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剛果盆地、東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脈

  ***三***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週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線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方向 週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型別: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線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四***

  1、地球的自轉

  ***1***定義: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的自轉。

  ***2***方向:自西向東。

  ***3***週期:約為24小時,也就是一天。

  ***4***產生的地理現象:晝夜的更替。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一半。因此被照亮的半球是白晝;未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是黑夜。***下圖中的虛線是晝與夜的分界線,叫晨昏線,是與太陽光垂直的大圓圈***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晝夜也就不斷更替,而且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現了時間的差異。東邊的時刻總是比西方的時刻早。按地球24小時轉動360度來計算,經度每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2.地球的公轉

  ***1***定義: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

  ***2***方向:自西向東。

  ***3***週期:一年。

  ***4***特徵: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

  ***5***產生地理現象: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地球繞日公轉的姿勢很獨特,地球在公轉時,地軸始終是傾斜的,傾斜度是不變的,而且永遠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公轉及其這一特點,是形成太陽光熱在不同緯度地帶分佈和地球上存在季節變化的根本原因。

  由於地軸相對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的傾斜角為66.5°,所以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範圍最北界線是23.5°N,當太陽直射在這一緯線上時,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夏至日以後,太陽直射點就返回向南移動。所以北緯23.5°這條緯線,這條緯線被稱為北迴歸線。當太陽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後***。如此往復,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也相應地在南北迴歸線之間往返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