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初二上冊政治知識點總結

  粵教版初二上冊政治有很多的知識點,做個總結是很有好處的。小編整理了關於粵教版初二政治上冊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一單元

  1.1自尊自愛

  1、自愛的含義:珍愛我的生命,認識我的精神世界,悅納並完善我自己,這就是自愛。

  2、自愛的表現:***1***珍愛自己的生命; ***2***認識自己的精神世界,悅納並完善自己;

  ***3***懂得自己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努力適應和創造更好的社會生活。

  3、自愛的意義:有了自愛,我們的人生就有了起點,有了目標,就能對自己的人生積極領悟,努力奮鬥。自愛是寶貴的心理品質,是美好品德的出發點。

  4、自尊的含義:一個自愛的人對自己的人格有充分的重視和肯定,尊重自己,愛護自己,

  從身體、儀表到行為、內心,維護自己人格的尊嚴,不做有損人才的事情,也不容許他人損害自己的人格,這就是自尊。

  5、自尊的意義:自尊是激勵我們奮發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為他人和社會作出更多貢獻的心理動力和源泉。樹立自尊,我們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會。

  6、什麼是知恥:如果看到自己的內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的行為犯了錯誤,就需要通過反省來自我否定和糾正。這就是知恥。

  7、羞恥心對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

  有了羞恥心,就會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而感到難為情;有了羞恥心,做了錯事會感到慚愧、悔恨;有了羞恥心,辜負了他人的期望會覺得內疚,這些負面的感受會成為我們糾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

  8、自卑的含義、危害?怎樣克服自卑心理?

  含義:自卑是一種自我貶低、自我否定的消極心態。

  危害:陷入自卑,就會在自己的弱點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往往表現出情緒低落,鬱鬱寡歡,嚴重的自卑導致迷失方向。失去生活的動力,甚至自暴自棄。

  克服的方法:要走出自卑的牢籠,只有學會客觀地看待 自己,悅納自己,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樹立自尊人格。

  9、自尊與自負、虛榮的區別: 自尊:恰當的自我評價、自我肯定。

  自負:過度地自我肯定,誇大自己的優點。 虛榮:追求表面的榮耀

  10、怎樣維護自尊?

  ***1***拒絕損害人格的卑劣低下的行為;

  ***2***學會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籠,拋開愚蠢的自負和表面的虛榮。

  1.2 明辨是非

  1、明善惡,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質。判斷是非善惡要以良知作標尺。

  2、良知的含義、重要性:

  含義:良知是正確的是非善惡觀,是人性的首要品質。

  重要性:缺少了良知,人就不成其為人,背離了良知,人生將失去意義。

  3.如何鑄就心中良知的標尺?

  ①以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靈; ②懂得法律規範,遵紀守法;

  ③選擇善良正義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

  ④學會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價值選擇會導致不同的後果;

  ⑤高尚的道德品質是我們的追求,道德底線是人們應遵循的社會道德的的最低警戒線。

  4、如何正確對待社會影響?

  來自各方的社會資訊,都要在我們頭腦中過慮篩選,運用良知的標尺加以辨別.只有吸收有益的營養,剔除無益的,拒絕有害的毒素,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5、如何正確對待長輩的影響?

  對長輩的言行我們要分清是非,問個究竟,不能無原則地一概服從 。在長輩做錯的時候予與指出,並堅持自己的正確選擇。

  6、如何正確對待公共傳媒的影響?

  正確對待公共傳媒的影響,要學會選擇。

  7、如何正確對待社會流行?

  對社會流行,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要獨立思考,理性行動,不要盲從。

  8、怎樣跨越障礙,正確選擇?

  ①戰勝自己,抵制誘惑;

  ②打破情面,不盲目追隨;

  ③堅持理想,身體力行。

  1.3自我負責

  1、什麼是責任感?

  責任感是個人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自覺承擔的態度。

  2、責任感意味著什麼呢?

  責任感意味著①正確認識自己,努力完善自己,②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認真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③懂得修正自己的行為,對自己行為的後果負責任。

  3、我們的責任有哪些?

  ***1***、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 ***2***、我們應該對他人負責

  ***3***、我們應該對集體負責 ***4***、我們應該對社會負責

  4、怎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1***、瞭解和關注自己的責任,把承擔責任作為生活的常態和習慣。

  ***2***、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3***、以良知指引自己的行為,學會分析事物的因果關係,有所為,有所不為。

  ***4***、養成先思考、後行動的習慣。

  ***5***、對因為自己的錯誤或無意中的過失造成的不良後果,要勇於承擔責任接受教訓,避

  免重蹈覆轍。

  4、如何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答:①瞭解和關注自己的責任,把承擔責任作為生活的常態和習慣。

  ②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③以良知指引自己的行為,學會分析事物的因果關係,有所為,有所不為。

  ④養成先思考、後行動的習慣。

  ⑤對因自已的錯誤過失造成的不良後果要勇敢承擔責任,接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第二單元

  2.1誠實守信

  1、誠實與守信的關係

  誠實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內在品德,守信是誠實的外在表現。內心誠實,對人守信,各種良好品德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

  2、誠實的含義:

  誠實就是實事求是,表裡如一,說實話,做實事,不虛偽,不誇大其辭,不文過飾非。

  3.誠實的表現及作用:

  ①對自己:是誠實的,這就意味著不自欺,內心坦坦蕩蕩,不說違心話,不做違心事,問心無愧,而獲得精神世界的清朗愉悅。

  ②對他人:誠懇實在,不說假話,不做假事,言行一致,恪守諾言,履行約定,從而獲得他人的信任。

  4.誠實的重要性

  ①誠實守信就是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品德。個人沒有誠信不能立足社會,社會沒有誠信不能正常生存發展。

  ②只有在一顆誠實的心中才能夠生長出善良、正直、勇敢、謙遜的品德;

  ③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牢靠的事業基礎,取得堅實的人生業績;

  ④只有人人誠實守信,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文明進步才有可能。

  5.謊言的根源及危害

  根源:***為什麼人會撒謊?***——說真話對自己不利,說謊對自己有利。

  危害: ①汙染了自己的人格; ②使道德底線在心靈中後退;

  ③謊言是我們在道德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6、誠實不排除必要的沉默,為什麼?***即為什麼需要尊重他人的隱私***

  我們有權保留自己的隱私,也應該尊重他人的隱私,要懂得在適當的場合和物件面前適當地說話。不分場合和物件,將不適當的話和盤托出,即使說的是真話,那也不是誠實的要求。

  7、誠實需要善意的謊言***為什麼***

  出於安慰、鼓勵、幫助他人的目的,將一些負面的事實加以掩飾,那是與人為善的行為,與不負責任、不講信用、損人利已的弄虛作假行為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8、承諾的重要性和不重諾的危害:

  重要性:***1***每一個小小的諾言的兌現,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廈的一塊石頭;

  ***2***一個人的信用是靠始終一慣的誠實守信的行為建立起來的,我們不能輕視自己的每一個承諾。

  危害:一諾千金,答應了別人的事卻不兌現,給人留下輕諾寡信的印象,就可能對自己的信

  用造成長期的難以彌補的損害。

  2.2 平等待人

  1、什麼是平等精神的要義:人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

  2、人格平等的含義是什麼?

  作為人,每個人天生就應該具有同等的生命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3、 為什麼說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1***平等是人類長期追求的美好理想。

  ***2***不平等是落後和愚昧的表現。

  ***3***平等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共同價值。

  4、如何理解平等的人格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

  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人,這是正直的人應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現代社會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

  5、造成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的原因

  ***1***民主的社會制度雖能保障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但是不能消除人與人的差異。

  ***2***天賦上的容貌、智力、體力的差異;後天上的生活環境的不同,個人主觀努力程度、

  機遇等的不同;

  ***3***社會生活中的財富多寡、社會分工不同、社會資源不同、種族民族、文化語言、年齡、性別等的差別。

  6、不能正確對待人們之間的差異和現實中的不平等現象的後果:

  這種差異和現實中的不平等現象可能成為歧視的根源

  7、存在人與人的差異和現實中的不平等現象的意義:

  使尊重他人、平等待人顯示出美好的道德價值

  8、平等待人的表現: 與他人相處時,無論對方的天賦、出身、貧富、職務如何,都本著真誠、尊重、友善、禮貌的態度相待。

  9、怎樣做到平等待人?

  ***1***、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人格的尊重***2***、要有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3***、要摒除陳腐觀念***4***、認清歧視的錯誤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視

  2.3與人為善

  1、與人為善的含義?

  與人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2、善良的內容:善良包含著克己、為人、真誠、尊重、理解、寬容、奉獻、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

  3、善良的要求

  ***1***善良是無私的。***2***善良之心是博大的。***3***與人為善要是非分明。

  ***4***善良要見諸行動。

  4、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穫,為什麼?***幫助他人的作用***

  ***1***幫助他人,不僅是為了別人的需要,也是我們內心情感的需要。“給予”讓我們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和能力的發揮。

  ***2***愛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們付出得越多,內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烈。所以,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穫,助人是快樂的。

  5、將心比心的含義:將心比心是與人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

  6、怎樣做到將心比心?

  ***1***將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難;

  ***2***將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

  ***3***將心比心就是不以殘忍冷酷的方式對待別人;

  ***4***將心比心要培養與人為善的品德,擯棄傷害他人的惡習。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內涵;

  就是說自己不情願的、不接受的,就不能推給他人,讓他人去 承受。

  8、不善良的心態和行為的表現及危害?

  表現:***1***對別人的優點、成就心懷妒忌,中傷、貶低;

  ***2***對別人的缺點吹毛求疵,諷刺、挖苦;

  ***3***對別人的困境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4***在人際關係中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危害:傷害了別人,也必然傷害了自己。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