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

  學會在生活發現地理知識,對理解地理這個科目幫助很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四個旱災多發中心:

  華北、華南、西南和江淮地區

  ***1***旱災是我國發生範圍最廣、頻次高、持續時間長的漸發性氣象災害。

  ***2***不同區域災害特點不同

  ***3***我國旱災與澇災在時間上交替、空間上交錯出現。

  ***4***旱災導致農牧業災情嚴重

  我國的旱災以華北地區最為嚴重。

  2、不同區域的旱災特點

  我國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旱災型別和災情特點。乾旱區年年乾旱,屬荒漠景觀,幾乎很少出現旱災;半乾旱區常常“十年九旱”;旱災區主要分佈在常年雨水較多、乾旱程度較低的廣大東部季風區。

  ***1***東北地區盛夏乾旱,“三天一小幹,五天一大旱”。 由於降水相對穩定,旱災頻次相對較少。

  ***2***華北地區春旱嚴重,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旱災頻次居首位。

  ***3***長江地區伏旱,有農諺“春旱不算旱,夏旱減一半”。 7月份雨帶北移,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易發生旱災,但是,颱風雨經常可以緩解災情。

  ***4***華南地區夏秋旱。

  ***5***西南地區四季均可發生旱災。

  總的說來,我國旱災以春旱發生地域最廣、頻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我國的旱災以華北地區最為嚴重。

  ***二***

  1.土地資源是可再生資源,按照土地利用型別可分為農業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農業用地***建設用地***。

  2.我國土地資源的有利條件有:⑴ 土地資源總量豐富;⑵ 土地利用型別齊全。

  3.土地資源的不利條件有:

  ⑴ 人均土地佔有量小;

  ⑵ 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資源不足;

  ⑶ 分佈不均勻;

  ⑷ 各類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4 .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佈在氣候溼潤的東部季風區,耕地分佈在東部平原及低緩的丘陵地區***地形***,耕地資源南少北豐;林地主要分佈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佈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農業生產以牧業為主。

  6.針對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國家制定並頒佈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並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7.全國土地日是6月25日。

  ***三***

  1、我國河流大多數分佈在東部的外流區內。這裡河流多且長,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冬季河流易結冰,普遍有結冰期。我國水量最大河是長江,汛期最長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黃河。結冰期最長的河是黑龍江。我國的一條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額爾齊斯河。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2、我國東部外流河汛期變化的規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來越長。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還。中的天是巴顏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現在黃河的上、下游河段。黃河之害主要在於下游河段的地上河決口改道,洪水氾濫。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經華北平原,河道變寬,流速變慢,大量泥沙沉積在河床,黃河下游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地面植被破壞嚴重,夏季多暴雨,對地面的沖刷嚴重。

  6、治黃的關鍵在於治沙,根本在於加強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庫和水利樞紐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黃河的重要手段。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我國第一大河。

  7、長江是水能寶庫,水能蘊藏量佔全國的1/3,可利用水能資源佔全國的1/2。其水能主要蘊藏在上游河段。從玉樹到宜賓流經橫斷山區,河水落差極大,長江流經重慶,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峽。現在正在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位於此。

  8、長江是黃金水道,幹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自宜賓以下四季通航。為發揮長江的航運價值,治理了“九曲迴腸”的荊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灘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強了港口的建設。

  9、長江上中游分界線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線是湖口,黃河上中游的分界線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線是舊孟津。

  10、季風氣候的最大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