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目錄湘教版

  教材目錄是八年級地理教材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均未意識到教材目錄的重要性。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級地理上目錄湘教版,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目錄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第一節 中國的疆域

  第二節 中國的行政區劃

  第三節 中國的人口

  第四節 中國的民族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中國的地形

  第二節 中國的氣候

  第三節 中國的河流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五節 自然資源概況

  第六節 中國的土地資源

  第七節 中國的水資源

  第八節 中國的海洋資源

  第四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

  第一節 農 業

  第二節 工 業

  第三節 交通運輸業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中國的氣候

  1、我國氣溫的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約50℃***,主要原因是緯度因素,此外南北受冬季風影響大小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月0℃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的漠河鎮。夏季南北溫差不大***僅12℃***原因:太陽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晝時間較長,接受太陽光不比南方少多少。夏季最熱的地方是x疆的吐魯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2、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活動積溫是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我國從北→南可以劃分為五個型別溫度帶:寒溫帶***高原氣溫區***、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另外,青藏高原為高原氣候區。不同溫度帶對我們生產和生活影響很大。

  3、我國降水的分佈規律

  空間分佈規律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漸少 影響我國降水的主要來源是夏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受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大,降水多;西北內陸地區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降水稀少 東南部溼潤,愈向西北部內陸越乾燥。

  時間變化 季節變化 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節 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溼潤氣流影響,降水豐沛;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燥空氣的影響,降水少 使我國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的早,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或來的晚,南澇北旱。

  年際變化 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南方較小,北方較大,西北乾旱地區最大 夏季風進退的規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異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長 由夏季風形成鋒面雨帶進退規律決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澇;江淮地區的梅雨和伏旱。

  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在臺灣省的東北部的火燒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4、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係,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幹溼地區:乾旱區,半乾旱區,半溼潤區,溼潤區。

  關係:乾溼地區影響地面植被,溼潤地區,降水豐富,因而森林繁茂;乾旱地區,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農業型別不同,農作物***經濟作物***也不同,人們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狀況也不同。

  5、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之一:複雜多樣。原因: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多種多樣的乾溼地區,加上我國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更增加了氣候的複雜多樣性。

  主要的氣候型別:東部地區主要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地區形成獨特的高山氣候。

  氣候多樣,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數動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及其豐富。在複雜多樣的氣候條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

  6、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之二。季風是指一年內盛行風向隨著季節變換而顯著變化的風;季風氣候則是指一年內因盛行不同風向的季風而形成的氣候型別。在我國季風區內,冬、夏季風有規律地更替著。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吹來自亞洲大陸內部的偏北風。

  季風名稱 成因 發源地 風向 性質 影響範圍***地區***

  冬季風 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高原一帶 陸地→海洋

  偏北***西北、東北*** 寒冷乾燥 我國西部、東部廣大地區***除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海南、臺灣等***

  夏季風 太平洋、印度洋的熱帶海面 海洋→陸地

  偏南***東南、西南*** 溫暖溼潤 東南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西南季風:我國西南華南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

  季風的形成原因: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熱力差異對比顯著。季風氣候特點:冬季風寒冷乾燥,夏季風溫暖溼潤。雨熱同期,水熱條件配合得當,使農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產期內,能夠得到充足的熱量和水分,因此中國喜溫作物的種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緯度要高得多。

  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劃分是以夏季風能夠影響的地區為標準劃分的:其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7、夏季風我國降水的影響

  夏季風對我國降水空間分佈的影響: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夏季風對我國降水季節分佈的影響:夏季風的進退決定著我國雨帶的推移。5月份,夏季風開始在南部沿海登陸,我國南部沿海進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風進一步增強北躍,雨帶隨之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正值梅子成熟季節,稱為“梅雨”。7、8月份,雨帶隨夏季風北移到東北和華北地區。9月份,冬季風增強南下,夏季風開始南撤,雨帶也隨之迅速南移,10月份退出我國大陸。

  8、多特殊天氣:主要有寒潮、梅雨、颱風、沙塵暴等。多旱澇災害。洪澇是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乾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氣象災害發生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

  災害 季節 原因 危害 預防措施

  颱風 夏秋 熱帶氣旋強烈活動 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加強預報,建防護林

  洪澇 夏 連續性降水 洪水氾濫 加強預報,修水利工程

  寒潮 冬 強冷空氣入侵 嚴寒、大風、霜凍 預報及時,及早準備

  乾旱 全年 降水異常偏少 糧食減產、用水困難 節約用水,修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