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教學計劃範文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是以大綱規定為準繩,現行教材為依據的,那麼教師該如何制定具體教學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一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一***

  一、基本情況分析

  任教153班與154班兩個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術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並且有音樂生8人。兩個班基礎差,學習數學的興趣都不高。

  二、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奠定立足社會所需要的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著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奠定他們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教學建議

  1、深入鑽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把握知識的邏輯體系,細緻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複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雙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教研組要根據教材各章節的重難點制定教學專題,每人每學期指定一個專題,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課。年級備課組每週舉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動,積累教學經驗。

  6、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加強對高層次學生的競賽輔導,培養拔尖人才。

  四、教研課題

  ——高中數學新課程新教法

  五.教學進度

  第一週 集 合

  第二週 函式及其表示

  第三週 函式的基本性質

  第四周 指數函式

  第五週 對數函式

  第六週 冪函式

  第七週 函式與方程

  第八週 函式的應用

  第九周 期中考試

  第十——十一週 空間幾何體

  第十二週 點,直線,面之間的位置關係

  第十三——十四周 直線與平面平行與垂直的判定與性質

  第十五——十六週 直線與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 圓與方程

  第二十週 期末考試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二***

  本學期高一數學備課組的工作緊緊圍繞學校、教科處及教研組的計劃安排來開展,以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學校建立為前提、以提高課堂效率為目的、以自主教育為模式、以現代資訊科技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全面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搞好本學期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教研組工作計劃為指導,按照“均衡、優質、高效”原則,精誠團結,和諧創新,加強科組建設,提高高一數學備課組的整體實力;努力完成本學期的教學目標,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學生髮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這學期的工作重點是繼續進行新課標和新教材的研究,要著重抓好差生輔導和尖子生的培養,讓絕大部分學生跟上教學進度。

  二、工作思路

  1.在學校科研處和教務處的領導下,有計劃地組織好全組教師的學習與培訓工作,特別是搞好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學習、研究和交流,落實學校的辦學理念。推廣現代教育科研成果,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

  2.以組風建設為主線,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法探索為重點,以構建“主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為主題,以提高隊伍素質,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改善教與學的方式。

  3.教學研究要以集體備課為基礎,以作課、聽課、評課活動以及出考卷活動為載體,以課題研究、論文、案例撰寫為提高,在研究狀態下理性的工作。培養本組教師養成教學反思的習慣,

  三、教材分析***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重點是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難點是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的應用;

  第二章:數列;重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前n項的和;難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前n項的和與應用;

  第三章:不等式;重點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基本不等式;難點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組***及應用;

  必修2:

  第一章:立體幾何初步。重點是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和直觀圖及表面積與體積,直線與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難點是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直線與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第二章:直線與方程;重點是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及直線方程;難點是如何選擇恰當的直線方程求解題目;圓與方程;重點是圓的方程及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難點是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四、學情分析

  經過一學期的觀察發現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自覺性與基本學習方法比較欠缺,學生心理不穩定,空間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較差,而本學期所要學習的內容包含了高中數學中重要而難學的數列、不等式、立體幾何部分,因而教學時儘可能以課本為本,注重基礎和規範,不隨意拔高難度,努力使絕大部分學生打好“三基”。教學時在完成市教學進度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放慢速度,確保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質量。平時教學中老師要注意不斷鼓勵和欣賞學生的優點和進步,使學生不斷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平時測試要注重考查“三基”,嚴格控制難度,使絕大部分學生及格,使學生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同時 需進一步加強學法指導,多於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三***

  本學期的數學教學內容是高一數學下冊,包括第四章《三角函式》和第五章《平面向量》。按照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第四章教學需要36個課時***不包含考試與測驗的時間***;第五章的教學需要22個課時,共計需要58個課時。本學期有兩次月考和五一長假,實際授課時間為18周,按每週5課時計算,數學課時達到90課時左右,時間也算充足。這為我們數學組全面貫徹“低切入、慢節奏”的教學方針提供了保障,也是我們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的又一次極好的機會。

  教學計劃:

  依據運城市的高一數學教學進度安排,本學期的期中考試***預計在4月14號至4月17號進行***涵蓋的內容為第四章的內容,這樣下半個學期的教學任務為30個課時。

  我們備課組經過認真的思索、充分的討論,將期中考試前的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一單元***任意角的三角函式

  §4.1角的概念的推廣 3課時

  §4.2弧度制 3課時

  §4.3任意角的三角函式 3~4課時

  §4.4同角三角函式的基本關係 4課時

  §4.5正弦、餘弦的誘導公式 4課時

  複習課***習題課*** 4課時

  單元測試及講評***隨堂*** 2課時

  ***二單元***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式

  §4.6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 7課時

  習題課 3課時

  §4.7兩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 4課時

  習題課 2課時

  單元測試及講評***隨堂*** 2課時

  ***三單元***三角函式的圖象及性質

  §4.8正弦、餘弦函式的圖象和性質 5課時

  習題課 2課時

  §4.9函式的圖象 4課時

  總計授課53課時,餘下課時可安排期中複習。

  期中考試後的授課計劃:

  §4.10正切函式的圖象和性質 3課時

  §4.11已知三角函式值求角 4課時

  習題課 2課時

  第四章複習 4課時

  第五章

  ***一單元***向量及其運算

  §5.1向量 1課時

  §5.2向量的加減法 2課時

  §5.3實數與向量的積 3課時

  §5.4平面向量的座標計算 3課時

  §5.5線段的定比分點 2課時

  §5.6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及運算律 3課時

  §5.7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座標表示 2課時

  §5.8平移 2課時

  習題課 3課時

  單元測試與講評***隨堂*** 2課時

  §5.9正弦、餘弦定理 5課時

  §5.10解斜三角形應用舉例 2課時

  實習與研究性課題 4課時

  習題課 3課時

  單元測試與講評***隨堂*** 2課時

  競賽輔導:

  為發展我校的素質教育,貫徹個性化發展的原則,數學組擬對在校生中有數學思維特長的學生進行競賽類的輔導。由前4個班的學生共同組建一個10人左右的數學小組,每週由數學組的成員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競賽輔導,目標是今年4月舉行的全國數學競賽。大體的時間安排如下:每週舉行1到2次,時間為第8節課。

  教學課題:案頭工作的嘗試

  案頭工作不僅僅是一個總結的過程,他同時也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反映,對於各門學科,特別是數理化三門理科具有特殊的意義。數學組經過研究,決定在這方面作出嘗試,擬從班上選出個別學生,對其進行案頭工作的指導,要求有專門的案頭本,每次對作業的錯誤進行總結,觀察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對其學習上的表現作出記錄。以便今後與其他學生作比較。

<>的人還: